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嘉珉老师《慧能世俗化的菩提之道》有感
六祖慧能在承接五祖弘忍的衣钵之前,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村放牛娃。准确的说是,广东省的岭南珠三角区域内罗浮山脉脚下的一个农家孩子。这和在弘忍法师熏陶下的子弟们相比,简直就是个“佛盲”,更不用说已经众望所归的“神秀法师”了。相比之下,神秀法师乃是大学士、博士后,甚至是佛法研究员级别的,而慧能只不过是个天真无邪的孩子。一个是学富五车,一个是山野牛娃;一个是社会名流,一个是一介草民;一个是挥手呼风唤雨,一个是伴牛无名小卒。“比较”似乎在两者之间并不存在。
慧能像一个大自然的“物”一样,土生土长、纯净无暇。他没有识得人类的符号——文字,却懂得大自然的道理;他没有识得社会的人情世故,却懂得做人的根本。我不得不再次把慧能战胜神秀的那段话罗列出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种空的境界、放下的力度、清静的水平,让人叹为观止——更确切的说是,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震惊、荡涤我们的心灵,撕掉了我们的伪装。
承接衣钵之前的慧能是佛的纯净之身;有了弘法责任的慧能逐渐了解了文字、了解了人情世故,这是责任赋予慧能“不得不”的“识得”。文字是佛教记载和传承的形式或者部分,虽然佛法讲究的是无字传承;神秀这位准衣钵承接“大师”从佛教圣坛轰然倒戈,他拿起了屠刀、他放下了几近成佛的修炼造诣,追杀慧能。“本来无一物”的慧能因为“抢”了他人的名誉和地位而“惹”了“大尘埃”,而且陷入了致命的、“十面埋伏”的天门阵。躲过刀光剑影的慧能,回到家乡继续弘法。虽然没有了众生捧仰的宏大场面和物质丰富的供给平台,佛在心中的伟大力量像小草一样,顽强而旺盛。
从神秀追杀慧能的社会世俗事件中,慧能经历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禅宗第二境界。从回到罗浮山重新开始弘法,慧能体会到了物质对弘法的重要性,没有物质基础就没有弘法的条件,更不能发扬光大。例如:修炼的人越来越多,僧多粥少的窘困越发明显。为了破解这个千古难题,自耕自种的办法也试用过了还是不能满足僧多的基本生活。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的佛法:随时随地都能修炼的平民化、生活化、无边界的最高形式。——这也是慧能之所以伟大的价值贡献。
在陈老师的文中,多次提到了类似“放下”的思想:每个人都有佛性,而且是“真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见取自性,直成佛道”; “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 ;“妄念浮云”;“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等等。这些思想都是告诉我们不仅应该学会“放下”,更应该学会有“平常心”。梁文道在凤凰卫视的《智慧在东方》中说过:什么叫平常心,禅师说,当你“要”保持平常心的时候,那就不是平常心。
生活中,特别是现实生活中,有人遇到大灾大难之后,总是试图从佛法中找到痛苦的解药,每天像苦行僧一样抱书烧油、古案青灯、冥思苦想、奋力挣脱。其实,慧能法师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何尝不是一次大灾大难的痛苦过程?
求佛,佛不在;无佛,佛自在;求佛有佛——世俗相;求佛无佛——平常心(张海勤总结)。
【版权所有、无佛性者、请勿转载】
【补充】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非是台,本来就虚无一物,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首先说一下这首诗的出处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畿子,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畿子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时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 而这时,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畿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听到了。慧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畿子,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这个畿子,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畿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个畿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弘忍看到这个畿子以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边上的人说是慧能写的,于是他叫来了慧能,当着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说: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并亲自擦掉了这个畿子。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这时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这部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并传了衣钵给他。然后为了防止神秀的人伤害慧能,让慧能连夜逃走。于是慧能连夜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没有追到。后来神秀成为梁朝的护国法师,创立了禅宗的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