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乡镇“集”的变迁

潘世东 原创 | 2013-01-21 11:00 | 收藏 | 投票

 安康乡镇“集”的变迁

 

王国强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经济日趋繁荣,林立的高楼,各类繁华而气派的商业广场、超市,每天吸引着众多的市民前往挑选货物,购买生活用品,显示了现代都市生活的繁忙景象,反映出市场经济生活中商品交易的热烈而有序的情形。但是,在远离城市的一些比较偏远的乡镇,由于交通不便,农业经济为当地的主要经济形式,便保留着一种近乎原始状态的、古老的商品交易场所——集。
一、“集”的起源
“集”是农村的一种传统的贸易活动形式,最初的集市是在私有制产生以后出现的。某些私有者生产财富过剩,便将剩余的物品与他人进行交换,这种以物易物的交换随着频率的增加,就须双方约定一个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以方便交易,这就是“集”的发轫。当参与交易的人员增加,货物品种丰富,以及货币出现以后,“集”便在农业经济的繁荣过程中遍布各地。在我国,南方称“集”为“墟”或“场”,中原及黄河以北地区称“集”、“市”或“集市”。《易·系辞下》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物,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可见“集”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很盛行了。
“集”所固定的场所由于商业活动频繁,需要相应的饮食、服务行业来支持其集市活动,便有人在周边搭棚建房,长期居住,成为专业的经营者。农村、乡镇的治辖中心也由此而生,逐渐发展为农村较为繁华的城镇,现在一些大中城市就是由最初的“集”发展而来的。可以说,没有“集”,就没有历史上的城镇,也就无所谓城市化,“集”对人类历史的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集”的活动形式
由大家约定一个具体的日子举行“集”的活动,被称为“集日”。这个集日以农历计,分为逢“一”、逢“五”;或“三、六、九”,或“一、四、七”日;再就是单双日隔日集,视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而定。这样划分的好处是,在一个大的区域内,专门从事商品交易的商贩们可在一个月内多次赶集,而且又方便了不同商品需求的群众。
经集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约定的第一个集日,叫做“启集”。通常连续三天举行启集活动。启集前要组织货源、划分摊点位置、树立标牌、四处张贴宣传广告、请文艺团体演出、祭祀神灵,热闹非凡,被当地民众视为盛大的节日。
“集”的规模大小根据商品是否齐全,赶集人数多少而定为大集、中集、小集三种基本形式。另有一种“集”被称为“会”或“山”,每年举办一次或两次,集中某一种商品进行交易,象安康恒口每年二月二日的“会”,专门交易耕牛;山东日照市的“春山”、“秋山”,在每年的二月和十月举行,是全省性的大宗商品交易,现代的商品交易会便是由此发展而来的。另外还有一种“集”,只设蔬菜鱼肉市场,赶集的人匆匆而来,交易完即走,类似现在城市的自由市场,被形象地称为“露水集”。
三、“集”交易的商品内容
“集”交易的商品分为常销货、季节货和节日货。常销货又叫“大路货”,如日用百货、副食品、粮食、生产工具等。常年摆摊、集集畅销。季节货是根据人们在不同季节的需要而上市的货物,如夏季来临,蒲扇、凉席、竹枕、蚊香等商品,换季之后,这些货物便无踪影。节日货只有到了某个节日前十几天才出现,如端阳节前的苍蒲、艾蒿、棕叶、雄黄;清明节前的冥币、纸吊等,节日一过,再也不见。
农村“集”交易的大部分产品都是农户自己生产的农副特产,如粮食、蔬菜、肉食品、林特产品、手工制品、农用及家用器具等。农民们通过交易,换取货币,再购置自家需要的诸如布匹、油盐、日常生活用品、籽种、农具、农药等。随着经济的发展,集市货物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高档的家用电器、农具、农业机械也出现在集市交易的商品之列,反映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过去,人们赶集是肩挑手提牲口驮,负重有限,现在人们有了自行车、摩托车、拖拉机,甚至汽车,使集市上的商品数量多,种类繁,商品交易额大幅度提高。
人们把到集市参与交易活动称为“赶集”或“赶场”。在这种交际活动中,大家常借赶集之便,走亲、访友、串门,加强人际沟通。有的人将赶集当做一种乐趣,赶集什么也不卖,什么也不买,只是逛一逛,饱饱眼福,开开心,叫“赶闲集”。
四、“集”的衰落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安康市汉滨区的五十余个乡镇,除了城关之外,各处都有固定的“集”。现在各乡镇大都存在着只进行肉食蔬菜交易的露水集,太阳出来即摆摊设点,开始交易,到中午十二点以前就收摊走人。只有地处偏远的叶坪、大河、茨沟、洪山等少数乡镇还有集的活动,为何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集”就这样快的衰落了呢?通过调查分析,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交通条件的改善
“集”是方便周边群众而建立起来的农村贸易场所,农村居民走上一两个小时的路程,即可进行商品交易,满足他们消费的需要。现在火车、汽车、家用机动车等交通工具逐渐发达;改革开放以来,各乡镇之间与中心城市的公路连通成网,且都是柏油等级路面,乘机动车辆随时都可以到中心城镇购物,不用再搬着指头计算“集”的日子,再安排自家的生计消费;商贩们也利用现代交通工具四处自由经商,多处增设商业网点,“集”的作用不断减弱。
2
、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集市上用来贸易的商品,大部分是农副特产或手工制品,大都做工不精,显得土气,而且种类有限,十分单调。农村经过社会改革之后,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变化,温饱问题初步得到解决。他们不再像过去一样实行自给自足的消费形式,而是追求生活享受的多样化和高品质。这样,集市的商品特性显然不能满足他的生活需求,到中心城镇购物就成为他们的主要消费形式,农村赶集的人员自然就大量减少。
3
、城市居民对农副产品需求量增大
偏僻山乡出产的农副产品虽然大多是天然形成或略事加工的,但却是真正的无公害绿色产品。城市居民在饱受了附着有农药、化学添加剂之类的粮食、蔬菜、禽蛋等食品的危害之后,对偏远山区的天然、绿色的农副产品大加青睐,这类产品随势价格增长,奔向城市,一方面造成了集市产品大量流向中心城镇,另一方面又丰富了城市贸易市场的品类,使城市商业交易活动更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反过来又对农村“集”的商品交易产生较大的冲击力,使之更加萎缩。
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是市场调节下的自由经济。除以上三个原因之外,在大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商品生产和交易的形式越来越多,价格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规模化或集团化生产的商品,不但制作精美,而且价格低廉;农副产品因各种附加费用的投入而成本升高,但在市场上价格却难有大幅增涨,致使这类产品生产趋于低落,影响了农村居民参与“集”的活动的积极性。这些,就是造成“集”的衰落的真正原因,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集”的衰落并非是一件坏事,它恰好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城乡之间差距的缩小,也表现出社会发展要走向城市化的历史必然。像安康的恒口镇过去是陕西四大名镇之一,“集”的规模和场面十分宏大,可谓商贾云集,货物齐备。但现在建起了几条商业街,其规模比一些小县城还大,人们购物消费十分便捷,年轻一点的人几乎不知道这里在几十年前竟然是陕南的一大名“集”。
五、大河镇“集”的考察
为了具体了解“集”详尽情况,三月中旬,我带着几位学生来到汉滨区大河镇进行实地考察,亲眼目睹了“集”的商品交易活动。
大河镇地处安康城区西南方向,位于巴山深处,距中心城市100余华里,相对偏远。这里因山高林密,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加之经济发展滞后,农业、林业等主要产业处于粗放型生产阶段,“集”是这里山民进行货物交易的主要形式,因而是汉滨区目前仍然有集市的少数乡镇之一。
这一天是双日,恰好是集日。大河镇是一个古韵味非常浓厚的小镇,小镇依山而建,傍河而立;一条中心街道,宽不逾三米;街道两旁大都是青砖黑瓦的平房,古色古香。各家以条板作门,取下条板便是一间间小店铺。这里家家户户是商家,男女老少皆贾人。杂货陈列、土产丰富、各有特色。逢集日,各家各户打开店铺,搭上铺板,摆开货物,一条街便五颜六色,琳琅满目。
清晨7时余,大部分赶集的山民还在崎岖的山路上紧走慢赶,路近的或捷足者手提肩挑,步入集市,当地的一些土特产也渐入眼帘:
——这是当地村民用一双巧手编织出的草鞋。这种草鞋用龙须草做成。它轻巧舒适,透气耐磨,是涉水登山的理想鞋履,也是陕南山区独有的特产。
——几把被称为“旱烟”的烟叶。它是农家自制的烟草。用刀切碎后放入烟袋中或用纸卷起来吸食,口劲大,味道足,是现代香烟的古旧形式。在都市中十分罕见,只有在偏远的乡村才能见到它的尊容。
——街北有一家小店,小店的主人是一位在大河镇生活了十几年的外地人,来自四川。店主人能制作一种特殊的饼子,俗名“旋旋馍”,中心低、四周高,中间凹进去的表面有焦黄的芝麻,香酥可口。
——一些手工锻打的铁制品摆放在路边,这些锄、镐、耙、镰、刀、斧等铁制工具做工虽不精巧,但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不能缺少的物什,为农村集市的常销货。
——这位山民从十几里路外的村寨赶来,卖掉了担来的木柴,正在选购一个瓦罐,准备回家。
——一堆柴禾、一只水桶、一个木凳,蜂窝煤炉上的铝锅烧着热水,这是干什么用的呢?原来,这是偏远集市上才能见到的一套简易的理发行头。
六、结束语
不论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不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有人的活动,都会有人们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方式。长期以来,就具有了固定的文化习惯和风俗约定,而这些便形成了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集”是乡村民众为生活、生产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经济贸易形式,在漫长的农业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曾经起到促进农村经济、保障农民生活、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巨大作用。其经济性、民俗性、文化性等方面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内容。期待着更多的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能抽出时间,到乡村去,探寻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源,关注农民、关注农村、体验民生百态,丰富人生阅历。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中学)

 

个人简介
潘世东,二级教授、十堰市政协副主席、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十堰市委主委、汉江师范学院校领导、《汉江师范学院学报》主编、汉江师范学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北省跨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湖北…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