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恩版《道德经》连载(二十一)

肖永健 原创 | 2012-10-23 11:28 | 收藏 | 投票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原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这一章谈论德。德者,道之用。我们看不见道,它通过德显现出来,我们才得以了解道。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道之为物是德。德与道一样,恍兮惚兮,不可明辨。当我们说什么符合道德什么不道德的时候,已经背道而驰了。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德虽然不清晰不明确,但却能被感知,象者,能被感知的对象也。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象由物支撑、呈现,若无物,则无以成象。任何的想像,都以物为依托。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德,广博深远,但其中有精妙。《庄子》常用“精”“气”“神”来描述万物之根本,万物皆“气化”而成,“天地一气,万物一马”,“大块噫气,吹万不同”而已。修道之人也非常清楚“气”理与“气”机,气不调则堵,无气则死。气,不是呼吸之气,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知,常与意识流同步但不仅仅是意识。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信:一贯;一直起作用。僧璨《信心铭》中说“信心不二,不二信心”,信者,以心驭物,心与物的桥梁也。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道化为德,德中有精,精中有信,一直在起作用,驭万物而无形,有智慧的人们一直都知道它,也受其指引。甫者,有智之农人也。众甫,寻道并得道的人们。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我是怎么知道得道者的表现呢?因为我也是众甫之一员,我知道万物之信,信中之精,精中之德,德中之道。

 

个人简介
模式语言管理专家组核心成员,《活力之源——模式语言管理探索与实践》作者;《东方服务模式》编者,温泉旅游项目全程策划人。正在投入项目:如何创建人性化组织?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