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越自古多景观人文。兰溪故里,三江交汇[1],钱塘中域,七省通衢。北望放翁之沈园[2],东临右军之兰亭[3],西濒买臣之砚池[4],南毗樵夫之“烂柯”[5]。黄大仙飞天处[6],李笠翁梓桑地[7]。昔诸葛后裔八卦村藉四面屏障拒倭寇强虏于山外[8],今“兰荫深处”兰花村凭一抹幽香享盛誉美名于海内[9]。
杭婺从来出高士佳丽[10]。卿本才子,幼学琼林,少专文学,壮游仕宦。悬梁刺股在故园,“爱上层楼”在川大[11],“灯火阑珊”在杭大[12],风花雪月八间房[13]。团中央露头角,青政院展锋芒。感人生易老天难老知天命难违叹一枕青霜与谁诉?怀老骥伏枥志千里敢再起征程续半百人生向天问!
注:邦文的故乡在浙江兰溪。大约在2000年前后,我有幸在邦文老家及附近地区调研,顺道走马观花游历了当地的一些风景名胜,权在此引用。作为外乡人,我算是班门弄斧,纯属为邦文寿辰助兴而已。
[1]三江是衢江、金华江和兰江。
[2] 陆游,字放翁。
[3] 王羲之,字右军。
[4] 西汉朱买臣在建德读书、砍柴。买臣家贫,筑室于下涯之上,凿池为涤砚所,后人称“朱池”。《三字经》有“如负薪”,说的是朱买臣家贫,卖薪自给,每日砍柴,置书树下而读。负薪回家时,就将书置于担头边走边读。其妻初亦负载相从,久以为羞,请求离去。朱买臣道:“我年五十当富贵,现已四十余,待吾富贵,当报汝功”。妻不从,弃买臣而开。武帝时,买臣拜中大夫,复拜会稽太守。功名成就入吴时,他见故妻与夫沿道迎官,欲与其和合,以后车载其夫妇,舍之园中,给食一月。妇惭而自缢。
[5] 烂柯山在衢州。据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云:晋时有一叫王质的樵夫到石室山砍柴,见二童子下围棋,便坐于一旁观看。一局未终,童子对他说,你的斧柄烂了。王樵回到村里才知已过了数十年。原来是在观看神仙下棋。后人便把石室山称为烂柯山。
[6] 黄大仙是兰溪名人。兰溪市北隅的黄湓村,便是晋朝葛洪《神仙传》记载“叱石成羊”之神仙——黄初平的出生地。
[7] 李渔,兰溪人,字笠翁。著作车载斗量,如《闲情偶寄》、《李笠翁十种曲》、《无声戏》、《十二楼》等,公认是“清代白话小说第一人”,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
[8] 诸葛八卦村原来叫高隆村,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西部,是迄今发现的诸葛亮后裔的最大聚居地。村中建筑格局按“八阵图”样式布列,且保存了大量明清古民居,是国内仅有、举世无双的古文化村落。抗战时期,一队日军从村外高隆岗大道经过,竟然没有发现这个村庄。村中建筑各家各户,面面相对,背背相依,巷道纵横,似通却闭。外人贸然进村,如果没有熟人带路,往往进得出不得。据说,曾有盗贼混入,找不到出路,结果束手就擒。
[9] 兰溪因兰江两岸盛产兰花而名。兰溪的种兰史可以上溯到唐代兰溪建县之初,其时就涌现出许多植兰高手。贯休的《书陈处士屋壁》,对兰溪植兰有过这样的吟咏:有叟傲尧日,发白肌肤红。妻子亦读书,种兰清溪东。兰荫山下的兰花村被誉为“中国兰花之乡”桂冠。兰花村建于明正德皇帝题词“兰荫深处”的兰荫山北麓。传说明正德皇帝朱厚照游历江南时,闻说兰溪兰荫山有奇兰,带随从前来寻觅。兰荫寺僧不愿让奇兰遗失,就把奇兰藏入古井中。正德帝遍寻岗岗坳坳而不得,题写“兰荫深处”于崖壁,怫然离去。
[10] 兰溪属于金华市。金华古称婺州。
[11] 我们每个人都无比怀念那些多愁善感的青春岁月啊。
[12] 要是那时不清高,早不知花落谁家了。
[13 ]其实我们的博士院坐落在公交“六公主坟”站旁,离“西八间房”还有一站地,那里离倪夫人的家近,呵呵。
注:本文作于201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