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曾是省部级高官
我们再看道家的鼻祖老子,他也不是一开始就当隐士。老子在隐居之前,你们知道他是干什么的?是周天子的守藏室之史,也就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的馆长。国家图书馆的馆长,按咱们现在的行政级别,那是什么级别啊?现在是文化部副部长兼任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所以,这是省部级别的高官啊!
你说道家老子,走的是出世隐修路线,走的是阴柔退让路线,那么,道家的祖师爷为什么做那么大的官啊?所以,也不是现在人以为的,好像道家生来就在山间林下,只管炼丹修道,不到社会人世中来。
老子是因为年纪大了,到了退休年龄了,该养老了;同时诸侯争霸,天下纷乱,他的那一套思想在社会上已经不好用了,于是才决定隐居,骑上一头青牛西出流沙,最后无影无踪了。好在他西出函谷关的时候,被守关的人发现了。关尹喜就说:哎,对不起啦!不能让您老人家就这么出关,您得留下点买路钱才行。我认识您呢,您就是老子先生,本事大得很,是文化大师、文化名人嘛,孔子都向您学习过。您得把您的这套本事传给我,我才能开关放您出去。老子无奈之下,只好给关尹喜传了《道德经》五千言,然后才西出函谷关,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上面的这段公案,在我们四川还有这样一个版本,说老子西出流沙之前,对关尹喜说,我把《道德经》五千言传给你啦,但是你懂不懂,就得看自己的造化啦。如果你不懂,三年之后,就到成都青羊肆来找我,我在那里隐居。三年以后,估计关尹喜实在看不懂这部天书,为了当神仙,他一横心把自己守关的官职辞掉了,辗转来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青羊肆,他果然遇见了老子,然后,老子又细细地把这部《道德经》给他讲了一遍。噢,关尹喜也终于得道了,成了老子道家的第二代传人。关尹喜后来又写了《关尹子》九篇,这本书也成了道家很重要的经典。
现在成都的西郊有一座青羊宫,是整个西南道教的祖庭,传说老子就是在这里给关尹喜讲《道德经》的。其实,老子、关尹喜的时代没有道教,只有道家学术流传。一直到汉代末年,道教才建立,张道陵在成都大邑鹤鸣山创立“天师道”,又称“五斗米道”,这是中国道教正式成立的标志。
可以这样说,中国先秦时期的灿烂文化,几乎都是从《易经》中生发来的。儒家和道家得了乾坤阴阳之正;其它诸子百家的思想,则是各取大易之一隅。比如《易经》的师卦,讲的是用兵打仗的根本原则,就是兵家思想的源头;蒙卦,讲的是教育的根本原则,儒家也很重视这一卦;讼卦,讲的是司法方面的根本原则,等等。总之,先秦诸子时代是“王官之学”散为“百家之言”的时代,周朝“王官之学”的根本,当然是《周易》,所以,诸子百家的学术,都可以在《周易》中找到其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