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师兄讲《通书》(之十六)

包晓光 转载自 http://blog.tianya.cn | 2012-04-02 18:21 | 收藏 | 投票

 
  

通书•乐中第十八

乐者,本乎政也。政善民安,则天下之心和。故圣人作乐,以宣畅其和心,达于天地,天地之气感而大和焉。天地和则万物顺,故神祗格,鸟兽驯。

刚才休息的时候,阿舅同学批评我,说我前面《乐上第十七》里面的一些讲法不够全面,不够策略,打击了比如喜欢听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的这些人,而且,今天来的朋友里面还有两位大学生,他们这个年龄段的朋友大都喜欢周杰伦、李宇春的音乐,那也打击了他们,这样不好。这里呢,我先道个歉。不过,周敦颐先生就是这样说的,孔夫子、孟夫子他们也是这样说的,要道歉他们也有份。

事实的确如此。前面所说的都属于我个人的体会,并不是针对哪个人,毕竟音乐太容易感染人的七情六欲,所以还是应该以中正平和为主。下面让我们继续学习《通书·乐中第十八》。

“乐者,本乎政也。”通过前面《乐上》我们就知道了,古代圣人为了“修教化”,从而制订了礼法,乐是其中的一种,“乃作乐以宣八风之气,以平天下之情”,其本来目的就是为了治理好国家,安抚好人民。“政善民安,则天下之心和。”儒家特别讲究这个“和”字,我们以前学《中庸》的时候,也反反复复地提这个“和”字,如“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等等,对此,我们要多多地加以体会。

“故圣人作乐,以宣畅其和心,达于天地,天地之气感而大和焉。”刚才休息的时候,何帮主和我就这个“乐”的问题讨论了一番。圣人作乐,是为了宣扬“和”的精神,使天下能够达到“大和”的状态。一般人作乐,只是为了一时一境,并通过音乐的形式抒发自己的情感。欣赏音乐的人大多也是谋求音乐与个人心情、境遇产生共鸣,比如说某人失恋了,可能就喜欢比较忧伤的爱情歌曲;遇见要冲锋陷阵了,就喜欢激昂斗志的音乐等等。总之,都是随着自己心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而圣人作乐不是如此,他真正是为了把自己内心的“和”的精神传扬出来,要“和心”,从而使人们的心和,并让这种和谐的精神“达于天地,天地之气感而大和焉。”所以,孔夫子当年听了《韶乐》以后,简直就是不得了,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形容了,于是用“三月不知肉味”来表达自己听到圣人之乐后无比欢喜的心情。这和我们现在听到一般音乐的感觉确实不一样。但是,现在这些各种类型的音乐也还是有需要,只要不过分,比如悲伤的时候,听一些相对欢快的音乐来转化心境;高兴的时候,听一些舒缓的音乐,让自己躁动的心能够平稳下来等等。这样调节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的七情六欲不会过分失控,从而让精神处于中庸平和的状态。

“天地和则万物顺,故神祗格,鸟兽驯。”圣人作乐达到天地和谐,万物就都能自然生化,这就是道法自然、顺其自然。那么“故神祗格”是什么意思呢?“格”,条理化,秩序化。中国古人认为“万物有灵”,不管是山川草木,还是人间社会,乃至我们身体内的五脏六腑,都有神祗在管,奇经八脉里也都各有小神仙住在里面,如果得罪了这些小神仙,他就会使你生这样或那样的病。这些是中国古代的思想,且不管它的对错。中医里面有一个“祝由十三科”,往往是有病了不用药或少用药,遇到那些用药物、针灸等方法不能解决的时候,就请祝由师,通过意念、符咒等方法来治疗,有些还真就治好了。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这祝由科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中国古代的心理疗法,就像现代心理治疗中的“暗示疗法”一样,古人早就有了类似的心理治疗法。

总之,古人面对山川、草木,面对万事万物,都有一种敬畏之心。而现在人呢,已经没有什么敬畏之心了,于是乱砍乱伐,到处破坏,到处制造污染。正是因为古人有“万物有灵”的思想,才会有敬畏之心,才能够“知止”,现代人就没那么“知止”了。

“故神祗格”,就是说这些山川草木之神、人身内外之神,也都会变得有条有序,各安其位,各行其是,那么自然灾害也就会相对减少,自然就能风调雨顺,自然就能够身心安泰。我们大家应该看过《白蛇传》,那个法海和尚与白娘子斗法,呵!水漫金山,这就是神祗不格。水本来应该处其下,往下流,但是这里却往上涨,涨到金山上去了,当然就要出问题了,神仙打仗,那百姓就遭殃了。所以,万物之间要各安其位、各行其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鸟兽驯”就更是如此了,自然生态平衡了,什么都好说了。说到这里,就又想起“周老虎”的事情了,这里就不多说了,反正野生大型的猛兽现在已经基本上看不到了,生态破坏太严重。一想到现代人的这些作为,就感到可悲可叹。

通书•乐下第十九

乐声淡,则听心平;乐辞善,则歌者慕。故风移而俗易矣。妖声艳辞之化也,亦然。

“乐声淡,则听心平;乐辞善,则歌者慕。”这一句比较简单,大家也容易有所体会。如果音乐的旋律淡雅平和,那听的人心中的欲念也就会越来越淡,不平之气也就会慢慢地减弱。有音乐就会有歌词,如果歌词优美,而且充满善意,那么不管是唱歌的人还是听歌的人,就都会心生仰慕。

其实,就“乐辞”而言,与中国古典文学是分不开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等,实际上都是“乐辞”,都是歌词,都可以谱成音乐吟唱出来。在这些古人的诗词中,有一些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之所以千古之后还能为现代人所喜爱,就在于这里所说的“乐声淡,则听心平;乐辞善,则歌者慕”两句上。就是因为它们所表达的意境非常优美,乐曲、乐辞非常平和,具有永恒的魅力,所以才能够传诸后世,流传千古。我也曾经在当代的诗歌圈子里混过,现在的诗歌,虽然也有一些新的写作手法,花样也不少,但是与古圣先贤的乐曲和乐辞观念都不太相符,当然也就不太可能流传很久。如果现代诗人能够往古圣先贤的乐曲和乐辞观念靠近,那么其作品的生命力就能够更长久一些。

“故风移而俗易矣。”乐的作用就在于移风易俗,文学的作用也在这点上。当然对于创作者本人来讲,他并不一定是出于这个目的来写作,往往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情,表达自己内心的状态。关键是你写出什么样的作品,就在于你这个人的内心状态究竟如何。圣人作乐是为了“宣畅其和心”,因为他的心和,那么他所作出来的音乐、乐辞就会对社会、对人心起到一种安详平和的作用;如果你的内心不是“和”的境界,而是“不和”,不是“平”而是“不平”,那么写出来的东西就会有愤愤不平之意,这高下之分也就显而易见了。写作之人未必是为了教化、为了移风易俗而写作,这个移风易俗只是一个结果,是一种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文艺创造所产生的结果。

“妖声艳辞之化也,亦然。”好的音乐、乐辞可以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而不好的音乐、乐辞也是一样的。社会要变得更和谐、更美好,就要通过好的音乐、乐辞乃至其它善的行为来发挥作用。反之,社会变得更差,变得不和谐,也是由于同样的方式。所以,万事万物都在于自己的心,不管是美的、丑的,都是你心之所现,你心里面真正有了“和”、“平”,并能够放大出来,就能让周围乃至社会都平和起来;如果没有这些好的品质,那么产生出来的东西就会使自己、也会对周围产生不好的影响。

《乐》这三章就这样简单说完了。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