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官员腐败是30年改革最大失误

邱震海 原创 | 2013-08-15 08:21 | 收藏 | 投票

 

本文选自《访与思——中国人成熟吗》邱震海著

 

本书是著名时事媒体人邱震海的思想文集,内中收录了作者在时事采访第一现场的所见所闻以及因此产生的思考。作者在书中详细记录了他对中国近年来内政外交策略发展的见证,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由衷地提出了对于中国发展大战略的期望和看法。

 

本章前面的章节讨论了中国三十多年改革最为成功的因素,即民营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三十多年改革的最大失误,也是人们不容回避和忽视的问题。中国今天的各方面矛盾如此尖锐,一定是由于某些方面出了问题。这是任何一个严肃的观察者和思考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我看来,这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政府职能转型不到位。所谓政府职能转型,就是“大政府变成小政府,全能型政府变成服务型政府”,说起来似乎容易,但三十多年的实践却证明,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很难。

 

1982年开始,中国政府经过了几次改革,但那大都是机构的合并,人员的裁减,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职能转型。相反,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政府的各方面功能都有不断强化的色彩。这往往从年轻人的择业取向就可以看得很清楚。20世纪80年代,大学毕业生的首选都是进入外企,大量的机关干部下海创业;而今天年轻人的首要择业目标则是“千军万马考公务员”。撇除公务员工作的稳定,其职业背后的潜在资源及其可以寻租、牟利的前景,恐怕也是吸引众多年轻人的原因之一。与此同时,自愿加入民营企业的大学毕业生却寥寥无几。

 

2012314日,全国“两会”结束的同一天,我在《震海听风录》节目里组织了一场关于公务员问题的电视论坛。参加论坛的有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风云人物温元凯,也有学者和青年代表。这里的背景是:20世纪80年代,公务员下海经商成风;而如今不但公务员不愿下海,就连青年学生也将考公务员作为择业的首选。这一点与二十多年前大多数年轻人将赴深圳、海南闯荡淘金作为首选的情况,形成截然反差。

 

短短二十多年,年轻人的择业取向和价值观发生了如此重大的变化!青年代表在节目中坦承,与其他职业相比,公务员职业稳定、压力小,而且竞争相对比较公平,这是大多数年轻人对公务员职业趋之若鹜的主要原因。

 

说到这里,问题的一部分本质已经开始显现:年轻人,一个社会最具活力和冒险精神的群体,如今却一出校门就向往安逸、没有任何风险的生活;撇开公务员职业可以带来的巨大潜在寻租利益不谈,这也是极为可怕的现象;除了公务员职业的稳定,恐怕这个职业的潜在权力和其他致富前景,也是吸引年轻人的因素之一。

 

但与此同时,人们也没有理由过多责难今天的年轻人。当公务员的稳定和“寻租”空间日益显现的时候,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却日益恶化。这也就难怪年轻人在两者之间做出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了。对此,温元凯尖锐地指出,虽然客观原因可以理解,但一个民族的青年群体若不以财富为追求目标,而是追求稳定,那还是堪忧的。温元凯还表示,西方早年崛起期有三个地方值得今天的中国学习:一是富于冒险精神,二是追求财富,三是具有信仰。

 

事实上,在今天的中国,政府能够介入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以至于外资企业一到中国也知道,在中国最重要的就是与政府的关系,没有与政府的良好关系,一个企业要在中国生存,几乎比登天还难。

 

今天的中国,政府角色存在两种截然相反、本质却完全相同的现象,即越位和缺位。

 

所谓越位,是指政府承担了许多本不该由政府承担的功能,其集中表现就是,政府手中拥有极大的审批权力,同时又缺乏足够的监督。一个项目或是一块地,往往一个地方的最高首长一句话就可以决定其去向。在这种情况下,官员的腐败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如前所述,反腐的关键不在于抓几个贪官,而在于如何最终将政府撤出市场,将政府手中拥有的过大权力收回。

 

而所谓的缺位,则是指政府往往在一些本该由政府承担责任的领域,完全不见踪影。这集中表现在诸如教育、医疗和部分住房的问题上,这些领域本来应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以保证百姓无论性别、老少、能力大小或健康好坏,都能享受到符合其尊严的服务。然而,在这些领域里,政府角色却严重缺位了,并且将该负的责任全盘推给市场。因此,我们看到教育、医疗和住房成为百姓头上的“三座大山”,中国的改革在这些领域里陷入了全盘市场化,亦即完全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的境地。

 

必须承认,在这方面,中国的某些一味迷恋市场化的主流经济学家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个人简介
这里是笔者与朋友们的共同客厅,欢迎朋友们常来坐坐。在这个匆匆的世界里,一杯咖啡、一个握手或是一个短暂的寒暄,都是一种难得的温馨和惬意。
每日关注 更多
邱震海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