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课 实践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与变革

张德文 原创 | 2013-10-31 16:14 | 收藏 | 投票

 第二十五课 实践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与变革

    实践活动

    人类的全部活动,概括起来就是两件事,一件事是认识世界,一件事叫改造世界。通过感知、思考、变革的活动,认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本质属性、相互联系、变化规律,这是认识世界。例如:无色无味透明,是水的本来面貌,两个氢一个氧结合形成水分子,是水的本质属性,水的形状受容器制约,水的温度受环境温度制约,这是水和相关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随着温度的变化,水会呈现出固态、液态、气态,是水的变化规律。人类通过长期观察,知道昼夜四季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是由地球自转和绕太阳公转形成的,物体的颜色和形状与照射的光线有直接关系,阳光与灯光下看物体颜色不同,直接看和透过镜子看物体形状会有不同,等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改变客观事物的状态结构性质功能联系变化,这是改造世界。例如:打铁,把铁制成各种形态结构的工具,化妆,把人打扮成各种人的形象,这是改变事物的状态结构,盖房子,修路架桥,挖河道筑堤壩,这是改变事物的性质功能,铁路、公路、航空、通讯,引水灌溉,人工降雨,改变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变化。改造环境,使环境的变化能达到人的预期目标,适应人的生存发展需要。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是通过实践活动实现的。那么,实践这一概念的本质内涵究竟是什么?到现在为止,还比较模糊。

    什么是实践

    什么是实践?实践是人这一主体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实践是人的群体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从人的角度来说,实践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与变革 

    实践的功能

    客观事物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某种途径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使人产生感知。工地上落下的杂物打在头上,是对人的直接作用,打在安全帽上,是对人的间接作用,知道疼痛,感知到挨打了,出事了。人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某种措施对客观事物施加影响,使客观事物发生变革。武松用拳头打虎,是直接作用,用棍棒打虎,是间接作用,把虎打死了,改变了虎的生存状态。客观事物的属性信息,在感知的实践中,通过神经系统传入人的大脑,大脑通过思考对信息进行加工,形成与改变主观认识。伸手拿热山芋,烫手,通过大脑思考分析,知道山芋太热,不能直接拿,改变了原来的认识,形成了新认识。人的主观认识,通过指导变革的实践,改变客观事物、创造新事物。生山芋不如熟的好吃,人们把山芋烤、蒸、煮熟了吃。在变革的实践过程中,同时通过感知的实践,获得了与客观事物变化过程相关的各种感性信息,拓宽与深化了主观认识的范围,丰富了人的知识,并且训练了人的相应技能,开发了人的智能,改变了人的素质,提高了人适应、认识、变革、驾驭、创造客观事物、改变事物之间关系的本领。在炒土豆丝的过程中,人了解了清洗、去皮、切丝、浸泡、烹炒的操作,刀、铲、炒灼、盘子等工具的使用,油、盐、酱、醋、花椒、葱姜等调料的作用,比较不同的操作方法与程序做出菜的品味不同,练习设计新的菜肴与加工方法,工作有条理,安全讲卫生,懂得色香味,营养会搭配,赢得人赞赏,归功在智慧。通过变革客观事物的实践,使主观认识转化成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际事物,也检验了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的程度。把想象设计的菜肴,做成真实的美味,品尝之后,知道在哪些方面还没达到预想的要求,以后逐步改进。这是人这一主体和他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对立、相互统一

    认识的过程

    认识的过程,通常是从感知的实践获得信息,形成感性认识)到思考的实践加工信息,形成理性认识)到变革的实践应用信息,检验与深化认识、形成本领),变革的同时又感知,再从感知思考变革,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逐步深化、充实与完善的过程。这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一般认识原理的一种表述。

    过去对实践的解释

    过去使用实践这一概念,表达的主要意思是指变革,“改造就是变革。强调有意识的、自觉的活动,忽视了无意的、不自觉的活动对认识的影响。只要认真想一想就会意识到,实践中包含了感知的含义,包含了无意的、不自觉的感知活动。没有感知,大脑不能获得事物的信息,怎么通过实践获得知识呢?在变革的过程中,人是通过感知获得信息的,既使没变革事物,单纯地感知事物,也获得了事物的信息,所以,从人的角度来说,实践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与变革。实践应该包括感知变革这两部分,而不应是单指变革,也不应该抛开无意识、不自觉的感知。

    感觉器官

    人的感觉器官,过去我们主要理解为眼、耳、鼻、舌、身(肤),对应的感知功能是视、听、嗅、味、触。这是不全面的。触觉可以获得质感、痛觉、热觉信息,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等方面的信息是怎么获得的呢,不是单一的器官,而是有神经的整个机体都能提供相应的信息。深呼吸、站不稳、肚子饿等感觉,就是靠机体感知提供的信息。收集信息要充分利用全部的感官功能,才能获得更多、更全面的信息。神经的功能是接收与传递信息,大脑的功能是接收、存储、加工、输出信息。主观认识就是通过神经与大脑的工作形成的。

    讨论题25

      1、你过去使用实践这一概念的时候,都用它表达过什么意思?2、你认为实践的内涵应该怎样确定?3、人、实践、客观事物之间是什么关系?4、实践是真理的标准吗?5、实践怎样检验真理?6、实践对人的认识与能力有什么影响?7、怎样全面认识感觉器官?8、怎样理解认识的一般过程?

张德文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退休教师。在研究素质教育、创新思维、和谐文化与中国辩证法,愿意与所有对此课题有兴趣的人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提供咨询。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