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篇 (1. 13)
n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
n 有子说与人约信,尽量合乎道义,说话才能实践。谦恭待人,尽量合乎礼节,就会避开耻辱。施恩于人,而不失去原有的爱心,这样就值得尊敬了。
学而篇 (1. 13)解读
n 三句话,都讲跟别人相处的关系。
n 第一句讲朋友之间守信用;
n 第二句讲对长辈要恭敬;
n 第三句讲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这个时候我不能失去我的爱心,这样就值得尊敬了。
学而篇 (1. 14)
n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n 孔子说一个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住不求安适,办事勤快而说话谨慎,主动向志行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学而篇 (1. 14)解读
n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习久了会容易厌烦,教书久了会容易倦怠。
n 好学之人:孔子 颜回 孔文子。
n 好闻与实践。
n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n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n 看到优点,就要想跟他一样,叫做见贤思齐。
n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