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之三:祖师禅中的大易之道
我欲仁,斯仁至矣
昨天非常抱歉,讲课拖堂,耽误了大家用斋的时间。本来最后一段讲方山易的“正命四偈”,是我自己觉得很重要的内容,但因为时间关系,感觉讲得很仓促。
我是第一次在六祖寺跟大家结这个缘,心里非常激动,所以希望能在这里给大家贡献出一些“干货”来,想跟大家真正地赤诚相见、心与心对话。结果一兴奋,舌头上的刹车就失灵了,时间就没有掌握好。你想啊,在六祖寺讲课你都不倾心,还像在社会上其它一些地方搞讲座,只管让大家乐和乐和、高兴高兴,不拿出点真东西来,这就说不过去了!这样也对不起大家,对不起大和尚,更对不起在上面一直盯着我们的六祖大师啊!大家不要笑,我说的是真心话,六祖大师虽然是一千多年以前的人物,但是,我一到这个地方坐下来,就感到六祖大师的加持无处不在!
孔夫子有一句话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只要我心里一提起“仁慈”这一念,马上我就充满仁慈,仁慈就来到我身上了。
我们在这里也一样啊!只要我们心里一念想六祖大师,六祖大师马上就来了,我欲六祖大师,斯六祖大师至矣!为什么呢?佛菩萨们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啊!只是我们老是想不起佛菩萨,平常想的都是父母儿女,想的都是柴米油盐,想的都是自己那点不成气候的事业,包括公司啦、单位啦、团体啦,乃至我们贪嗔痴里的种种凡夫知见,我们平时想的就是这些。我们没有想,当然心中就没有;我们只要一刹那想到诸佛菩萨,这一刹那诸佛菩萨就来了,就住进我们心中了。如果我们忘记了诸佛菩萨,那心中就剩下贪嗔痴慢疑,完全就是烦恼丛生了。
所以,怎样才能转烦恼成菩提?只要我们的心里,随时有诸佛菩萨的位置,那么贪嗔烦恼自然就没有生存的空间了。这样的话,我们的心就跟诸佛菩萨的心一样了,跟六祖大师的心一样了,自然就转烦恼成菩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