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校园里……

赵峰 原创 | 2012-12-27 08:47 | 收藏 | 投票

漫步在校园里……

    12月23日。

     因为办点私事到了北京,住在京师大厦。

     午饭后,我一人信步走在校园里。只要到了母校,哪怕只有半个小时,我也要去曾经熟悉的那些地方看看,西南楼、教七楼、图书馆、运动场……总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在召唤着自己,墙上的一块砖头,路边的一株小草,或者枝头的一片枯叶。

毕业二十多年来,我差不多每年都会回学校一趟,有时候一年会有两三趟。只要到北京,我必定到学校。在全中国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这些年学校的面貌也有了很大变化。不过。我所熟悉的一切似乎还保持着原貌。

西南楼是我们曾经住了四年的学生宿舍,尽管现在成了女生宿舍,而且外墙上涂了红漆,但整体的格局还是老样子,宿舍前的三君子纪念碑还在,鲁迅先生的塑像也还在寒风中屹立。

运动场大大扩展了,在那些生龙活虎的后生身上,似乎可以看到当年自己的身影。由于地处市区,校园面积不大,学校还是搬迁了很多住房,为学生们营造出足够宽阔的运动空间。原来运动场东侧有好几栋小红楼,是当时那些国宝级大师的住所。那时候我们早晚在运动场跑步,偶尔会邂逅散步的钟敬文和启功。

在我们上学的时候,教七楼是最好的教室。这座世界银行资助建设的教学楼,在古朴的校园里是最有现代气息的建筑。当时我们大多数课程都是在教七楼上的,自习除了去图书馆,就是在教七楼。教七楼的副楼现在叫做敬文讲堂,当时叫做五百人教室。那时候最重要的学术讲座,以及学校重要的外事活动,都安排在五百人教室。每年新生入学后,经济学系(后经济学院)都要给新生组织一次陶大庸先生的讲座。那时候,陶先生已经不给本科生讲课了。进入北师大经济系的学生,没有不对陶先生充满敬意的。作为一代大师,不仅他的学问,他的学品和人格,都让后学敬仰。

图书馆大大扩展了。我们离开学校的时候,图书馆已经有过一次扩展。我一直为自己的图书馆而骄傲。不是骄傲于她庞大的建筑规模,而是骄傲于她一直以来庞大的藏书。我们进校不久去图书馆参观,就知道图书馆藏书达260万册。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数字啊。终于有读不完的书了,这是我最理想的人生境遇。我的大学四年算是充实的,我一直伴随着图书馆,图书馆的书一直伴随着我。

校园里还是有了很多变化。比如,西南楼一侧的乐群餐厅不见。那时候同学聚会大多会去乐群餐厅。有时候晚自习之后,如果适逢月末而且兜里还有剩余饭票几枚,就会到乐群“潇洒”走一回。现在乐群餐厅及学二食堂都不见了,改成了规模庞大的体育馆。

地下教室也不见了。想来,当初那些半地下的地下教室是为了应对教室不足而建设的临时建筑。那些教室的名称也包含着一个“临”字。在寒冷的北方冬天,地下教室要暖和一些,确实是读书的好去处。我记得某个春节我没有回家,大多数时间就在地下教室读书。那段时间读的是《墨子》和《管子》,其中很多内容或情节今天还有印象。在地下教室,我还旁听过几次书法课,那时上课的老师都是大师级人物,除了启功之外,还有欧阳中石等。

当然,就整体而言,这座真正百年历史的大学不会在二十几年里有什么变化。尤其是她的那种内敛、雍容、淡定、优雅的风格,那种成为她标志性特征的风格。前些天浏览学校新闻,偶然得知莫言是北师大校友。那是一则莫言领取诺贝尔奖回国之后到北师大参加国际协作中心成立大会的新闻。“百度”得知。莫言是正儿八经的北师大校友,他的硕士学位是在北师大文学院获得的。一时有些感概,北师大就是这样内敛而沉稳。莫言获奖之前之后,各种各样的攀龙附凤的报道屡见不鲜。但是,这些报道中却很少出现北师大的身影。

漫步在校园里,走走停停。对着一棵树,一块石,或者一座楼,或者一个宣传栏,不时会停下端详,不时会自言自语。在路口“学为人师,身为示范”的校训前站立了很久。从进入学校那天起,这八个大字就深深印在了脑海里。在这二十几年的工作中,这八个大字也一直是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准则。我希望当我走到人生尽头的时候,回望之际,这八个大字依然清晰。

个人简介
没有经过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的。 ——苏格拉底
每日关注 更多
赵峰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