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济禅的照用之际

包晓光 转载自 http://blog.tianya.cn | 2013-07-07 08:30 | 收藏 | 投票

 

        史幼波老师讲解

        2012年7月讲于广东六祖寺 

 

 

     临济禅的照用之际 

 

另外,临济禅法里除了“四主宾”之外,还有“四照用”的功夫。我们读临济大师的语录,里边就有这样一段话: 

我有时先照后用,有时先用后照,有时照用同时,有时照用不同时。先照后用,有人在;先用后照,有法在;照用同时,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敲骨取髓,痛下针锥;照用不同时,有问有答,立宾立主,和泥合水,应机接物。 

虽然说德山棒、临济喝,号称是激箭式禅道,最令人谈虎色变、惊心动魄,但是,中间也有极其细腻的转身之处。临济禅是以棒喝出名,见人便棒,入门便喝,但是,在这一棒一喝之中,就有照有用、有主有宾。总结起来,就是临济祖师上面说的这四种情况:“有时先照后用,有时先用后照,有时照用同时,有时照用不同时。”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体会一下临济祖师这四种照用。

“先照后用,有人在”。什么是“照”?般若观照嘛!“照见五蕴皆空”嘛!“先照后用”,就是在深入观照的过程中——注意!禅宗所讲的观照,通通是平常日用间的行持功夫,而不是坐在禅垫上眼观鼻、鼻观心。在禅师接人之时,须以般若之慧力,先照后用,照了再用,把来者的底细照得清清楚楚,然后再起大机大用。这个时候,“先照后用,有人在”,就是“夺境不夺人”,要把来者的这个知见根子给彻底刨掉,只让他赤裸裸露地而立,在这电光石火之间,让学人自己荐取本来面目。

“先用后照,有法在”。这是什么意思?这叫“夺人不夺境”。我先把这个人夺掉,先直指他的本来面目,破掉他的我执,让他在一刹那体会到“本来无一物”的空空自性,但是呢,此时还留有一分法执,他要自己去除掉这个法执,最终才能真正证悟诸法实相。就像前面讲过的洛浦元安禅师,虽然在临济祖师那里,他已经破参开悟了,已经认识到本来面目了,但是,他还有这个法执在。他以为从临济祖师那里学来的这一“喝”,就可以所向披靡,无往而不胜,结果呢?只有到了夹山禅师那里,才完全给收拾下来,这时才算真正的“顿忘人法解真空”。

那么,为什么对有些人不能人境全夺呢?一下子人法二执全解决了,不是更省事吗?其实,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人境全夺了,他会受不了,会发疯的。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