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竖一:“拜金”和“麻木不仁”实是催命鬼

罗竖一 原创 | 2012-10-07 10:47 | 收藏 | 投票

 文/罗竖一

   常言道:“人活百岁,世界难离”。然而,古今中外,却有不少的人先后走上了自杀之路。

  面对这种非正常死亡,很多人往往都会指责、热潮冷风或者谩骂自杀者,但鲜有人去深思,而想方设法帮助他人斩断自杀之路者更是少之又少。

  譬如,据2012年10月6日《南方都市报》报道, 10月4日晚9时19分,天涯深圳网友“祭奠逝去的嗳”发帖称,“活着好累,直播我的死亡。希望朋友还能记得我。”23时左右版主“释小皇”看到帖子后报警。福田警方10月5日向南都记者证实,警方赶到位于竹子林一公寓时,该男子已上吊身亡。

  “上吊身亡”,无疑是人生莫大的悲剧,甚至是人类的不幸。

  对此,不少网友纷纷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著名时评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鄢烈山先生亦指出:“凭什么要家人为(注:应该是“围”)着你转?你也够自私了。”而资深传媒人、搜狐网副总编辑王子恢先生也感慨道:“有死的勇气,为啥不活着?糊涂可怜!”

  其实,10月4日晚9时27分,“祭奠逝去的嗳”喝到第三瓶时跟帖称:“说真的,还没有自杀的勇气,买来了半打啤酒,我相信醉了,我就能义无反顾了。谢谢这个世界曾经爱过我、珍惜我、帮过我、想念我、祝福我…的朋友们,祝你们快快乐乐,健健康康成长。”

  显而易见,“祭奠逝去的嗳”在试图自杀的同时,也是留恋人世间的,且在感恩和祝福他人。

  然而,“祭奠逝去的嗳”最终为何走上了自杀之路呢?有关网页显示:“我相信六瓶下肚我一定会有死的勇气。不要问我为什么。本来一个人在外面就很累了,可家人却还是嗜钱如命,却把我个人置之度外,这样的父母实在让我太难过了。”

  由此可见,“祭奠逝去的嗳”之所以走上自杀之路,跟其父母家人的“拜金”不无关系。

  一般而言,“祭奠逝去的嗳”的父母家人也希望他过得好。但实话实说,当下中国社会的无数漂泊者都深感“一个人在外面就很累”,而对此不能理解或不怎么理解之父母家人也是客观存在的。网友HMH001TY于10月4日21时33分在天涯的留言,“我的家人同是如此,我本买好了回家的车票,后来退了。不回了。一个人也到落个悠闲。” 事实上也佐证了这种客观存在。换言之,有些父母家人没有让漂泊在外的亲人感受到必要的家庭温暖。

  有关新闻报道表明,“祭奠逝去的嗳”是湖南人,30多岁,之前在深圳一家公司打工,是主管级别。辞职后由于和室友关系较好,自杀前还住在公司宿舍。

  结合新闻报道和有关生活常识,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祭奠逝去的嗳”这个已过而立之年的男子,将其父母家人定义为“拜金”主义的信徒,应该不是空穴来风,而“祭奠逝去的嗳”在其心理非常脆弱的时候,也没有获得必要的家庭温暖。

  诚然,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又把我们抚养成人,其大恩大德是永世难忘的。即使我们做牛做马,也是非常应该的。

  然而,我们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个体,也有自身难以抑制的七情六欲,我们也需要必要的家庭温暖。面对父母的不理解,或者面对父母的“拜金”等残酷现实,我们这些尚活着的人,难道任何时候都会毫无抱怨吗?难道从不会像“祭奠逝去的嗳” 一样地感到“太难过”吗?

  事实上,我们常常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那就是最亲近者的有意无意之伤害,其对我们的负面影响力往往是非常大的,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正因如此,所以尽管最亲近者一般都是我们最爱的人,但有时也是我们最恨的人。譬如,我们会对恋人或者伴侣说,“恨你无情又无义”;孩子也会说,“我恨死我爸妈了”。

  当然,面对最亲近者的不理解,或者伤害,或者缺失人间温暖,我们应理性看待,该尽量想开些,而最好不要绝望或者轻生。但是,人类的情感往往都是爱恨交加,而任何人都会有心理脆弱的时候。

  其实,直言不讳地讲,无数的人都有过绝望或者萌生过轻生之念,而古今中外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人生之知名的“强者”也为数不少。

  不过,面对人生的艰难困苦,甚至是巨大无比的不幸,更多的人选择了活下去。因为其往往在那时获得了人间温情,获得了他人的精神抚慰或物质帮助。。

  但令人遗憾的是,就在“祭奠逝去的嗳”试图自杀的当晚,当他在天涯论坛上发出“我没有跳楼的勇气,现在已经三瓶了,只有醉了我才能跳,如果喝完半打还不醉,只能去买瓶白酒了。我一定要死”的文字之后,有网友却在3分钟之后留下了这样的文字:“跳楼死得太难看了,去买点安眠药,喝两斤二锅头,你就和卓别林一样了!”。

  显然,上述网友的这种麻木不仁,是不折不扣的“催命鬼”。

  再后来,当“祭奠逝去的嗳”连续发出“刚刚试了一下,在头顶系一根皮带,效果不错。”、“第四瓶了,喝完半打不醉,就去买白酒,真的累了。”、“可能后面的皮带就是我上路的车票”等文字之后,有网友回应道:“出来,我教你个死的快的方法”。

  显然,这又是“催命鬼”来了。

  但是,“祭奠逝去的嗳”向大家告诉了他的居所:“竹子林,越众公寓三号,B618”。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是“祭奠逝去的嗳”之潜意识中的求救。甚至,这是“祭奠逝去的嗳”在迷糊状态下的一种“清醒”地呼救。换言之,“祭奠逝去的嗳”内心也不想轻生。

  然而,有网友却继续催命:“死了没有啊?还不快点”、“是男人就勇敢点”。

  面对这些“催命鬼”,“祭奠逝去的嗳”回复道:“你急什么。等我喝的差不多的时候”。紧接着,有网友又发出了催命声:“要死快点,莫莫JJ。一点都没劲”、“我快到你楼下了,要死快点”、“哇才六瓶而已,不死就撞死算了”、“明天你还没死,你就滚出深圳吧,留在这也是没脸见人”。

  说心里话,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了天涯有关网页上的文字,笔者也不敢相信有网友会做如此的“催命鬼”。

  诚然,10月4日晚上,也有不少天涯的网友在劝说“祭奠逝去的嗳”不要轻生,而且天涯版主“释小皇”在其知情的第一时间也报警了,但是,在有些网友的“催命”声中,“祭奠逝去的嗳”的生命无可挽回地走到了尽头。

  综上所述,尽管酒是“祭奠逝去的嗳”自己喝的,尽管结束生命的皮带圈是“祭奠逝去的嗳”自己做的,但其父母家人的“拜金”和某些网友的“麻木不仁”实是催命鬼。但愿“拜金”主义的信徒和“麻木不仁”的国人越来越少。否则,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人步“祭奠逝去的嗳”之后尘,因为我们谁都可能有想不开的时候,因为我们谁都可能有绝望或者萌生轻生之念的时候,而亲友或他人的关爱可以帮助我们战胜心理脆弱、度过难关、走出困境。(文/罗竖一)

 

个人简介
曾经的新闻人,现在的评论人。
每日关注 更多
罗竖一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