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怎样的诗歌

田德邦 原创 | 2012-09-16 21:42 | 收藏 | 投票

  我们需要怎样的诗歌

  

  田德邦

  

  “诗言志”,“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这是最传统和经典的诗观。它从内容和形式上阐述了诗歌的特点和要求。无论新诗写作还是旧诗写作,我们一直都秉承着这种观点。

  从新文化运动开始,在近百年的历史中,诗歌在表现形式和创作内容上都经历了太多的分化和演变。尤其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许多传统观点遭到冲击或者颠覆。各种探索不止,流派层出不穷。直到现在,由于认识不同、理念不同、审美标准不同等因素,诗歌创作以及诗歌评论仍然处于“各打各的鼓,各划各的船”的状态。

  我以为,无论写什么,无论采取何种表现手法,都应该注重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注重面向大众。

  目前诗歌的问题,也可以大致概括为这两个方面。

  首先是内容问题。主要表现为思想贫乏。如果从诗歌的传播过程来看,诗歌的感染力在于能够引起读者共鸣。如果一首诗歌不能调动读者情绪,不能让读者愉悦,不能让读者获取或者产生思想,这样的诗歌,即使在艺术上是完美的,但从整体上看,都是不可取的。

  其次是表现手法问题。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那些没有思想内涵的作品,多是沉溺于玩弄表达技巧的诗歌,普遍是不受大众欢迎的。这样的诗歌,总是越写越晦涩,不仅读者不懂,就是诗人、诗评家也多数时候靠“猜”。目前,不少人陷于这种极端的诗歌表现形式不能自拔,有时还为似懂非懂地解读了几个句子和段落而乐淘淘。这样的诗歌只是小圈子里的游戏而已,是远离大众,远离诗歌本质特征的。

  我所喜爱和追求的诗歌,除了传统要求的真善美之外,更注重“灵气”二字。诗歌让人觉得是最高的文学样式,我想主要还是它的“灵气”。人们从诗歌中获取精神营养,从诗歌中获得语言快感,既需要诗歌内容的灵气,也需要诗歌语言形式的灵气。这些诗歌的“灵气”,是生活的积累,是感情的积蓄,是语言的提炼和技巧的体现,是通过诗人发酵之后产生的艺术灵动之气。从这个角度来看,诗歌很难高产。作为真正的诗歌,它的传播过程是顺畅的,范围是广泛的,流传是深远的,感染力是实在而且强大的。

  (这是按照500字左右的要求,所写的关于自己的诗观)

个人简介
田德邦,湖北作家协会会员。1984年起在省级报刊上发表作品。三十多年来,有小说、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文艺评论等文体作品相继在海内外报刊上发表。作品曾入选《台湾文学年鉴》,出版有散文随笔、时评杂文著作2部,著有长篇…
每日关注 更多
田德邦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