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严击竹

包晓光 转载自 http://blog.tianya.cn | 2013-04-04 16:37 | 收藏 | 投票

  

香严击竹公案 

有一天,香严在翻地的时候,锄头碰到了一个瓦片,他随手捡起来往外面一扔。田地边上是一片竹林,这瓦片一下子打到竹子上,哗啦,响了一下。咦!你说怪不怪?以前香严再怎么精进参禅,再怎么苦思冥想都不行,现在完全灰心丧气了,把什么见性开悟、成佛做祖这些妄想统统放下以后,嘿嘿,这个瓦片一打竹子,因缘就具足了,居然一下子开悟了!

他这么一悟之下,马上把锄头放下,点了一支香,眼泪汪汪地向沩山的方向礼拜。哎呀!幸好当初师父没有给我说破啊,不然的话,哪会有今天的好事啊!接着,香严就写了一首偈子,以表达自己的悟境:

 

        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

        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一击忘所知”,我随手一个瓦片扔出去以后,就这么“哗啦”一响,一下子心里的种种知见、种种烦恼、种种执著妄想,全都没有了。过去为了成佛做祖,为了开悟度众生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心里纠结的种种是非对错,一下子全都忘干净了。原来,这个心性本体真的是本来清净、不假修持啊!这个时候,自己的扬眉瞬目都是禅,时时处处都透出本地风光、无边威仪。原来十方诸佛、历代祖师的上上禅机,就在这里啊!

香严把这个偈子寄呈给沩山祖师,沩山一看,高兴啊,此子终于彻也!这个徒弟终于大彻大悟了。但是,仰山就认为不行,不相信他真开悟了。他为什么不相信呢?因为这家伙历来把经论记得滚瓜烂熟,人又很聪明有才华,这首偈子虽然写得很好,但很可能是他开动脑筋,像诗人写诗一样,天天琢磨硬写出来的。不行,我得亲自去考验他一下。然后,仰山就到了香严那里,一见面就说:师父看了偈子,说你悟了,但我看未见得,这是你通过记忆思索得来的。所以,原先那首偈子不算,如果你是真开悟了,那么,现在必须马上再说一个偈子,来表明你的悟境。香严这回可是真开悟了,所以会者不难,马上就又念出了一个偈子:

 

       去年贫,未是贫;

       今年贫,始是贫。

       去年贫,犹有卓锥之地;

       今年贫,锥也无。

 

哈哈,去年说我是个穷光蛋,其实不是真正的穷光蛋;今年的我,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穷光蛋。为什么呢?因为我去年虽然很穷,但好歹还有一个立脚的地方,还有卓锥之地;到了今年,我穷得连锥都没有了,空空荡荡,一无所有,连锥都没有,更何况立锥之地了!我们看,香严这个境界就很高了,对吧?已经证到毕竟空无一物了,已经到六祖大师当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了嘛。但是,仰山还不放过他,继续逼拶他说:不行,如来禅许师弟会,祖师禅师弟还未梦见在。

大家注意了,这是禅宗史上第一次提出如来禅与祖师禅的分野。仰山说,师弟你会的是如来禅,祖师禅是什么境界你还没有梦到呢!什么叫如来禅?如来禅就是有次第可循,有修有证、因果历然的渐修禅法。从这首偈子来看,的确是如来渐修禅的境界。你还有去年、今年之别嘛!去年你有卓锥之地,就差那么一点点了;今年你又进步了,连锥也没有了,完全证入空性了。但是,你这一套还是有次第可依,有阶梯可循,还有时间相存在,还有过去、现在、未来嘛。如来禅的渐修功夫你是有了,但祖师禅顿悟顿证、不历阶梯的境界,可不是这个样子啊!

香严一听,哦,你还要祖师禅啊?我这里也有呢,看我再给你说一个偈子:

 

       我有一机,瞬目视伊。

       若人不会,别唤沙弥。

 

我现在就有一个禅机,当下眼睛一瞬,目光扫你一下,你会不会?如果你不会,对不起,这就不关我的事了,“别唤沙弥”,那你就找其他的人去吧!现在,仰山师兄,你懂我的意思了吗?仰山一听,拍手大笑道:恭喜师弟会祖师禅啦!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