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里的中国

李大卫 原创 | 2012-08-28 11:12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两年前,《大西洋月刊》主笔詹姆斯·法罗斯曾在加州大学的一次讲演中,谈到他对中美关系的看法。他认为美国的对中国政策应考虑几个因素:首先,合作是否比对抗更符合美国利益;其次,两国关系是否可能避免所谓“零和游戏”的局面。也就是实现双赢。再就是如何处理由于制度差异导致的冲突,以及实力对比的变化。他说差异导致美国和中国擅长于不同的领域,就像NBC一位电视主持人报导本届奥运会时说的,美国和中国的奖牌竞赛,完全不同于冷战时期和苏联——那是面对面的直接对抗。而中国的强项,美国人却很少涉足。借用我国的外交术语,即双方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如今在西方各国,中国都是重要话题。种种说法归结起来也很简单,就是中国的现状如何,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会如何发展,目前的全球势力均衡是否会被打破。其实就是中国是否可能统治世界,那个已经十分古老的问题。纽约的亚洲协会,为此联合阿斯彭学院以及中国对外友协,组织过两次美中文化论坛。

  今年的阿斯彭思想节上,发生过一场激辩。面对来自史学家弗格森针对中国的词锋,法罗斯扮演着一个鸽派角色。弗格森是哈佛大学的明星教授,流行一时的新词“中美国(Chimerica;拼法很像那个混合了狮、羊和龙的希腊妖怪Chimera)”,就是他的发明。该词所指的是,两国之间密不可分的共生关系(symbiosis)。但时过境迁,他说中国已经厌倦了自己生产积蓄,而对方借贷消费的经济关系。同时中国领导人意识到,奥巴马总统关于削减开支,整顿财政秩序的承诺,只能是一句空话,而且美国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也永远不会复原到原有水平。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转向依赖内需,并通过人民币国际化,开始威胁美元做为世界储蓄货币的地位。更不用说国内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

  弗格森把中美关系看成一百年前,英国和德国关系的当代翻版。当时威廉二世的德意志帝国发展迅猛,咄咄逼人,威胁着英国主导的国际秩序。近年经常生活在中国的法罗斯认为,上述论断纯系书生之见(其间弗格森反唇相讥,说他在中国住得太多)。他认为中国政府发表反美言论,经常是出于平息国内不满的考虑,目的是为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铺路。他在中国采访过不少各级官员,多方观察之后,发现他们对美国当前的糟糕财政状况深感忧虑,而不是幸灾乐祸。这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他们深刻意识到自己和西方,特别是美国经济的一体化程度。

  在最近出版的《空降中国(China Airborne)》一书中,他回顾中国民用航空30年来的发展,并把它当作整个中国发展的缩影来描述——从一支以破烂苏联产品为主体的中国民航,成长为全部装备西方新款机型的全球第二大机队。遍布中国的新建机场,同样带给乘客的旅行体验,也远胜于老旧的美国设施。但这并不意味中国将很快成为一个航空产业巨头。这里有很多不为一般人了解的内情,比如军方的空域管制经常造成不必要的混乱,结果是大量航班延误,以及远高于西方国家的单位里程耗油率。对于中国的国产大型客机计划,法罗斯同样表示了怀疑。他说飞机的关键部件,如引擎和航电设备都需要进口。这位作者还把悲观态度,扩展到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前景。

  对于这种前景的预测,也是人言言异,各有各的论据。思想节为此专设了一个讨论单元,主持人恰好由法罗斯本人担任。两位主讲人则分别是成为基金总经理李世默(Eric Li),和克莱蒙麦肯纳学院政府学教授裴敏欣。裴教授认为,世界在过去的20年中看到的,是中国体制的上升阶段,而在未来的10到15年内,故事将进入一个下行阶段;西方各国需要担忧的,不是中国的崛起,而是它的解体。因为,中国那种依赖国内大量投资,以及对发达国家出口的经济模式,将很难持续。

  这里自然又要涉及到众所周知的政治体制问题。对此,李世默提出一个有趣的看法,即中国不是一人一票的民主国家,但那只是因为它没有必要采用那样一种体制。他说,身为风险投资家,他有研究过往业绩记录的习惯。1949的中国饱经战祸,满目疮痍,人均寿命为41岁,识字率百分之十五;而现在上述两项指标则为75岁和百分之八十,更不用说近年的经济成就。这些已足以说明一切,虽然它的政府也曾犯过一些严重错误。但根据它的业绩,没有哪个理智的投资者会要求这样一家公司改变经营方式。然而,正如法罗斯提醒的那样,过往记录并不包含所需的全部信息。他举80年代雄视同业的王安电脑为例——这家公司的业绩一直极为出色,直到有一天变得不再那么出色。

  裴敏欣继而指出,资本家是把钱投给一个公司的未来,而不是过去。更加不能忽略的,则是人们为这个体制付出的生命代价。他建议人们比较一下同类公司的业绩。仅就生存年限而言,苏联崩溃之前保持着该项目的最高纪录,也就是70年。这不能算是一个太好的成绩。李世默继续谈到他对民主制度的看法,又是它的种种缺陷,包括个人的权利和自由,都是可以讨价还价的。因此,一党专政是他认为的最佳选择,至少对于中国来说。这些说法的依据,自然又是中国经济最近二三十年的表现。假如这个前提发生了变化呢?可惜没有给他留出更多时间,对近期未来中国经济的状况发表高见。而这,正是中国成为热门话题的原因。

  中美之间的理解,需要跨越各种文化鸿沟。这是一个复杂的试错过程。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的夏伟(Orville Schell)主任,撰文谈到去年一批美国艺术家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参加美中文化论坛时的一个场面。当时刚刚饰演过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影星梅丽尔·斯特里普,和中国血统的大提琴家马友友在舞台上相遇。二人相互致意,礼数逐渐升级,直到斯特里普跪行三拜九叩大礼,而马也是五体投地,慌忙还礼。这位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把这个戏剧性场面视为一个中西文明关系的隐喻。他想到18世纪,当马嘎尔尼受英王乔治三世派遣,前往万里之外的中国觐见乾隆皇帝时,那场因拒绝跪拜而引发的礼仪之争。其中涉及到平等相处的原则,还有不同力量之间的彼此消长。

李大卫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中国作家协会作家
每日关注 更多
李大卫 的日志归档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