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女娲文化

潘世东 原创 | 2012-08-08 07:58 | 收藏 | 投票

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女娲文化

李泽民

女娲神话的文字记载首见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和《楚辞•天问》,而女娲补天的故事则记载于西汉时成书的《淮南子•览冥》。《山海经•大荒西经》:“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郭璞注:“或作女娲之腹。”又云:“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其腹化为此神。”《楚辞•天问》:“女娲有体,熟制匠之?”王逸注:“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淮南子•览冥》:“往古之时, 四极废, 九州裂, 天不兼覆, 地不周载, 火烂炎而不灭, 水浩洋而不息, 猛兽食颛民, 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断鳖足以立四极, 杀黑龙以济冀州, 积芦灰以止淫水。”意思是说“往古的时候, 四极废顿, 九州崩裂, 天不能全部覆盖, 地不能完全承载, 火蔓延而不熄灭, 水泛滥而不止息,猛兽吞食善良之民, 凶鸟抓取老弱之人。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截断大鳖之足来立起四极, 杀死黑龙以振济冀州, 堆积芦灰来阻止泛滥的洪水”。当代神话研究大家袁珂先生曾用通俗的语言形象生动地叙述过这则神话故事产生的环境和背景:代表光明的火神祝融和代表黑暗的水神共工打仗,被打败的共工一头向西方的不周山碰去。原来这不周山, 乃是一根擎天的柱子, 共工一碰, 柱断、天塌、地陷,天上露出些丑陋的大窟窿, 地面破裂形成纵一道横一道的黑黝黝的深坑。在这种大变动中, 山林起了猛烈燃烧的炎炎的大火, 洪水从地底喷涌出来, 波浪滔天, 使大地成了海洋。……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受到这样惨烈的灾祸, 痛心极了, 没法去惩罚那个死而复活的凶恶的捣乱者, 只得又辛辛苦苦地来修补天的残破。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拣选了许多五色石子, 架起一把火将它们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来把苍天上一个个丑陋的窟窿都填补好, 仔细看虽然还有一点儿不一样, 远看去也就和原来的光景差不多了。又怕补好的天空再坍塌, 便又杀了一只大乌龟, 斩下它的四只脚, 用来代替天柱, 竖立在大地的四方, 把人类头顶上的天空像帐蓬似的撑起来。这以后她又才去收拾一条在中原地方为恶已久的黑龙, 她杀了黑龙, 又赶走了各种猛兽、凶鸟, 使人类不再惧怕禽兽的祸患。然后她再把芦草烧成灰, 堆积加多, 堵塞住了滔天的洪水。这一场灾祸,总算给伟大的女祸一手平息,她的孩子们终于从死里逃生, 得到了拯救。

神话是把人神化的话语。神话不等于事实,却曲折地反映历史。因此,解读女娲补天神话,需要解开“天”、“石”、“神”、“地”四个谜,即女娲补天之“天”是什么?补天之“石”为何物?女娲是谁?补天之地在哪里?

一、房:女娲补天之“天”

女娲补天神话中的“天”是什么?《说文》:“天,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就是说“天,颠顶,即头顶。最高而无以上加的部位。由一、大会意”。与“地”相对的天空,在人们头顶上“至高无上”的地方。荀子曰:“天无实形,地之上至虚者皆天也”。古人形容天之极高,传说天有九重(层)。李白《望庐山瀑布》诗云:“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淮南子•地形训》说天有九个昆仑山那么高:“昆仑之邱,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著名科学史家江晓原先生据此计算的结果是九万里。“这是一个整齐的等比级数,公比为2,欲‘乃维上天’,须升昆仑山高度的8倍。而昆仑山的高度,《淮南子•地形训》中有‘其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之说,则‘天’之高约九万里。”对此, 俄国9位科学家乘气球作了一次详细的观测。他们发现,从地面往上8.5千米的天空, 天一直是“青天”;而到10.8千米的天空, 天成了暗青色;再往上, 超过18千米高空后, 由于空气稀薄光不发生散射, 天成了一片暗黑。此时, 日月星辰同辉。由此可见,真正的青天离地面的高度只有10千米左右。天是什么颜色?“天空”也称“青天”,是因为人从地球上仰望天空, 所见的是一片青蓝色。所以,民间有“包青天”、“青天大老爷”之类的说法。天既然有这么高, 女娲是无论怎样也“够”不着的。所以说, “女娲”补的“天”不是这里的“青天”,即不是自然之天,一定是另外的“天”。

女娲补天的“天”可能是“房屋”。房屋是人居住的地方。《说文》:“房,室在旁也。从户,方声”。就是说“房,房室在(正室的)两旁。从户,方声”。《说文》:“屋,居也。从尸;尸,所主也”。就是说,屋,人们居住的地方。从尸;尸,表示人为屋主。那么,房屋与天有什么关系呢?首先,天和房屋的形状相似。南北朝时期北朝鲜卑族民歌《敕勒歌》中有“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歌词,“穹”为隆起,指中间隆起的拱形;穹隆形容天的中央高而四周下垂的形状;穹庐,毡帐即所谓“蒙古包”。歌词意思是说“敕勒川的天空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的‘蒙古包’一般”。“天似穹庐”表达的是中国古代宇宙学说之一的“盖天说”。据《晋书•天文志》记载:盖天说“其言天似盖笠,地法覆槃,天地各中高外下。”按照这个宇宙图式,天地都是一个穹形,就如同心球穹,两个穹形的间距是八万里。北极是“盖笠”状的天穹的中央,日月星辰绕之旋转不息。其次,房屋上有些位置以“天”命名。房屋建在地上、天下,所谓顶天立地。它本身有些部位即以“天”名之。如屋顶上用以通风采光的窗称“天窗”;屋内栋梁下的顶棚板,古称承尘、藻井,俗称“天花板”;“天井”的本义是四周为山中间低洼之地,所以有把房屋内天花板称为“天井”的,有把宅院中房子和房子或房子和围墙所围成的露天空地称为“天井”的,在天井四周地上所挖的排水沟叫天井沟;还有的地方把搭在户外遮蔽风雨的竹木棚架称为“天棚”。再次,“补天”的真象是把房屋上的漏洞盖住。女娲补天,是因为“天漏”,雨多不止为“天漏”;因为“天花”,天上下雪为“天花”;因为“天笑”,天空闪电为“天笑”;因为“天漏”、“天花”、“天笑”即房屋漏雨、落雪、透风,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房不避风雨”,所以要“补天”。四是补天的补字,本义是把破了的衣服缝好。《说文》:“補,完衣也。从衣,甫声。”就是说,补(補)的意思是(修补)使衣服完好,从衣,甫声。桂馥《义证》引颜注《急就篇》:“修破谓之补”。诸葛亮《出师表》:“必能裨补阙漏。”〔唐〕杜甫《佳人》:“牵萝补茅屋”。房屋破了,出现了漏洞,人在屋内从漏洞可以看到天,所以要把漏洞盖住。盖住了漏洞,人在屋内就看不到天了。这就是所谓“补天”的真正含义。五是在民俗中遗留有“补天”踪影。如在陕西骊山周围的临潼、蓝田一带,群众在正月二十日过“补天补地”节,或称“女皇节”、“女蛙生日”。届时,人们或摊煎饼,或烙面饼,由家庭主妇把饼扔到房顶,名曰“补天”,于此隐约可见女娲补天乃补房的影子。

女祸那个时候的“天”即房屋的状况,正如《周易•系辞》所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 上栋下宇, 以待风雨, 盖取诸大壮。”意思是说,上古时的人居住在洞穴中,生活在野外,后世的圣人改用宫室,宫室上有栋梁,下有檐宇,以防御风雨,这大概取象于《大壮》卦。《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 茅茨不剪,采椽不斲〔zhuo〕”。就是尧为天下之王的时候, 用茅草覆盖房顶,而且没有把不齐的茅草剪齐;用木棍做房屋的椽子, 也没有砍削修理。如果我们把女娲视作母系氏族社会的部落首领,那么女娲所住的房屋当与西安半坡古人类居住的房屋差不多。考古学家记述西安半坡古人类居住的“房屋的建筑形式有好几种, 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有地面的, 也有半地下的;有大的, 也有小的。”圆形房屋“从结构上又可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在地面上盖起来的;另一种是从地面向下挖一个土坑, 再搭架盖起来的”,叫作“半地穴室。” 这两种圆形“房屋周围的墙壁是用草泥土筑成的, 墙壁中间立着好多根支持屋顶的木柱。屋顶是用一根根紧密排列着的木椽架起来的, 上面抹着一层厚约十五至二十五公分的草泥土。根据发掘出来的种种资料推断, ‘半地穴室’的屋顶应该是圆形或椭圆形的平顶, 周边有圆脊;在地面建筑起来的房子, 屋顶应该是尖锥形或者坟堆状。房屋的外形类似蒙古族人民所住的‘蒙古包’”。由此我们知道,这种“茅茨不剪”的简陋茅草房抵御风雨雷电袭击的能力很差,即这种“天”需要经常修补。至此,我们似乎想象得到,女娲补天是在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山洪暴发、柱倒屋塌之后的重建家园、再起炉灶的抢险救灾活动。同时,对“断鳖足以立四极” 也会有所理解:圆形、椭圆形、尖锥形、坟堆形的“蒙古包”式的屋顶是和鳖壳非常“形似”的,支撑房屋的木柱和“鳖足”也是类似的。这些文献记载和考古实物可以证明女娲补天就是修补破、漏的房屋。

二、瓦:女娲补天之“石”

女娲用什么补天?“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为什么女娲要炼石补天而不用其他什么东西补天?这可能源于远古人类对陨石雨的多次观察而得到的经验。他们看到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就认为天是石头做的。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吉林陨石雨。1976年3月8日下午3时许, 在中国东北吉林市郊区突然下了一场稀奇的“石头雨。”石头是什么?竟是来自天外的陨石。据查, 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陨石雨”。其所及的范围广达500平方公里左右。“雨”后,人们从现场找到100多块大大小小的陨石, 其中最大一块达1770公斤, 定名为“吉林一号陨石”。它比当年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国诺顿陨石还重68公斤,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大一块石陨石。这些陨石原是太阳系家族中一颗小行星的组成部分。这颗小行星的半径为220公里, 与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同龄”,已有46亿年的历史, 围绕着太阳公转, 在距今800万年前曾与其它天体碰撞, 成为一颗残星。这颗小小的残星原运行于木星、火星轨道之间, 因长期运行不停, 动能有限, 突然向地球方向靠拢。它大约以每秒15~18公里的相对速度, 顺着地球公转方向, 追上了地球, 强大的地球引力对它积极吸引, 导致它以大约16°15'的入射角向地球俯冲。这时, 由于它和稠密的地球大气发生剧烈的摩擦, 使它变成一颗大火球, 最后在离地面只有19公里处的吉林市郊上空发生爆炸。爆炸后,残体迅速以辐射状向四面散落,像天女散花一样,形成了这场世界上最壮丽的陨石雨。

    像天女散花一样的“陨石雨”可能光临过古庸国及其周边地区,至少这里的人们看见过“陨石雨”。竹山县与郧县交界,郧县又是郧阳府所在地。郧阳之“郧”有两个含义,一是地名,如郧县、郧国;二是陨落,陨石。作为地名的郧县、郧阳,很可能与陨石坠落即流星雨有关。在今郧县城关镇的郧阳广场的中心位置,放置着一块硬似金刚石、直径约2米、重达8.53吨的陨石。陨石原在郧县安阳镇一个名叫“星宿洼”的山洼内,村民称其为“星宿石”,公元2000年4月移置于此。星宿石的称谓和“星宿洼”的地名已经明确地告诉我们,这块陨石是从天上的星星上落下来的。我国发现陨石,远在石器时代。在文字记载中,有不少标有“落星”的地名,如“落星山”、“落星湖”等等。《史记•天官书》:“星坠至地,陨石也”。自古称陨石为“陨星”、“陨铁”、“坠星石”、“落星石”等。据王道德等学者的统计,到清末,历史上有记载的陨石降落有365次;到1991年,国内共收集陨石85处。这样看来,陨石原来所在地安阳镇位于县城之东、汉水之北,所以这块陨石至少从一个角度,提供了郧阳之“郧”的一种答案,同时也可以推测这里曾经下过一场很大的陨石雨。古人从陨石雨中看到,石头从天上掉下来, 说明天是石头做的;既然天破裂了,就要用石头来补。因此说“女娲补天”源自史前陨石撞击地球,是从陨石雨中受到启发而要以“石”补天。神话就是这样曲折地反映现实、蕴含历史的。

女娲炼石补天,还因为最初的房屋是“茅茨不剪”的茅草棚。这种草房是草苫(shan)泥垒的,房顶盖草,墙壁是树棍和泥、草混合在一起糊成的。而这样的房屋屋顶上盖的草容易被风刮走,唐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云“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所以在盖房的时候,很可能要用一些石片、石板把草压住。在草房漏雨时,很可能会用一些石片、石板把漏洞盖住,把“天”遮住,这就是所谓“补天”。同时,在秦巴山区还有很多与草房并存的石板房,竹山、竹溪又是盖房用板石(现在用于装饰)的集中产地。距竹山县不远、同在秦巴山区的“瓦板岩之乡”陕西紫阳县,自先秦时期就开始用板石挡风、盖屋顶,至今还完好的保存着很多古朴标致的板石民居。石板房屋是以石片铺设在屋面上起着瓦的作用,因此就称石板瓦,竹山民间称为“石瓦子”。石板瓦主要是民间建筑中有所应用,具体做法是将较为规整的小块薄石片有序地排列在建筑的屋面上。应用石板瓦的建筑也因此被称为石板房。石板瓦的材质不是石板而是天然板石,也称为板岩,板石和大理石、花岗岩、砂岩等一样,是天然石材的一种,其最大特点是具有天然的劈理,可以用手工或机械的方式将其劈分开,所以板石产品的外表都未经机械打磨,具有古朴自然的外表特点。这些草房上压草的和建石板房的石片、石板很可能就是最初的瓦——板瓦的前身。

板瓦是人类最初使用的瓦。板瓦是瓦的一种,瓦面较宽,弯曲的程度较小,但并非平板,而是带有弧度,由筒型陶坯四剖或六剖制成,即弧度为圆筒的四分之一或六分之一。覆盖屋顶用的一种大瓦,瓦面较宽,弯曲度较小,西周时已用于宫室建筑。考古发现的“瓦”,最早见于陕西歧山、扶风的西周文化遗址。“扶风县法门公社召陈村西周中晚期的宫室建筑,已发现八处……房屋顶部已用大量的瓦覆盖,现已发现的带有瓦钉、瓦环的板瓦、筒瓦及不同纹饰的瓦约有数十种之多。”“在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早期的遗址中,发现的瓦还比较少,可能只用于屋脊天沟和屋檐。到西周中晚期,从扶凤召陈遗址中发现的瓦的数量就比较多了,有的屋顶已全部铺瓦。瓦的质量也有所提高,并且出现了半瓦当。在这两处遗址中,还出土了铺地方砖。”但最早发现的瓦还不是最早的瓦。在陕西歧山、扶风的西周文化遗址发现“瓦”后,1986~2000年在河南郑州发现了商代板瓦。2000年河南中医学院家属院、1997年在郑州丝钉厂、1986年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工作站三地点出土的“板瓦”,发掘者认为“郑州商城发现的板瓦与西周以后的板瓦形制十分接近,“它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不仅用于覆盖宫殿建筑的屋面,而且还用于围护建筑的柱基等,显然已经脱离板瓦制作技术的起源阶段。”并指出:“板瓦使用的年代应当是二里岗上层一期”。但这还不是最早的“瓦”。到目前(2011年)为止,最早的“瓦”是2002年陶寺城址宫殿核心建筑区中晚期地层中出土的三块“板瓦状器物破片”,把我国板瓦使用的年代从3500年推至到4000年前。陶寺板瓦呈平板状,较后来的弧形瓦略显原始。造型呈独特的平行四边形,以穿钉固定、白灰浆腻缝,拼铺起来较牢固。从考古学家的描述中,我们清楚地看到,陶寺板瓦形制呈平行四边形的平板状形制,而周秦时期板瓦呈长方形弓背状形制,二者的差别非常明显。这说明瓦在最初就是平板状,后来随着房屋高度的升高和房顶坡度的增大,瓦的弧度也随之加大。另一方面,陶寺平板状板瓦和天然石板、石片的差别仅在于它是人造的即人工烧制的,这就表明它是最早的“人造石”,同时说明我们前述远古先民最初是用石板、石片作“瓦”盖“漏”补天的说法是言之有据的。

砖瓦的发明,是人类建筑史上一个巨大的进步,使房屋变草苫(shan)泥垒为砖木构筑,让人类的居住条件产生了质的飞跃。先秦典籍中并没有“砖”这个称谓,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有“瓦”而无“砖”字。瓦,《说文》:“瓦,土器已烧成者之总名。象形。凡瓦之属皆瓦。”就是说,瓦,用泥土作成的、已通过烧制的器皿的总称。象形。大凡瓦的部属都从瓦。土器,《段注》:“凡土器,未烧之素皆谓之坯,已烧皆谓之瓦”。“砖”本作“甎”,“砖”为“甎”的俗字,最早见于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篇》:“已启求扬都,欲营迁厝,蒙诏赐银百两,已于扬州小郊北地烧砖。”砖,古又称“甓(pi)”、“瓴(ling)”、“瓴甑(zeng)”、“瓴甓”、“令甓(pi)”、“令辟”。甓,《诗•陈风•防有鹊巢》;“中唐有甓”。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甓为砖”。《尔雅•释宫》:“瓴甑谓之甓。”郭璞注:“甓砖也。今江东呼瓴甓。” 瓴,本义为盛水的瓶子,瓴甋(di)为砖。可见,被称作“砖”的“甓(pi)”、“瓴(ling)”、“瓴甑(zeng)”、“瓴甓”、“令甓(pi)”字中都有一个“瓦”字,这说明在最开始的时候,砖瓦不分,砖是瓦,瓦是砖,或者说砖是瓦之一种或“同族”。

既然说女娲补天之“石”,先是盖“漏”遮“天”的石板、石片,后有陶寺平板状板瓦,那么“女娲炼五色石”又作何理解呢?炼,《说文》:“煉,铄治金也。从火,柬声”。就是说,煉的意思是销熔并纯净金属。“女娲炼五色石”不是把五种颜色的石头烧炼成溶液,而是用火烧土炼制砖瓦——人造石。天的颜色,古人一般用“青、苍、碧、玄”来描述。天是“青天”,如“包青天”、“青天大老爷”;天是“碧落”,“上穷碧落下黄泉”;天是“苍昊”,“天苍苍,野茫茫”;天玄地黄, 玄也是青义。如果用“五种颜色的石头烧炼成溶液”来“补”青天、蓝天,那“青天”上岂不会出现“花”补丁?而且,石头是自然形成、历劫千古、质坚异常,为什么还要炼?古代有人说女娲石是一种红色的岩石。《太平御览》卷五二引《王歆之南康记》:“归美山山石红丹,赫若采绘,峨峨秀上,切霄邻景,名曰女娲石。大风雨后,天澄气静,闻弦管声。”这里说的女娲石是红色且敲击会发声的石片。《红楼梦》以女娲补天的故事开头,其第一回写道:“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五千六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 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点评说,《红楼梦》中大石为女娲所炼,遗而未用,弃于青埂峰下。首先点出一个“青”色。此石正方形,高径为直径一半,恰为一块巨型方砖,而非石之自然形体。可知这是烧制规格,明确的人造石。由此可见,贾宝玉, 不仅不是宝玉, 而且连假玉也够不上,甚至连真石也不是,只是一块假石头。所以,女娲炼石就是人工造石,即烧制陶件、陶器。

烧制陶瓷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经人工高温将粘土还原成“岩石”。“神农耕而陶”(《世本》)。“古者舜耕历山, 陶河濒,渔雷泽”(《墨子•尚贤》)。 一般认为,陶器是随着史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定居生活而出现的。我国现存最早的陶器残片出土于南方地区的一些洞穴居住的遗址中,据碳-14测定,其年代距今约9000~10000年左右。原始先民最先采用的制陶技术,极有可能是烧制用手捏塑的小物件、小器皿,这样的小件制品即使在最简陋的烧造条件下,也不乏烧成的机会。烧制陶器所用的原料粘土是地壳表层的岩石风化分解而成,属于含水铝硅酸盐矿物,粘土的主要成份是硅和铝的氧化物(二氧化硫、三氧化二铝),此外还有铁和钾、钠、镁、钙、钛的氧化物。因为这八种元素占地壳总量的97.13%,其他元素只占2.87%,所以,这八种元素又称造岩元素。这八种元素也是烧制陶瓷经常涉及的元素,所以烧制陶瓷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经人工高温将粘土还原成“岩石”。这八种元素中,铝、硅成分是陶瓷的骨架材料,其余钾钠镁钙碱土金属氧化物属于易熔和助熔材料。铁钛氧化物在烧制白陶和白瓷时起呈色作用,含量愈多则呈色愈深。我国著名的宜兴紫砂器就是用一种名为紫金土的粘土烧成,其氧化铁含量在10%左右。大气各种成分的含量一般是稳定的,但在陶窑内点火燃烧后,在窑炉内部形成一个与外界不同的空气部分,一般称为气氛。在不同的气氛中,陶坯中所含的铁有不同的呈色,在氧化气氛中呈铁锈黄或红色,因陶土中氧化铁(三氧化二铁)含量多少而有深浅不同的呈色;在还原气氛中呈灰黑色。在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陶器多为红陶,晚期迄于商周,多为灰陶。所以那个时代的陶器就其外观区分为红陶系、灰陶系、黑陶系、白陶系、硬陶系等。

由上述可知,“女娲炼五色石”不应解释为“把五种颜色的石头烧炼成溶液”,而应理解为“女娲炼出或烧成五色石”,而真正的“五色石”很可能是新石器时代已广泛使用的彩陶。冯先铭主编《中国古陶瓷图典》说:“彩陶是装饰着彩绘图案的陶器是我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一种精美陶器。主要特征是在陶胎上描画红黑赭白等色的彩绘,经过压磨,然后用火烧结,作为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人们的日常用具。中国北方生产彩陶最早的是距今约7000年的河北磁山文化,南方最早的是浙江河姆渡文化。”“新石器时代彩陶生产遍布各地,比较著名的,”“长江中上游地区有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青龙泉三期文化”。这三种文化遗存在今十堰市都有发现,而“青龙泉文化”遗址就在郧县安阳镇。

三、人:女娲补天之“神”

“女娲,古神女而帝者”,女娲是古代的神女而且当过帝王的人。《康熙字典》释“娲”引《说文》:古神圣女, 化万物者也。《史记•五帝记》:女娲炼五色石补天。从山西陶寺发现夏商时期板瓦,到河南郑州发现商代板瓦,再到陕西歧山、扶风的西周板瓦,这段历程充分说明,商、夏乃至更早的时代,已经有人用瓦盖屋了。《博物志》云:“桀作瓦室。今以覆屋者也。”《说文》“瓦条”段注云:“《古史考》曰:‘夏时昆吾氏作瓦。’按有虞氏上陶,瓦之不起子夏时可知也。”以往缺乏考古证据,或不认识西周以前的陶瓦,因而我们不敢相信夏代有瓦,更不敢想像新石器时代晚期有瓦。但如今,已有学者指出河南郑州商城出土过二里岗上层时期的绳纹板瓦,如果陶寺文化陶瓦判定无误,那么夏商时期有瓦则更恐非无稽之谈。所以,我们把“女娲”解读为“女瓦”即旧新石器时代之交发明盖房之瓦的母系氏族的一位部落首领,也应当不是牵强附会。

女娲是被神化了的人。瓦字音wa,十分独特,很少同音字,可能是因为女娲所造而得名。那么,“女娲”或可称“女娃”乃至“女瓦”。语言学家萧启宏释“瓦”字:瓦字是个象形字,像两片瓦扣在一起,一片压住一片。瓦字与“挖”字通音,要制瓦必先挖泥,挖出泥来,用水调和,制成瓦形,凉干,烧制成瓦。“挖泥”制瓦与“抟土”造人的共同之点在使用了“泥土”,成为烧土成石(陶)的根据。周汝昌先生考证女娲之“娲”字说,女娲抟土造人, 是说人是她用泥土做的。《诗经》记载,古时生男孩,“载之弄璋”;生了女孩,“载之弄瓦”。所以,古代有生女是“‘弄瓦’之喜”的说法。弄璋,是给男孩字一块美玉为玩物;弄瓦, 是给女孩子一块瓦片为玩物。这种习俗至今仍在古庸国范围内的竹溪县存在,而“竹溪县,周属庸国。西汉置为武陵县,东汉省武陵入上庸(今竹山县),三国魏复置。”“诞生日:婴儿生三日,煎艾蒿、苍蒲水洗浴,谓之‘洗三’。舅家祝贺,称‘送汤’、‘做满月’。周岁时谓之做‘满岁’。男孩称‘弄璋之喜’,女孩称‘弄瓦之喜’,此俗至今尤兴”。民俗中的女孩弄瓦,使人联想到“女瓦”,进而想到女娲,同时看到古人视璋为玉、视瓦为石——人造石。

四、庸:女娲补天之“地”

女娲补天之地,全国有很多处。据说全国249个地方相传有女娲活动遗迹,有13个县市声称是女娲文化发源地,且每年举行公祭活动,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甘肃天水、河南周口、陕西平利、吉林四平等地。与竹山距离最近者,如陕西平利县有女娲山,山上有唐代修建的女娲庙;今竹山县与竹溪县交界,竹溪于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设县,此前至秦朝一直是上庸县属地,西周为庸国属地;自竹溪县城西去30公里,到与陕西省平利县为界的关垭子,且竹溪县与平利、镇平两县边界线长120公里;竹山县在竹溪建县之前与平利交界,同在秦岭南麓,同属上庸古国。远者如地处秦岭北麓的陕西骊山,女娲在骊山号称“骊山老母”,并有“老母殿”为人祭祀;更远者如河南省西北部的王屋山等地方。

那么,竹山县是否女娲补天之地?回答应当是基本肯定的。首先,庸字含义表明古庸国与城墙、房屋、砖瓦有关。“庸”,《说文》释为“用”,但它释“墉”为“城垣”。《说文》:“墉,城垣也。从土,庸声”。就是说,墉,城墙。从土,庸声。墉与郭(城郭)同源。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解“墉”字:“象古代穴居有台阶旁出,台阶上並有覆盖之形”,“穴旁有台阶以供出入,为免雨水下注,其上必有覆盖。”李乐毅《汉字演变字典》 解释“庸”字的意思是“城”或“城墙”。《诗•大雅•崧高》:“以作尔庸”。甲骨文“庸”字原形很像一座城:中间的方形是城;两头各有一座城楼相对。这些解释间接地表明了砖瓦与城墙、城楼的关系:城墙要砖石垒砌,城楼需砖瓦覆盖,而砖瓦与女娲是联系在一起的。其次,文献记载说明女娲在古庸国补天为言之有据。《康熙字典》:“女娲山在郧阳竹山县西。相传炼石补天处。王象之诗:女娲山下少人行, 涧谷云深一鸟呜。”《康熙字典》为清圣祖(玄烨)于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命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编撰的,前后经过六年,至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成书。《康熙字典》的根据可能是明朝万历十八年(1590年)刻版印行的《郧台志》:竹山县“女娲山:县西五十里,俗传女娲补天处。”《郧台志》的根据可能是〔五代•蜀〕杜光庭《录异记》:“房州上庸界有伏羲、女娲庙”。 第三,考古实物证明女娲在古庸国发明瓦很有可能。竹山县与郧县交界。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在《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中专门讲到郧县青龙泉遗址出土的陶器。“距今五千年至四千年的后期,存在于‘湖北龙山文化’或称‘石家河类型’,这主要指鄂西北地区的青龙泉遗址,这处遗址的上层所含斝、鼎、釜等器类的形制变化中,可以看出它同‘楚氏鬲’有渊源关系。”华中科技大学张良皋先生说,鬲是一种三足器,以其空腹足为特色, 巧思绝伦, 充分利用火力, 大大节省燃料, 促进了陶器文化。鬲、瓦同为陶器,而鬲的结构比瓦复杂得多,女娲在古庸国发明瓦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由此看来,女娲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祖先之一,曾经到过许多地方,古庸国所在地的竹山县是她老人家留下足迹的地方之一。

总之,女娲是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杰出首领,炼石补天的神话曲折反映了女娲以土烧砖瓦、筑(补)房屋、避风雨的重大创造实践活动,她很可能在地处古庸国的湖北竹山县宝丰镇一带开办过手工作坊式的砖瓦场。

原十堰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李泽民

个人简介
潘世东,二级教授、十堰市政协副主席、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十堰市委主委、汉江师范学院校领导、《汉江师范学院学报》主编、汉江师范学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北省跨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湖北…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