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中国文化”?

宋广磊 原创 | 2013-02-16 23:19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金融时报《什么才是“中国文化”?》这篇文章引发对中国文化的思索,我们不停的接触“好好学习文化”,“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等等这样的概念。而对于中国文化,人人即兴便可举出方块字、筷子等这样的例子加以说明。而最近倡导的文化产业,则表现为对京剧、古建筑、民间流传艺术的再造推广。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概括中国文化呢?文化便是以文字、规章、制度等建立群体遵守的规范使之按照规范不断演绎发展,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用于指导人们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中国文化便是如此。为什么中国人使用筷子?一种文化的精髓是懂得传承文化发展的源流而不仅仅把使用筷子作为文化的标志。

  中国文化原创力的高峰,主要包括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唐宋八大家以及上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通过这些文化巨匠来分析归纳人群社会如何构造以使其具有隽永的精神并迎合历史的发展,人们懂得“智勇常困于所溺,失败常积于忽微”,“满招损,谦受益”,这些脍炙人口的佳句指点着人们的头脑,使人归于理性,社会以此融合。

  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也在不断演绎,曾经引以为傲的生活方式便渐渐淘汰以致退出历史舞台。铁器取代铜器,因为更加容易推广使用,铁器时代的生产力便有了质的提升。青铜器便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一环,但不适于在现代重新发扬。革故鼎新是文化的生命力,只有理清文化发展的真实脉络才能弘扬和创造出真正的文化。

  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世界第八奇迹,长城举世闻名,这些文化载体体现了中国人的创造力,造就的是民族精神,是中国文化之魂。而这种在历史变革演绎进程中依旧灼灼生辉的东西便积淀成为文化,歌曲唱长城,妙笔画长城便是对文化的传播。

  宋代的《清明上河图》为后世所赞叹,郑板桥画竹为其一绝,这些将社会、自然现象通过艺术形式精神化之后便积淀成为文化,为人们认识社会和自然提供了崭新的角度,也使得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潜在的变化,改造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增进了人们的认识。

  近代提倡白话文,在于要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便于社会发展,促进人群交融。文化的发展自然在于它因应了时代变革的需要才有了新的生机。文化自然是人们对生产和生活方式选择的结果,人们不断抱怨社会不断丢掉曾经拥有的品质,认为几千年文脉已断,人们只有把握文化再生再造的本质才能守护我们文化的家园。

  凡此种种,便是文化的精髓。现在豆腐渣工程泛滥,各种规章频出且混乱,北京PM2.5爆表,经济数据缺乏可信度,无助感让人们感慨文化的丧失,如果我们认为古代中国人便有缺乏秩序、不重公德的陋习,那么还是要从真正属于文化的方面着手去考虑文化的建设。

  现在世界成为一个小小的地球村,人们可以彼此交流文化,互相借鉴来探讨面对的问题。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中国人承担着传播文化的责任。在各种肤色、种族、来自不同国家和制度的人们中间,怎样才是认识和推广中国文化的正常方式?如果按照文化发展的逻辑,并不必固守外在的表现而是适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但那些历经几千年风雨依旧适合提升人们品质、促进人群社会融合、维系民族精神的东西自然要纯正的不能再加以纯正才行,而这些就是指导人们进行生活方式、社会制度选择的根本。

  文化并不是政治的附庸,浮生在统治者身上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渐渐淡化。人无论在何种制度和社会中改造,但终究无法摆脱属于灵性的精神,这便是隽永的文化,一个国家的真正的文化。当外国人看中国文化通过艺术和武功来认识时,我们发觉正是因为我们在渐渐失去对文化精髓的坚守才造成这种现象的。

  当假冒商品行销世界,人们浮躁的找不到精神归宿,我们只是疲倦的流连中国文化景观的时候,我们是否注意到我们正在面临生活方式、文化的选择?在这急剧变迁的时代,我们又能向外人呈现怎样的文化呢?我们应该找到我们要坚守的充满韧性的精神品质。

宋广磊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业余写作,偶有所感均点点滴滴记录下来。
每日关注 更多
宋广磊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