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新儒家的秘密
唐朝,大家都知道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之一,也是中国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但是,唐朝文化的特点是什么呢?我们看儒家也好、道家也好,我们能数得出来多少像样的、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和事件?不多啊!在整个大唐盛世,作为中国本土文化的儒家和道家,显得并不是那么辉煌啊!那么,真正支撑起唐朝文化辉煌的代表是谁呢?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是佛教。当时,大乘佛教的八大宗派,都在唐朝开花结果,形成了文化上的整体强势。
我们看唐代儒、道两家的人物,哪一位可以与玄奘大师相媲美?哪一位可以与六祖慧能大师相媲美?没有啊!更何况继他们之后,禅宗一花开五叶,像石头、马祖、百丈、南泉、赵州、德山、洞山、雪峰这些禅门大宗师,真是层出不穷,就像群星闪耀在唐朝的历史星空上。
那时候,佛教大乘的八大宗派,在中华大地上生机勃勃、遍地开花。整个帝都长安,那时号称是“家家念弥陀,户户拜观音”。我们看世界佛教史,可以说玄奘大师回国,标志着中国人结束了向印度人学习佛法的历史;而到禅宗的兴起,尤其是慧能大师的横空出世,使此后世界佛教的中心,就从印度转到了中国。从此之后,禅宗一花开五叶,在中华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蔓延,以其蓬勃的生机、恢弘的气势、直透人心的力量,成为了世界佛教史上的主流。印度佛教的核心精神就像一粒种籽,被移植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里,从而开出了这么一朵灿烂夺目的奇葩,并且化成了这片丰厚的文化土壤的一部分。
所以,唐代的禅宗可以说占据了当时中国文化的半壁江山。不要说儒家、道家的实际情形,就是大乘佛教的其他宗派,也无法与一枝独秀的禅宗相提并论。经过了唐末五代的乱世,其他佛教宗派受到了致命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但是,禅宗以其直指人心的力量、不立文字的超脱、任运随缘的处世态度,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所以,从唐末到两宋,禅宗一直以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活跃在中华的大江南北。
宋代之后,由北宋诸子所举倡的新儒学兴起,看起来似乎使儒家学问重振山河,回到了中国文化主流的地位,并一直保持到今天。但实际上,禅宗作为最重要的支撑性力量,仍一直在中华文化的内部运行机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什么新儒学的兴起,能够迅速改变唐代以来的文化局面呢?为什么新儒学能够一直影响到今天,乃至于影响了东亚文化的大格局呢?我们学习了东亚文化史就知道,像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亚洲国家,都深受宋代以后的新儒学影响。尤其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使日本一举成为亚洲最强盛的现代国家。大家要知道啊,日本“明治维新”最重要的推动者们,无一不是新儒学的忠实信徒。
那么,为什么新儒学有这么大的能量?今天的新儒学甚至在欧美也形成了一股很重要的文化潮流,为什么能够如此?我告诉大家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吧,因为宋代的新儒家们,个个都是参禅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