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阴看陕南文化积淀特点(二)

潘世东 原创 | 2013-01-27 16:05 | 收藏 | 投票

 从汉阴看陕南文化积淀特点()

 

李家成

 

生活习俗   兼收并蓄
汉阴南北交融的民俗风情,决定了它兼收并蓄的生活习俗。其语言体系、居住习俗、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待客礼仪多样化,又具独特性,反映着道德伦理和民俗乡情,及移民的乡土气息。汉阴总属西南官话区,与川音近。但与近邻的安康市汉滨区,语言却不同,前者是以川语为基调的“平音”,后者与秦腔接近。本县范围内,双乳、蒲溪、涧池、平梁、南山、北山人语言又略不同。田禾沟等地聚集的湖南移民,至今仍保留着浓重的湘音,湘语文白异读明显。各个移民家庭,称谓和乡谈俚语又各不相同,如湖南长沙移民把爷叫公,把叔父叫达达,把婶叫娘娘,湖北黄岗移民把爸叫父,把妈叫妲,把婆叫勒,广东移民有的把母叫麦,把男孩叫伢儿,把女孩叫买姬,把新媳妇叫花布妮子,江南移民把父叫爷(音伢),把祖父叫爹,北部移民称父为大,呼母为妈,叫伯父为贝,表现了较强的兼容性。汉阴古民居有岩洞、窝棚、毛草房、干栏房(即楼上居人,楼下养畜)、吊脚楼(多为湖广移民在江边集镇建的房子)、石板房、泥瓦房等,也反映了多样性和兼容性。至今在深山区还能看到人居住过的岩洞、改进的巴人干栏房、临时性窝棚、少量草房和大量石板房,吊脚楼前几年才消失。各路客民们的住房建筑风格和结构布局亦各异,既实用,又兼容多样。近代的民居建筑,又走向了融合趋同。客民们进入汉阴的很长时间里,保留服饰的各自不同,只是进入现代社会才丢弃了自己习惯的服饰。但在一些巴山区的老人中,至今仍保留着类似云贵的传统服饰。汉阴的饮食菜肴有100多种,风味多样,不少又吸纳湘、鄂、川菜的特点创造出了汉阴人自己的菜系,特别是乡土味浓郁的10多种小吃,久负盛名,被外地人赞不绝口。大量南方客民进入汉阴定居,改进了原有的茶叶栽培和茶叶加工技术,也丰富了当地的茶文化内容,清民时期县城、集镇、码头茶馆比比皆是,富有之家和文人雅士则讲究茶道茶艺,讲究茶具、茶品、泡茶之水和饮茶的环境。汉阴民间酿酒历史悠久,有包谷酒、高梁酒、大米酒、大麦酒、拐枣酒、甘蔗酒、秆秆酒、木瓜酒、猕猴桃酒及多种果酒、药酒等,节日家人聚会饮酒、红白喜事招待客人饮酒均有不同规矩礼仪,各路客民饮酒、劝酒、敬酒方式又各有不同。汉阴人好客,待客礼仪讲究,淳厚朴实,以诚相见,备受推崇。家里来了客人,先沏茶递烟,再陈瓜果糖。待客吃饭,让客人、长辈先入席,而且必须坐上席,主人要向客人、晚辈要向长辈敬酒盛菜,热情招呼客人和长辈吃好喝好。而汉阴巴山区的原住民,不少人仍保留着巴人的生活习俗,如用吊罐做饭、喜吃酸浆巴、老人头上缠白布、妇女抽长烟袋等等,呈显的是巴文化和巴人风情。
从汉阴人的生活习俗,也折射出陕南人生活习俗上所共有的兼收并蓄特点。
民间文艺   色彩斑斓
汉阴文化受多方影响,南北融合,东西荟萃,相互渗透,相互借鉴,使得民间文艺呈现出形式多样、品种繁多、风格殊异、色彩斑斓的景象。地方戏曲,历史上有汉调二簧、大筒子、八岔戏、皮影戏等。20世纪50年代前,全县大庙会戏台35处,凡庙会都唱戏,平均三天一台戏。县城城隍庙大戏台、菩萨泉大戏台、涧池泗王庙戏台、中坝娘娘庙戏台、北山黑龙洞戏台远近闻名,至今黑龙洞戏台还屹立在汉阴石条街乡。汉调二簧,当地人称土二簧、山二簧,属汉剧的一个变种,是汉阴的主要剧种之一,名伶杨安荣与其徒吴玉燕创建的汉调二簧“德燕社”,民国时朝曾名噪陕南。大筒子戏,又名腊花戏或拉呼戏,小场子或二棚子,因其主奏乐器是大筒子胡琴而得名,自清代以来在农村久演不衰,深受广大农民喜爱,其中涧池镇清明寨王家河赵氏家族创办的大筒子剧社“公义社”影响最大,赵氏传人至今还活跃在民间,经常流动演出。汉阴八岔戏,其唱腔有阴八岔、阳八岔之分,悦耳动听,韵味独特,引人入胜。这里重点要说一下皮影。皮影艺术是中华民俗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最早诞生在2000年前的西汉,成熟于唐宋,极盛于清代。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幕影文化娱乐形式,它巧妙地将民间的雕刻与绘画技艺结合起来,同时吸收了传统戏曲、表演及文学艺术的精华。千余年来,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一直在世界艺术领域里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汉阴是我国的皮影之乡之一,历史悠久,班社林立,名人辈出。清末至民国中期,全县有10多个皮影戏班社,其中影响大、有名气的是姜子云、唐永华、韩锦文、李志等所领导的班社,不仅活跃在汉阴城乡,还经常流动到石泉、安康、宁陕、佛坪、镇安等地演出,连同从影艺人周登奎、赵明奎、李三疤子、苏定保、俞先坤、何期恩、曹盛廷等,在汉阴和左邻右县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民国晚期至新中国成立后,汉阴皮影戏班社继续发展,且不乏后起之秀,有名望的皮影表演和吹拉弹唱艺人有殷传学、刘学才、邝家右、陈尚心、陈家斌、陈家均、李兴儒、戴明山、刘历家、唐荣奎、陈茂(下转第43页)(上接第28页)贵等。1953年和1956年,汉阴组织了两次全县皮影戏会演,并参加了西北五省区木偶皮影调演,受到了较高评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受极左思潮的影响,汉阴皮影戏一度销声匿迹,有的转入地下演出。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汉阴皮影戏犹如雨后春笋般又冒了出来,一批皮影艺人如李兴儒、马荣禄、徐启武、吴善江、郭诗兴焕发了青春,重操旧业,有的还收了徒弟,且为宁陕、佛坪等县培养了皮影表演人才。九十年代后,受现代娱乐方式多样化和洋文化的挤压,汉阴的皮影戏班社大大减少,从城镇退到了农村和山区,但在山区还照常活跃。皮影制作艺人刘面人、刘同茂各有绝活,在陕西颇有名气。民间舞蹈,有龙灯舞、狮子舞、采莲船、社火(芯子)、地蹦子、火盆架、蚌鹤舞等,其中县城东西二关每年一届的社火(芯子)大比拼,堪称陕南一绝。民歌有“唐将班子”、薅草锣鼓、山歌、情歌、轿夫报路歌、船工号子、哭嫁歌、孝歌等,生活气息很浓,或描绘生产劳动情趣,或反映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或抨击压迫剥削和封建礼教,或歌唱男女间的真挚爱情,或哭诉对亲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或表示对亡灵的哀思。所不同的是,汉阴巴山区的不少民间文艺,如流传的踏踢舞、摆手舞、腰鼓舞、盾牌舞等就是巴文化主要代表巴渝舞的流变,薅草锣鼓、花鼓调、莲花落、船工号子、劳动号子、翻山铰子等又都和巴渝舞曲密不可分。
一个县的民间文艺这样丰富多彩,整个陕南的民间文艺就更色彩斑澜了。
(
作者住址:汉阴县广播电视局)

个人简介
潘世东,二级教授、十堰市政协副主席、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十堰市委主委、汉江师范学院校领导、《汉江师范学院学报》主编、汉江师范学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北省跨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湖北…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