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君子是儒家的天敌
我们再往下讲。下面一个,是“次谨信”中的“信”,这也是人生修养中非常重要的原则。在儒家看来,人而无信,那就等于说是禽兽。
儒家讲人间“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这个“信”是排在最后的,似乎不如前面的重要。但是,我告诉大家,恰恰是排在最后的,才是最重要的基础,才是最容易下手的部分。儒家所有修养的底线,就是一个“信”字。有了诚信,才有前面的一切,仁、义、礼、智才有基础。如果没有了诚信,前面的仁、义、礼、智,都是假的,都是空谈,都是伪君子的行为。
大家要知道,伪君子是儒家最大的天敌啊!我一直是这么看的,天底下没有比伪君子更混帐的人了!为什么?因为他连小人、坏人都不如呢!小人、坏人,他做了坏事敢承当,我就是坏人嘛,所以才做坏事啊!但伪君子不一样,他做了坏事还装好人,做了婊子还立牌坊,按古人的说法,就是“满嘴仁义道德,一肚皮男盗女娼”,最令人厌恶!所以,世间才流行“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的俗语。
在《论语》里面有一个故事。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贡来问老师,怎么样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一个国家需要哪些条件?孔子说,这个很简单嘛,治国者只需要把三个方面做好就行了:第一个是“足食”,就是说社会经济条件要好,老百姓要有饭吃,国民不能随随便便就饿着、冻着,不然的话,社会就要产生混乱。孔夫子说的第二个方面,是“足兵”,要有军队,国防力量要强大。不然的话,就像现在日本人在钓鱼岛问题上闹得这么厉害,如果我们国家还像满清末年的国防,还那么衰弱不堪的话,就只有任人宰割了。所以,“足兵”是治理国家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第三个方面是“民信之”,老百姓要有诚信。只要国家的管理者能够做好这三个方面,这个国家肯定就很太平。
但是,子贡是孔门弟子中最聪明的人啊!他不会满足于这个现成的答案。于是,子贡就又问孔夫子,您老人家说这三方面缺一不可,但是,我们现在必须去掉一条,请问老师,我们要放弃哪一方面呢?面对弟子的刨根问底,孔夫子说:“去兵。”国防可以放弃。为什么国防可以放弃?在正统的儒家心中,一切都是以人为本,儒家所面对的是非取舍,全都是以这个精神为前提。一个国家,如果不要国防力量了,那外国侵略怎么办啊?那没办法,本来不能放弃,但你非让我放弃,只好放弃国防了。受到侵略了,那就认命呗,对不对?毕竟国家的基础是人民,只要老百姓能够过日子,其实,不管谁来统治这个国家,对老百姓而言,都没有质的变化,日子依然要过嘛。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这种外族统治的情况很多。五胡十六国乱吧?乱也要过日子。元朝是蒙古人统治中原,清朝是满族人统治中原,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嘛!无论谁统治,老百姓的日子照样过。所以孔夫子说,如果非要去掉一条的话,那就去掉“足兵”这一条。
但是,子贡还不满足,他非要把老师逼到墙角去,就对孔夫子说,这样还不行,在剩下的“足食”和“民信之”这两条中,您老人家还要去掉一条,必须从二中选一,是单选题,没有可通融的余地。我们看孔夫子和他的学生之间,在讨论学问上面,那是非常自由活泼,同时又非常严肃认真,丝毫不给对方留情面。
孔夫子听子贡这么问,毫不犹豫地说:“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不吃饭了,不要粮食了,不要搞经济建设了!饿死了算什么?从古到今,每一个人都要死,不管是饿死、冻死,还是撑死、富贵而死、尽天年而死,总之,都是一个死!但是,如果生而为人却没有诚信,就叫做“不立”,就没办法站立起来做人了。没办法站立起来,这是什么状态?就是四肢着地啊!所以,孔夫子是在骂我们啊!如果没有诚信啊,那就是禽兽,不能直立起来行走嘛,连人类都不能算了,还谈什么治国呢?
所以,做人最根本的、最基础的底线,就是诚信。我看在座很多朋友都是带了孩子来的,大家参加这个“寄名三宝”活动,一定很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那么,我也愿意在下面跟大家分享一点我个人教育孩子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