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密与“《人性论》摘要”

赵峰 原创 | 2013-01-20 12:43 | 收藏 | 投票

 斯密与“《人性论》摘要”

     1740年3月4日大卫·休谟给格拉斯哥大学的哈奇森教授写了一封信,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我的出版商已经把我的书寄给了斯密先生,我想连同您的书信在内,他已经一起收到了吧。我还不知道他对那篇摘要是怎样处理的。也许您知道吧。我已经把他在伦敦付印了……”信中所说的“斯密”是谁?“摘要”是怎么回事?

     约翰·雷在《亚当·斯密传》中的解释是,休谟出版《人性论》的时候,斯密正在哈奇森的班里学习。作为课堂练习,哈奇森布置斯密写了一篇休谟《人性论》的摘要。哈奇森和欣赏斯密的作品,他又与休谟相熟,于是将摘要转给休谟欣赏。休谟也很欣赏斯密,于是赠送一本《人性论》给他。

约翰·雷的这段文字同时在褒扬三个人:斯密的天才,哈奇森的识才,休谟的爱才。但是,也许因为他崇拜斯密,热爱斯密,这样的佳话似乎过分美化了。仅仅从上述那一段文字就演绎出这样一个完整的故事,确实有些牵强。比如,信中所说哈奇森的书信是怎么回事儿?如果信中所说“斯密先生”就是亚当·斯密,为什么休谟要将哈奇森的书信连同他的书一起寄给他?

后世的斯密的研究者对这段佳话的怀疑集中在这样一个问题上——以哈奇森和休谟在学术界及社会上的影响,他们怎么可能如此重视一个十六七岁的学生写的一篇文字?

对这个问题我倒是觉得不是问题。哈奇森作为老师,作为一个对学生负责,关心学生成长的好老师,欣赏学生的习作甚至向外推荐,属于正常的事情。何况,斯密确实有才,而且哈奇森确实负责任并且欣赏斯密。还有,当时的格拉斯哥大学只有学生二三百人,所以即使是作为著名哲学家的老师关心一个有才华的学生也算合情合理。如果哈奇森向休谟推荐斯密,休谟欣赏斯密也属正常。一方面,休谟是一个热心快肠的人,胸怀坦荡而乐于助人;另一方面,休谟本身就是一个少年天才,他写作《人性论》的时候也不过二十多岁。所以他大概不会因为斯密不到二十岁就看不上他的习作。再说,十八世纪的思想学术界可能是一个很小的圈子,处于这个圈子中的人们相互了解,对圈子内发生的大事小情比较关心,前辈对后辈的提携也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比如,斯密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出版后,就引起思想学术界的关注,政治学家埃德蒙·伯克,历史学家吉本,哲学家休谟都来信祝贺,这一事件还引起了殖民大臣查尔斯·汤申德的浓厚兴趣。斯密陪伴巴克勒公爵到欧洲大陆游学期间,就与一大群著名学者有过交往,有爱尔维修、杜尔格、魁奈、伏尔泰等等。而且,前辈关心后辈的成长也是正常的事情,斯密的书信中,就有很多为年轻人的进阶写给政府高官及学界名流的推荐信。

不过,约翰·雷关于斯密的“《人性论》摘要”的佳话终究只是一个故事。很有意思的是,揭示出事实真相的是伟大的凯恩斯。据雅各布·瓦伊纳的《约翰·雷<亚当·斯密传>导读》中说,因为对约翰·雷这段佳话的怀疑,凯恩斯和斯拉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找到了那篇“摘要”的复本,发现它原来是休谟亲自为自己的《人性论》写的。信中的“斯密先生”是都伯林的出版商约翰·斯密,与哈奇森相熟。休谟希望约翰·斯密帮助他在都伯林出版《人性论》修订版。哈奇森给休谟写了介绍信,然后休谟在通过他在伦敦的出版商将书籍和介绍信一起寄给都伯林的“斯密先生”。事情就是这样,约翰·雷同时美化斯密、哈奇森和休谟的那个故事只是一个虚构。

作为现代经济学的创始人同时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得到后人的高度尊重。其表现之一就是亚当·斯密是被后世立传最多的名人之一。约翰·雷的《亚当·斯密传》被认为是诸多斯密传记中最成功的一部。但是,约翰·雷的写作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瓦伊纳说,约翰·雷在引用历史材料时不够精确和严谨,经常用主观推测代替真实材料,把传闻当成事实。“当历史材料不足以使整个情节连贯或者令人信服的时候,他便开始天马行空般地进行推测,根据很少一点线索主观臆断,甚至捕风捉影。”(约翰·雷:《亚当·斯密传》,商务印书馆,2008,P349)上述关于斯密为休谟的《人性论》写摘要的故事就是这样杜撰出来的。

     也许因为约翰·雷过于崇拜斯密,过于热爱斯密,所以才竭力美化他,抬高他,把他塑造成一个“高大全”的形象。比如为了强调斯密在经济学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约翰·雷竭力将斯密塑造成是一个独立完成经济学体系构建的超人,努力撇清他与重农学派的关系,并对他指控别人“剽窃”他的自由贸易理论或者分工理论的不当举措进行辩护,加以掩饰;比如为了将斯密塑造成一个完人,约翰·雷竭力强调斯密不仅有着超凡的学术能力,还有着一流的行政能力,他在格拉斯哥大学期间似乎一度成为学校实际主管,而且办事高效,井井有条;为了使一生独身的斯密的生活不至于那么单调乏味,约翰·雷甚至捕风捉影地为斯密构想出了一段“爱情”;为了突出斯密在历史发展中的卓越贡献,约翰·雷竭力将他与瓦特扯到一起,费尽心机想表明斯密对瓦特的研究工作的帮助;……

     客观性和真实性是传记作品生命力之所在。尽管约翰·雷的这部著作因为内容详尽文笔优美而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斯密传记,但客观性和真实性的欠缺还是对其价值产生了不良影响。      

个人简介
没有经过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的。 ——苏格拉底
每日关注 更多
赵峰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