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箱操作与网络围观

刘擎 原创 | 2012-07-19 11:22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郭美美从一名边缘艺人变成媒体关注的焦点,甚至登上了《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如此快捷的搏出位,代价是接受起诉和警方调查。那些受牵连的机构和官员(无辜的,或是假装无辜的),大概正咬牙切齿地诅咒她。更有网友不离不弃地围观,言称“郭美美的问题不查清楚,没有心思上班”云云。她不过一时起兴,放纵了沾沾自喜的暴发户心态,却遭遇了始料不及的压力,此刻会不会悔恨交加呢?

  郭美美本人并不是事件的关键,只不过她聚集的流行元素(人造美女、名车豪宅、奢华炫富)更具眼球效应而已。这个事件也并非孤立,其意义不只是对中国慈善事业公信力的质疑与澄清,而是反映出我们时代的一个新动向:一点蛛丝马迹就可能掀动一场廉政风暴。导火索可能是一包天价香烟、一块名牌手表、一份“出国考察”的日程表、一次宴请的发票或者一张购买茅台酒的单据……郭美美事件只是这个现实版长篇连续剧的最新一集,这个大戏还会演下去,观众很庞大,反响很激烈。

  这个局面实在是太好了。公权的滥用者越来越难以保持沉默,蒙混过关的难度越来越高了。欲盖弥彰的托辞以及外交辞令式的抵赖很快会被识破,然后会有更锐利的追问尾随其后。只有事实确凿的证据才能辟谣,才能获得清白。否则,围观的压力会逐步升级,直到引起纪委和司法机构的关注。在更早的年代里,这是完全难以想象的情景。这传达了一个重要的预兆:黑箱操作的时代正濒于终结。

  在更开阔的视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长程的历史发展趋势:知识的大众化对政治生活发生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在欧洲,印刷术与平民教育的兴起,颠覆了僧侣阶层对圣经教义的阐释霸权;现代大众传媒的发展,则瓦解了信息垄断的格局。当人民主权的理念与现代传播技术结盟,密室政治必将陷入日益严峻的危机。可以想象,当美国所有大报同时刊登关塔那摩监狱虐待囚犯的照片,小布什总统会有多么恼怒,他多么希望这个可耻的秘密可以作为“国家机密”被掩盖。可是时代不同了,民主政治就是一桩很麻烦的事情。从40年前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到不久前阿桑奇的“维基解密”,都标志着这一世界范围内的大趋势。任何一个宣称民主的国家,都难以回避政治透明性的挑战。中国也不例外。

  民主没有什么标准模式,也应当根据具体国情和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形式。但任何具有真实意义的民主政体都需要对人民负责,那么公权力的使用就要接受民众的问责,而问责必然要求基本的政治公开化与透明性。去年3月,四川省白庙乡在网上公布政府开支的举措,引起异常热烈的反响。由此可见,公开化和透明性并不是什么“外来的理念”,而是中国民众的自主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内在原则。

  现代民主拒绝恶意的密室政治。政治当然总是有必要的机密,但机密的必要性必须出于国家与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公权谋私利,却以保密为借口,是一种恶意的密室政治,在本质上是对人民主权的背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再度重申,“党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人民大众将执政党反复承诺的原则当真了,公权力的使用就越来越难以避开公众监督的视野。

  网络围观作为一种政治参与方式,正是中国民众的一种创造性实践。于是有人感叹,如今官员是一种“高风险职业”。说对了!而且在网络围观的时代更是如此。当然,总有一些人试图将互联网改造成“互不联网”,也总有些“深刻的”知识分子将网民的围观鄙薄为“大众窥视癖”。怀有那种一知半解的傲慢,或许会察觉事务的复杂性,却完全无从辨别轻重与主次。从分散偶发的事件到一个反复出现的结构形态,从消费式的娱乐宣泄到更为理性负责、更有建设性的公共表达,网络围观正在发展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参与方式,也正在敲响黑箱操作的丧钟。

个人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每日关注 更多
刘擎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