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赵峰 原创 | 2013-09-10 16:55 | 收藏 | 投票

开学了(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距离上一次上课,已经两个多月了。

没有课上的日子是自由的。我在漫无边际地阅读,天南地北地旅行。这些都有意义,都是我的生命实现形式。但是,没有课上的日子,还是感觉有些失落。

开学之前,那个梦总会来的。很多很多年了,每个学期之前,都会有一个关于上课的噩梦来临。或者是迟到了,或者是找不到教室,或者是学生不听讲甚至在课堂上出现骚乱,或者是学生听不下去逃课乃至教室里最后空空荡荡最后只剩下自言自语的我一个人……所有的这些情形,都让梦中的我紧张失措,无奈彷徨,那是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噩梦的感觉。一周之前,那个梦来了。教室里坐满了学生,上课铃响后很久大家还在兴致勃勃大声喧哗;一再强调纪律还是控制不住;后来讲台下的声音消失了,原来学生都逃走了。这个梦让我将阅读转向专业,放下那些社会学、宗教、历史、政治的书籍,又读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斯密的《国富论》,汪丁丁的《经济学思想史》,还有柏拉图和色诺芬。我以为紧张的情绪已经缓解,昨天晚上那个梦又来了,这一次是迟到。梦醒了,早早起床,接着读汪丁丁的讲义,然后浏览并修改课件。提前了四十分钟出门。只要不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提前到教室就没有问题。

 

教室里坐满了学生。这一届经济学专业学生达80人,是差不多其他四个专业之和。只有很少几张熟悉的面孔。这一届我没有给他们上过政治经济学。初看起来情况不错。课堂里很安静,秩序良好;大家都做好了准备,等着我开讲。以往第一次课,有时候我会讲区分生活状态和学习状态的问题,这一次不需要讲了,大家都已经进入学习状态。

导言还是讲那几个问题:一,什么是经济学说史?二,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说史?三,如何学习经济学说史?导言总是很容易讲得枯燥乏味的,因为其内容有一定的方法论性质;但导言又很重要。如果不能通过导言提起学习兴趣,以后的教学将会面临很多压力。

第一个问题,主要讲了经济思想与经济学说的关系,顺便讲到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未能成长为经济理论或者经济学说的问题。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经济思想或者经济智慧,但这些东西没有成长为经济学说。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的侵入并逐渐成长为主流,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成长为经济学说的可能性就丧失了。至于为什么经济学在西方成长起来而未能在中国建立起自己的体系,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提供了一个有一定解释力的解释。东西方的差别可能在于经济学作为一门世俗学问所需要的意识形态空间的不同性质。按照韦伯的解释,在古代世界或者传统文化背景下,东西方对世俗经济活动都持有一种保守克制甚至排斥的态度。在西方,十六世纪宗教改革之后,由于新教伦理对世俗牟利活动的认同和支持,世俗经济活动在主流意识形态中取得了合法性。在中国未经历这样一个伦理观念的变化过程,主流意识形态对世俗经济活动依然持有保守克制和排斥的态度,从而断绝了经济学成长和发展的机会。韦伯的理论具有很强逻辑性,但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结合历史进行分析,解释力并不充分。不过,对于在中国为什么没有成长起经济学说这一问题,韦伯的解释还算说得过去。

第二个问题,涉及经济学说史学习和研究的意义或者价值问题。当然,经济学一般的评价标准,总是功利主义原则。因为有用才有意义,因为有用才有价值——价值不过是对有用性的一种评价。以功利主义原则赋予客体的存在价值,叫做“工具性价值”。但是,对一门学科价值或者意义的评价,功利主义的认识可能是狭隘的;某些情况下甚至是不当的。比如,主流经济学有时候会讨论“自由”的价值或者意义。按照功利主义原则,自由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可以保证资源的流动,从而保证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于是,自由的价值就在于其有用性,在于其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但是,这样一种评价实际上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自由的价值,不是肯定而是否定了自由的意义。自由本身就有价值,而不管其有用或者无用。自由是我们每个个体构成为作为人的价值的最核心最基本的要素。没有自由,一切都没有意义。所以,自由的价值不依存于其有用性,自由本身就有价值。

对经济学说史这样一门学科来说,单纯从有用或者无用进行评价,其结果是不确定的。按照萨伊的观点,经济思想的发展具有演进和累积的特点,现代经济学已经囊括了经济思想历史上发展起来的一切有用的知识,因此,把握今天的经济学就已经把握了经济学知识体系,于是,历史就成为多余的装点。可是,按照熊彼特的观念,因为经济学具有演进和累积的特点,由于我们今天的经济学是从历史上发展而来的,只有理解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才能更好理解今天的经济学,因此,经济学说史是必要而有用的。单纯从功利主义原则出发,无法得出对经济学说史意义或者价值的适当评价。真确认识的获得,也许需要超越有用或者无用的观念,超越“工具性价值”的评价方式。

从学科体系的建构及经济学学习者研究者素养的培养来看,经济学说史具有其自身的价值,这种价值叫做“建构性价值”。意大利经济思想史学家在其《经济思想史》中讲到,我们今天的主流经济学其实只是作为经济学发展结果的一家之言,只是一套观念之下的一套体系,缺乏思想的深刻和丰富;思想史学习和研究的意义之一在于,可以帮助学习研究者了解和把握经济思想发展历史上的各种竞争性的思想和观念,这一过程对于塑造学习研究者思想的丰富性就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通过思想的学习和熏陶,对于学习和研究者树立宽容的思想心态也具有重要作用。还有一些论者提及,现代经济学越来越形式化之后,经济思想在经济学中被放逐了;思想让位于技术并成为技术的奴隶,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尊严丧失了。经济思想史的意义就在于,它在保持对思想的关注的同时,力图保持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尊严。我还想说一点,即使没有以上的意义,经济学说史因为关乎学习和研究者的修养而具有意义。

第三个问题是对本学期教学的一个安排。整个课堂分成十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有一次小作业,一次大作业;另外,每个人要完成三篇读书笔记。就整个的时间安排来讲,老师主讲大概50%多一点,剩下的时间是学生主持或者参与。最终成绩评定是平时成绩占80%,期末只占20%。

 

最后,安排一个例行的“宗教仪式”——集体朗读凯恩斯《通论》中关于经济思想的意义的那段话。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增强大家的兴趣和信心。所有同学都精神饱满,神情专注,声音洪亮而整齐。

我对这学期教学的成功充满信心。

2013-9-10

个人简介
没有经过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的。 ——苏格拉底
每日关注 更多
赵峰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