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位凝命,定慧等持

包晓光 转载自 http://blog.tianya.cn | 2013-05-25 10:20 | 收藏 | 投票
 
 
正位凝命,定慧等持
 
昨天讲课的最后,讲到了方山易传承中很重要的“正命四偈”。当时我也说了,这个是第一次公开,以前是没有公开过的,你在各种书籍上、网络上是查不到的。
 
第一个“正位凝命偈”,首先是要找到自己的正位,然后把生命凝定于此正位上,这个昨天没有详细地展开来说。“正位凝命”,来自于《易经》鼎卦的大象辞:“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鼎卦的上卦为离,离为火;下卦为巽,巽为风、为木,所以是火风鼎。这一卦的核心含义,就是提示一个真正的君子,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正位所在,然后把我们的精神、我们的力量,凝结在我们的正位上。
 
大家想一想,鼎器给人以什么样的感受啊?古代有“问鼎”一说,鼎乃国之重器,有稳如泰山的感觉。古人讲问鼎中原,那就是有逐鹿天下、舍我其谁的气概。
 
我们把这个鼎卦的感觉,放到具体的修行上来体会。比如坐禅,什么样子才算是有禅定力?有禅定力的人,你走出门去一眼就能看出来。为什么?身心凝定,处之泰然,泰山崩于眼前,眼皮都不会眨一下。有这个功夫的感觉,那才能称之为“正位凝命”,才有身如鼎器的气质。所以,我们每天打坐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个鼎卦的感觉找一找、想一想、观一观。大家练习坐禅,要把自己观想成是故宫里、天坛上的那口大鼎,只要往那里一放,就是方方正正、稳稳当当、神凝气定,这就叫身如鼎器。我们这个五蕴之身,就是我们的根本道场啊!我们往这个地方一坐,身体就要像一口顶天立地的巨鼎一样,你有了这种感觉,平常也有了这种气度,那就不一样了,那你的修行就能在转化凡夫气质上起作用。
 
以前我的老师也经常跟我们讲,修行不是修嘴巴,不是看你多会说,不是看你把学问搞得多么精、多么透。修行是什么?修行是要转化气质。转化气质就不是你学了很多知识、学了一肚皮文化,这只是意识层面的事情,修行必须在七识上用功夫,气质才会转化得过来。我们平时听经也好、读书也好,这些都是第六识上的功夫,是在意识层面上的。我在意识上转了,哦,佛法的道理我懂了,我明白了,但是,这个道理能化到我们身上吗?要让这个道理成为我们人生的一种自觉,那就是第七识上的事情了。
 
第七识是什么?第七识就表现为气质。我们各人为什么气质都不一样呢?就是第七识的执著所形成的。从唯识学来说,第七识又叫染污识,是众生我执的根子,是烦恼的根源。你只要真正地修行,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的心灵状态,那么表现出来的,一定是气质上的变化。
 
性格很烦躁的人,通过一段时间的修行,这个烦躁的心降下来了,稳定的心有了,有一种安详的感觉了,你的气质变化了,就说明你修行上路了。一个人情绪很低落或者说性格很内向、很沉郁,不愿意跟人多说话,不愿意多跟人接触,但是通过你的修行,慢慢封闭内向的心被打开了,你气质上发生了变化,待人接物能够积极主动了,能够很自然地与大家和谐相处了,这个气质的变化也是修行上路的一个表现。真正的老修行,他看人有没有进步,一眼就能看得出来,为什么?就是看气质是否变化了。不是说你会说很多佛理了,能讲得头头是道了,就有修行了。
 
有些人刚刚学佛,头半年、一年,一下子感觉好了!唉呀,我找到了,太好了!我拼命读经,有了很多佛教知识,这些知识跟世间的知识完全不一样,就觉得眼前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于是逢人就说,见人就拉,哎呀,你快来学佛啊,这个好啊!你快来修行啊,这个能解脱啊!学佛有智慧啊,不学佛的人都是愚痴啊!但是,你自己修得怎么样呢?你以前是一个烦躁的人,现在还是烦躁,只不过你以前是因为自己生意做不成而心生烦躁,现在是因为拉人来学佛不成而心生烦躁。事情虽然不一样,但是这个烦躁的心,却一点没有改变,这就谈不上修行。
 
君子以正位凝命”,这个要做到也不容易。你能找到自己的正位,说明你的智慧开了;你能把自己的生命之力凝聚在一点,凝聚在这个正位上,说明你具备了禅定功夫。所以,“正位凝命”不简单!那是要修到定慧等持之后,才能达到这个境界。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