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一个“回神法”
当然,要我们永远保持这个太极状态,永远踩在阴阳交界的那条线上,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都是凡夫,平常有很多事情要做,也有很多社会责任要承担,不起念不可能,我们也做不到。那么,我们平常该怎么办呢?
我告诉大家一个“回神法”,就是经常回一回神,抽时间让自己的精神回到这种无思无为的太极状态中。在我工作很累、心情很烦躁的时候,或者无所事事的时候,甚至正玩得高兴的时候,自己能够一念回几,突然一停顿、一回神,嗯,让自己静一静,把一切都放下,哪怕就一分钟半分钟也好。只要我们记得起经常回一回神,回到自己无思无为无念的状态中,那么,那些汹涌纷乱的东西,一下子就沉淀下去了,心就能够一下子澄清。你只要一回神,身体马上都会有反应,浑身毛孔就会张开,身心与外在的环境,自然就会产生一种交流,很快就能去烦躁、降心火,恢复我们清净安和的精神状态。这是非常好的修心方法啊!大家一定要不断地去体会,把它变成我们随时都可以做的日常功课。我们等车的时候可以回一回神,坐车的时候也可以回一回神,办公室工作累了照样可以回一回神。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只要不是处在危及安全的情况下,都可以停顿一下,回一回神。哪怕我是农民,成天下田锄地种庄稼,照样可以这样修心。
中国寺庙曾经有一个传统,叫做农禅并举。那时候寺庙也要自食其力,僧人也要天天出坡劳动,口号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也是中国禅宗的优秀传统啊!白天要去劳动,劳动结束以后,晚上再回来坐一坐禅。那时候也不是像现在的寺庙,大家有这样好的福报,能够天天专修,过去可不行。但是,在农禅并举的时代,日常的劳动也并不妨碍参禅修心啊!怎么参禅修心?就是回神停几、反观自照。
《法华经》里讲:“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我们的一切生活、一切事业,都跟我们的心体、跟诸法实相不相违背。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在做这一切世间事业的时候,是否还保持对心体的观照?是否还保持对念头生灭的敏感度?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我们随时回到精神的空净状态,只要意念一动,肯定就有阴阳、有是非、有善恶。这时候,“知善知恶是良知”,我们的良知马上就要起作用,马上就能观察到这是一个善念,还是一个不善之念。如果是善念,请不要把它空掉,一空掉就完蛋啦!一空掉你就变成小乘自了汉,你就离菩萨道很远啦!要让善念发芽、善根生长,并且还要付之于行动,让善念变成善行善举,这个才是行菩萨道!大家不要以为菩萨只是无念啊!无念怎么可能普度众生呢?菩萨只是行善而不执著于善,弃恶而不执著于恶。所以,如果观察到自己所起的是一念不善、一念之恶,那马上就要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
这就是阳明四句教中的后两句:“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真正做人的道理、心性修养的功夫,乃至于佛门修行的正道,还是要在这两句话上得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