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文化视野下的郧阳民间戏剧文化

潘世东 原创 | 2012-08-15 23:38 | 收藏 | 投票

汉水文化视野下的郧阳民间戏剧文化

尚方剑



 一、郧阳民间戏剧分为多个流派

 在秦巴山区的汉江河畔,郧阳民间戏剧文化艺术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得到传承与发展、繁荣与创新。
 郧阳民间戏剧文化,在汉江以南和汉江以北20个乡镇,分为多个流派:
 谭山镇村民戏剧团表演的戏剧为谭派,村民戏剧团长是黄新发,专演老生。
 高扬村民剧团为朱派,代表人物朱芬,演老生,以唱腔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梅铺镇西寺沟村剧团为刘派。代表人物刘鸿声,演老生,以嗓音高亢著名。
 刘洞镇黄沟村剧团为黄派。代表人物黄平洋,演武生,讲究武戏文唱。
 刘洞镇白马村剧团为尚派,团长尚君良,当地群众称其为四大名旦之一,擅演青衣、花旦、刀马旦各种角色。
 白浪镇白浪村剧团为程派,代表人物程老包,也称四大名旦之一,演青衣。他根据自己嗓音的特点,创造出一种幽怨婉转、若继若续的唱腔。
 南化塘镇鲍鱼沟村剧团为范派,团长范林以短打武生见长,武戏文唱。
 白桑关镇高庙村剧团为金派,代表人物金少山,演花脸。
 安阳镇崌峪村剧团为党派,团长党明,演花旦。
 城关镇大堰村剧团为马派,代表人物马雪峰,上世纪三十年代同张家平、章宝生、肖理合称四大须生
 青曲镇巷子口村剧团为郝派,团长郝大胜演青衣。
 叶大乡皮鼓村剧团为彭派,团长彭文生是代表人物。

 二 、郧阳民间戏剧文化特点

 郧阳民间戏剧的发音技巧主要有:
 真嗓(亦名大嗓、本嗓。京剧演员发音方法之一。演唱时,气从丹田而出,通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声来)、假嗓(亦名小嗓、二本嗓,京剧演员发音方法之一,系与真嗓相对而言。用假嗓发出的声音称假声。发声时,与真嗓相比喉孔缩小,部位抬高,气流变细。假嗓发音的音调较真嗓为高。京剧中旦角、小生的演唱均用假嗓,但二者声音的刚柔力度有所不同)、喊嗓(京剧演员练声方法,通过喊嗓可以锻炼各个发声部位,正确地发出各个韵母的本音。喊嗓时间一般在清晨,于空旷地区,大声喊出唔、咿、啊等单元音,由低而高,由高而低,反复进行。待声音舒放后,再以唱段进行练习)。
 郧阳民间戏剧的脸谱艺术:传统戏曲的脸谱,是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技巧。一般应用于净、丑两个行当,其中各种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因而,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
 据史料记载,郧阳民间戏剧脸谱,系由唐代乐舞大面(传统戏曲角色行当之一,是京剧和某些地方戏中净的别称)所戴面具和参军戏副净(参军戏,唐宋时流行的一种表演形式,主要由参军、苍鹘两个角色作滑稽的对话和动作,以引人发笑,有时用以讽刺朝政或社会现象。参军戏中的副净,等于现在京剧中的架子花脸,一般都表演性格豪放莽撞的人物,如《三国演义》戏里的张飞)的涂面逐渐演变而来。其戏曲脸谱,起源于上古的图腾,滥觞于春秋的傩祭,发展为宋、元的涂面,形成为明、清的脸谱。在戏曲形成之后,脸谱与面具仍然交替使用。脸谱是一种写意和夸张的艺术,常以蝙蝠、燕翼、蝶翅等为图案勾画眉眼面颊,结合夸张的鼻窝、嘴窝来刻画面部的表情。开朗乐观的脸谱总是舒眉展眼,悲伤或暴戾的脸谱多是曲眉合目。勾画时以鱼尾纹的高低曲直来反映年龄,用法令纹的上下开合来表现气质,用印堂纹的不同图案象征人物性格。
 郧阳民间戏剧的角色是根据男女老少、俊丑正邪分成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以演历史故事为主。它的富有装饰性和夸张性的人物造型——脸谱,是显示人物性格、辨认善恶忠奸的象征。郧阳民间戏剧传统剧目约有三百多个,常演的有近百个。生分为老生、小生。老生指成熟的中年男子,以正派人物或帝王将相出现。末也属老生类,但在年龄上应更老,思维糊涂,是生活在底层的老人。小生表现的是青年男子。旦分为青衣(一般指贵族家庭的夫人、小姐)、武旦(指能打斗的女性)、花旦(指青年小姑娘,有时指社会底层的女性,如丫鬟)。净指各类花脸,一般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男性人物。丑指小花脸,大多是表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由于化妆时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而俗称小花脸,又同净角的大花脸、二花脸并列而俗称三花脸。
 郧阳民间戏剧脸谱的色画方法基本上分为三类:揉脸、抹脸、勾脸。脸谱最初的作用,只是夸大剧中角色的五官部位和面部的纹理,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剧中人的性格和心理,以此来为整个戏剧的情节服务,可是发展到后来,脸谱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浅到深,本身就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以人的面部为表现手段的图案艺术了。
 砌末,是大小道具与一些简单装置的统称,是戏曲解决表演与实物矛盾的特殊产物。砌末一词在金、元时期已有。传统戏曲舞台上的砌末包括生活用具(如烛台、灯笼、扇子、手绢、文房四宝、茶具、酒具)和交通用具(如轿子、车旗、船桨、马鞭等)。武器又称刀枪把子(如各种刀、枪、剑、斧、锤、鞭、棍、棒等),还有表现环境、点染气氛的种种物件(如布城、大帐、小帐、门旗、水旗,风旗、火旗)等。除常用的砌末之外,也可根据演出需要临时添置。传统的砌末,是有意识地区别于生活的自然形态之物。它们不是实物的仿制品,而是实物在戏曲中的一种艺术表现。这也是砌末能够与动作、形象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桌二椅,在演员没有上场以前,桌椅只是一种抽象的摆设。如演出皇帝视朝,这张桌子便成了视朝时所需的御案;县宫坐衙,这张桌子便成了坐衙时所需的公案;朋友宴会,这张桌子便成了宴会时所需要的酒席。以上是实物实用,但戏曲舞台上的桌椅还可以当代用品。比如用桌子代替山石,人要上山,就站在桌子上,如果这山很高,就用两张桌子叠起来。要跳墙,就用桌子当墙;要睡觉,将身伏在桌上,用手支住头。至于椅子所代替的就更多了。舞台上表示从矮山爬到高山去,是从椅子上再登到桌子上,椅子还可以代替窑门、牢门等等。桌椅无论代表什么,都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如戏曲中的布城虽然比较简陋,但决不追求城的真实再现。布城可以根据城的需要自由调度。旗帜在舞台上使用也很多,如正方形帅字旗和长方形三军令旗,都是表示元帅及大本营所在地的。还有水旗、火旗、风旗、车旗等等,这些旗帜是在白色方旗上绘绿色水纹、火焰、风、车轮等。演员执旗,略微颤动,就可以表示波浪起伏、着火、起风、乘车等。
 郧山汉水河畔的民间戏剧,堪称我国文艺百花园里一枝娇艳的花朵,她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是传统戏曲中保留剧目最丰富、表演最精致、流行最广泛、观众最普遍、影响最深远的剧种之一。

三、郧阳民间戏剧部分剧种简介

 近几年来,郧县县委、县政府重视支持郧阳民间戏剧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县委宣传部整合郧阳民间戏剧文化资源,将全县近百个村剧团更名为 农民演艺队。据统计,郧阳农民演艺队所传承的剧种主要有:
 郧阳二棚子戏,它是全国流行最广的剧种,有近两百年历史。
 郧阳昆曲,又称昆腔,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辛亥年间由移民程哲带传至现在的郧县白浪镇程家台。
 郧阳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称为弋阳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此剧于红军井岗山时期由重伤掉队伤员吴奎带至现郧县梅铺镇曹西沟村。
 郧阳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自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上世纪30年代由移民带到现郧县刘洞镇黄沟村。
 郧阳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 (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于1847年由天津卫移民朱生带至郧县谭山镇高扬村朱家沟。
 郧阳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1950年以后,以 《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郧阳梆子,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它由陕西商州戏花南嫁至现郧县五峰、大柳后,组班传播。
 郧阳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由弃戏从商的盐商传到郧县梅铺镇(原梅铺区)。
 郧阳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1931年秋,由戏班子在郧县青曲镇巷子口村演出而得以传播。
 郧阳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宴》等。辛亥年间由郧阳籍演员彭大山带回青山镇得以传播。
 郧阳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剧目有《血手印》等。它于晚清秀才赶考落第后从考友多尔轮手中拿到剧本、唱腔后返回郧县大堰得以传播。
 郧阳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它于二十世纪初由男到女方家当倒插门女婿的戏员冯生带到现郧县南化塘镇。
 郧阳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在内蒙古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后吸收晋剧表演特色而渐渐成熟。它由河南与湖北丹江河边毗邻的淅川、西峡县传播到今郧县的白浪、刘洞、谭山、梅铺等乡镇。
 郧阳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 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剧目有《燕青卖线》等。它于西安事变当年底流传至今郧县大柳等地。
 郧阳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二十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表演轻松幽默,曲词通俗。它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官方传至郧县汉江南北。
 郧阳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由河南邓县(现邓州市)剧团传播到梅铺、谭山、刘洞、白浪等地。改革开放后,郧阳艺术团以河南梆子为主流的河南籍崔中杰、崔英杰二兄弟继承和传播了河南豫剧,并成立了郧阳艺术团。
 郧阳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它由南化塘民间艺人唐成祖上七代传播到郧阳汉江以北。
 郧阳京剧,又称郧阳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由原郧县艺术团长崔中杰编排传播在城关镇。
 郧阳民间戏剧因为吸纳了祖国各地的戏种精华,具有顽强的艺术生命力,并逐步得到传播和发展。
 1919年,郧阳盐司贺万祖捐银组织江北梅铺、谭山、刘洞、白浪民间的二棚子戏、皮影戏、楚剧、豫剧、汉剧班子近百人,率团东渡日本演出。地处鄂西北的郧阳民间文化艺术,首次向海外传播;1924年,贺万祖再度率团到越南演出:1930年,他率领50人组成的剧组到印度演出,取得很大成功。新中国成立后,郧阳剧团还应邀到我国的西藏、新疆等地演出,增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群众之间的艺术交流。
 1997年,郧阳艺术团编排的现代京剧《卧龙拜凤》赴北京、武汉演出,获中宣部、文化部 百星群艺奖湖北佳剧奖

个人简介
潘世东,二级教授、十堰市政协副主席、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十堰市委主委、汉江师范学院校领导、《汉江师范学院学报》主编、汉江师范学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北省跨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湖北…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