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官二代的“行为”与“行为艺术”

曹喜斌 原创 | 2013-04-14 22:30 | 收藏 | 投票

 

红色官二代的“行为”与“行为艺术”

——评《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传》

                 文=曹喜蛙

中国经济的崛起意味着新的利益集团的崛起,红色国家的江山永固与新兴利益集团的血脉延续,均是当下备受关注的问题,所谓“亡党亡国”的忧患都是这个背景下的政治家的热门话题。

所有的前卫的当代艺术都离不开对当时政治生活的思考、聚焦,所以中国当下的问题的“严重”也正是我相信当代中国会产生艺术大师的富饶沃土之铁证。

仇富、仇官是穷人的无奈,但未必是艺术家最佳的选择,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艺术家有更多更好的问题需要思考,这也是我对此前中国当代艺术所谓辉煌的不满,“普世价值”不是我最喜欢的词,但普世价值的追求向度我是支持的,更高层次的思考不仅仅是泄愤或仇恨。

有关中国红色官二代“行为”的问题,大众和媒体都十分关注或说愤怒,但我一向觉得应该对此一分为二,作为一个思想者绝对不能人云亦云的跟着庸众去吐口水或踏上一脚以过瘾。所以我对多数当代艺术家的草率有些不屑。比如中国的行为艺术群体,多数还徘徊在一般般的吸引眼球、哗众取宠的幼稚阶段,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尽管我尊重他们,但我也不隐瞒我不喜欢他们。

而金城出版社新出版的《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传》的“传主”,则是我非常欣赏的一位当代伟大的行为艺术家,在看到本书之前我就零星的看过介绍她的艺术探索的文章,当我知道这本书要出版之前就一直很期待,希望这本书能对中国的行为艺术家和当代艺术家有一定的推动。

实际上美女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是一位典型的前南斯拉夫的“红色官二代”,其父母都是铁托统治集团的高官,尽管她的童年并不是多么的完美,尽管她把自己描述的多么“叛逆”,但是正是她的母亲为她的艺术前程计划安排好了一切,她从小有最好的艺术老师,成绩平平依然去了最好的学校和艺术家工作室,几乎什么都不知道就被母亲塞进所谓的艺术家组织,几乎不用努力也能平稳、安稳的过上美好的艺术家生活。这样的事情,中国同样天天有发生,中国的官也不能免俗的想办法为自己的子女而铤而走险,可怜天下父母亲。

不过,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母亲心血并没有白费,虽然对叛逆的女儿她非常反感,但事实上在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努力下,这个家族还是向世界艺术贡献了一个杰出的女性,所谓歪打正着。看了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传记,你就能理解我为什么不那么仇视或反对仇视所谓的红色官二代,尽管他们有时的确令人讨厌,但还真的没有必要仇视他们。如果有上帝的话,相信上帝是平等的,上帝不会偏袒任何人,不管是穷人或所谓红色官二代,有关这些大家可以回忆下曹雪芹在他的《红楼梦》中的《好了歌》。

在看上去似乎很幸运的“红色之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似乎很不幸,她从小偏头痛,有孤独症,父母早早离异,等等,但正是这些不幸恰恰成就了一个思想者的艺术家,她的诸多行为艺术大胆、隐忍、沉着、有思想、敢于献身,与中国当下不少艺术家的浮躁、浅薄、势利、无知、锱铢必较等几乎有天壤之别。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一向独立、特立独行,比如她的处女之身她就是找一个所谓的花花公子在一个早上给瞎捅了,她也为此遭到对方的羞辱,也对性失去了兴趣或顿生厌恶,也许这就是她的天赋,一切因错就错,将计就计,或者所谓的执著、严谨、野心的起哄表现。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还活着,尽管几次在她的行为艺术中差点死去或险些被自主谋害,尽管她的遗嘱已经写好,但她的故事似乎刚刚开始……很血腥、很无政府、很放肆的在思想。

2013年4月14日凌晨于北京西三旗

个人简介
曹喜蛙,艺术评论家,策展人,诗人,互联网哲学家,2007中国旅游新锐传播奖获得者,2013雅昌艺术网年度最佳艺评人,日本东亚艺术研究会秘书长,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特邀嘉宾,互联网起哄理…
每日关注 更多
曹喜斌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