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罪.

文武 原创 | 2012-10-12 13:06 | 收藏 | 投票

原罪

 

 

 

那是一个新旧交接的时代,一方面毛时代的阴影尚未远去,一方面人们对于未来普遍的持有一种保守的态度。在那个时代,许多人跃跃欲试,但更多的人,仍然是等待着被配置的。能够得到一份工作,在绝大多数人眼中,绝对是一种福分。有工作、有一份稳定收入的人,哪怕收入微薄,总是被许多人羡慕的,因为那意味着鲤鱼跃农门,犹如曾经的农村里无人不羡慕的脱产干部。

 

那时候,顶替的政策刚刚被废除,这意味着教师和工人们再也不能单单通过自己的职业来要求政府给已经成年的子女安排工作。替代顶替的政策,是一种叫做定向委培的制度,即教师和工人们的子女可以通过在跟父母一样专业的职业教育来获得工作。在定向委培的制度下,教师子女和工人子女可以比之其他同学低很多的分数被特定专业的学校录取就读。

 

我有几个同学,就走了那条路。我的学习情况跟他们差不多,但是我没有走那条路,因为在当时看来,我有一条显然更好的路可以走,后来我也就顺利的走上了那条路。

 

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就成了我现在的样子,一个乡镇干部。

 

整条路的起点,一直通向终点,可谓:一考定终身。没有各种路径,考试只能靠自己,有别种路径,哪怕偏科如我,文科全年级顺数第一,理科全年级倒数第一,也不用担心一决高下之时的总体成绩。

 

后来我听到过各种各样的意见,这些意见来自于十数年后同学重逢的感慨。

 

比如一个同学谈到另一个同学,说:这一届所有的教师子女都安排工作了,就她没有安排……

 

比如谈到我,我曾经带有自嘲之意的自述为如此:要弄去教书,那就是误人子弟,可谓是误人误己,如今只是当乡镇干部,虽为误己,却未误人。多年以后,连同事兼同学,也不无恶意却略有他意的认同并复述其意了。

 

虽然乡镇干部如此这般,但已诚然是我的原罪。在我人生的财务账簿上,载着一小笔一小笔额度小小的数目,没有一笔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来的收获。

 

回忆当年,感觉父亲他们,作为教师,对于自己的子女,确实是有着私心的。领着每月仅供糊口的收入,工资也常常以修路等各种名义被克扣,还常常被拖欠半年以上,你要说那些一直以来在同学们心中地位崇高的老师们没有私心,那也是不可能的。在教师们的心中,如果桃李满天下,自己的子女,却未能鲤鱼跃农门,那仍然是失败的。

 

进入社会以后,我们都会变得麻木,圆滑,或者也可以说是明智。这一种明智,是在经历了许多不公平的竞争状况和无奈的感慨之后,所获得的人生感悟及其感悟的成果。

 

 

文武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读书,写作,如此而已。
每日关注 更多
文武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