糊涂就是至圣

喻建国 原创 | 2012-01-23 09:08 | 收藏 | 投票

糊涂是个体的一种状态,当个体处于不明事理,对事物的认识模糊或混乱的时候,即处于糊涂。糊涂有个体自认的状态,也有他人认定的状态。个体自认糊涂时,即个体自己觉得自己处于不明事理的时候,自己觉得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模糊或混乱。他人认定糊涂时,乃他人觉得某个体处于不明事理的时候,他人觉得某个体对事物的认识模糊或混乱。在一般情况下,个体自认糊涂时,个体肯定是糊涂了,当然有时也会有特例,如自己处理一件自认为糊涂的事,但是从某一社会认定来看,却是处理得极其有水平的。他人认定某个体糊涂时,却常会有错,因为他人的水平有限,看问题片面,他人认定的糊涂未必是真糊涂的发生。

不是有人认定孔子的中庸为糊涂吗,也就是该人认为中庸是不明事理,是对事物认识的模糊或混乱。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岂能为糊涂,明眼人一看就知。若认为是糊涂,那糊涂的定义将要赋予新的内涵。

    不是也有人认定老子的无为也是糊涂吗,也就是该人认为无为是不明事理,是对事物认识的模糊或混乱。无为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概念。其意为:道,就是严格按照自己的职责办事,按自然规律行事。职责范围以内的事,符合自然规律的事一定要做得恰到好处;职责范围以外的事和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一概不做。无为也是道教的信仰,是道教徒对自然界的运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认识。

老子曰:“无其为,是为;无其事,是事;无其味,是味”。这说的是事物本相。由此可见,无为,就是“心知其空而为之”。也就是“心不著相”,“不执著”。无为能是糊涂吗,如果真要认其为糊涂,那糊涂肯定需要给予新的补充内涵。

    有人认为庄子的逍遥绝对是糊涂之举,也就是认为逍遥是不明事理,是对事物认识的模糊或混乱。庄子是先秦时代的淡定哥,庄子继承和发扬了道家的思想,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他曾在桥上与惠施为鱼之乐而辩,他也曾在梦中化为翩翩彩蝶。在他笔下,有鲲鹏的直上九天,有姑射山神人的不食人间烟火。他的文章与屈原的《九歌》并列中国古代散文的巅峰,被无数后世的文人墨客模仿和学习。他被后世皇帝封为南华真人,著作被尊称为《南华经》。人在自己所在的时空中,怡然自得即为逍遥。善于逍遥必是一位心态成熟的道高者,能指其为糊涂吗。

有人认为墨子的非攻是糊涂的理念,也就是认为非攻是不明事理,是对事物认识的模糊或混乱。墨子主张“兼爱”,其实质是“爱利百姓”,以“兴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墨家的言论行动,皆以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为准绳。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仍,土地荒芜,死者遍野,民不聊生,广大人民群众渴望弥兵息战,休养生息。墨子的和平思想实乃现今世界的主导思想,和平是世界人民的追求,是世界大同的前提。拥攻而非攻,拥攻而取和,拥大攻而非攻必能拥大和。掌握非攻的经理,必是一位大政治家,大军事家,这还能称其为糊涂吗。

有人认为如来的忘我是糊涂的念想,也就是认为忘我是不明事理,是对事物认识的模糊或混乱。如来,在佛的世界里,可通俗的理解为一种职称,如当今世界各国的总统、主席等。如释迦牟尼如来,燃灯如来等。通常所说的如来,指的是释迦牟尼如来,它不是某个个人的专用名字,而是一种对大能者的尊称。佛教术语如来,是梵文“多陀阿伽度”、“多陀阿伽陀”的意译,佛陀十号之第一名号,又称“如去”。《大智度论·卷第二十四》说:“如实道来,故名为‘如来’”。《成实论·卷第一》说:“如来者,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曰‘如来’。”《大日经疏·卷第一》说:“一切诸佛得如是安乐性,直至涅盘中;今佛亦如是去,故名‘如去’。”

能透悟如来如去,安能称其为糊涂。

    如果中庸、无为、逍遥、非攻和忘我全被称其为糊涂,那糊涂就是至圣。

 

 

喻建国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本人从事教育工作达五十年,从事心理调适工作达23年,本人首创动静交替激抑心理自我调适系统,二十几年来已有三万余名操持者获益。本人独创的心理调适方式具有特殊的独到的疗效。
每日关注 更多
喻建国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