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境如梦:侯耘丹青妙手托出古巴渝十二景

蔡律 原创 | 2013-09-02 23:36 | 收藏 | 投票

  画境如梦:侯耘丹青妙手托出古巴渝十二景

  “天下诗人多入蜀”,唐代的李白、杜甫、沈诠期、宋之问、李端、皇甫冉、于鹄、白居易、白行简、元稹、刘禹锡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都来过巴渝,留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家喻户晓的千古绝唱,他们或咏叹山水,借景抒情;或感时伤怀,嗟叹已身;或登高望远,忧国忧民;或大气磅礴,悲中有壮;或愁云惨雾、凄凉幽迴……江山美景在他们笔下生辉,留下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文学遗产。

  “万家灯射一江涟,巴字流光不夜天;谁种榆河星历历,金波银树共澄鲜。”清代官任奉节知县的著名诗人姜会照在《宇水宵灯》一诗中这样描绘重庆夜景。王尔鉴诗云:“高下渝州屋,参差傍石城。谁将万家炬,倒射一江明。浪卷光难掩,云流影自清。领看无尽意,天水共晶莹。”这里不得不提到清乾隆年间巴县知县王尔鉴。正是这位非本地人士,以其独到的文学素养和审美价值,在巴渝山水中圈定了流芳百世的十二景,而他本人也因致力打造重庆几百年来沿用至今的这一名片而载入地方史册。据说,当年巴渝十二景的选定标准是:“其趣在月露风云之外,其秀孕高深人物之奇,登临俯仰,别有会心……空灵飘渺,在有象于无象之间,最称奇妙。别具幽趣,空灵不著色相……”因而,他所选取的巴渝十二景,都说得上空灵,美的地方恰巧是难以说清楚的那一部分。

  日转星移,时代在变,景色也在变,今天的重庆以其战略地位和山川形胜引起海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 山造就了重庆人的大气与豪放,水则赋予了重庆人的灵动与柔情。重庆的水与山相互衬托,铸就了重庆城市的灵魂、重庆人的气质。重庆哪里的景致最有魅力?1989年《重庆晚报》发起,重庆市民评选出来的新巴渝十二景,1990年4月27日重庆市第十一届人大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命名并公布。此次评选共选出前22个景色,其中前12名称为“巴渝十二景”(缙岭云霞、北泉温泳、独钓中原、大足石刻、四面飞瀑、南山醉花、统景峡猿、南塘溪趣、歌乐灵音、山城灯海、长湖浪屿、朝天汇流),后10名称为“重庆小十景”(冠鹅抚天、华岩洞天、佛图遗隘、巴渝榕荫、金佛潮吟、巴岳游龙、五布竖屏、鼓坪石阵、古剑鸡鸣、涞滩古韵)。新巴渝十二景中保留了老巴渝十二景的三个(缙岭云霞、统景峡猿、歌乐灵音),而“山城灯海”算是“字水宵灯”的改名。

  巴渝十二景的称誉,得益于清乾隆年间颇有文学素养和审美价值的巴知县王尔鉴,在巴渝山水中圈定了十二处最具代表巴渝美色的景致让其流芳百世,距今已有近三百余年历史了。对于十岁随父举家迁至重庆,在巴渝从一个孩童时代走向成年的侯耘来说,老重庆给他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不管是呼归石那个常去玩耍的地方还是龙门皓月宁静的晚上,或不经意间沉浸在海棠烟雨笼罩着的单拱石桥上,这历历在目穿梭于时空的巴渝景象,都是让他创作完成十二景的动力,时光荏苒,侯耘从文化记忆深处和地理位置环境上尽量地寻觅还原,让这些正在消失或已经消失的重庆美景,从画中再次完美地呈现在世人眼里。



  金碧流香   侯耘作

  “金碧流香”系巴渝十二景之首,从解放碑的邹容路一直沿坡上行至临江位置的最高点人民公园山上,这个位置就是几百年前的“金碧流香”之地了。就其意义由来而说,当站在这观江制高点时,迎面清风徐来,四处无花无草却暗香扑鼻,它不容置疑地是当时巴山的顶峰。在她脚下是重庆的府衙,左川东道衙,右巴县县衙、县学书院,真乃弹丸俯地,政权集中。早在清中期前,金碧山下就已成为重庆文化精英汇聚之地,政治和文化均在此聚首。文人们常吟诗作对结伴登高至此,正所谓居高临下,可俯瞰全城,举目远眺,又水阔天空,屏南山怡翠,爽赏心悦目。最妙仍是清风拂来时顿感的阵阵心香,前人道出的金碧留香,是流徜文人心中,被翻开的扉扉“书香”,和沉浸醉人、涓涓而出的怡然 “墨香”。



  黄葛晚渡   侯耘作

  据考在北宋初年,黄葛渡就已形成,至民国时,渡口达到最为忙碌的繁兴时期。它是古时从重庆城中心通往南岸的重要交通口岸,为方便家居两岸的人们,白天在对岸忙生活,要近天黑才能返渡归家,时光再现,每当夕阳时分从此过江的人们延伸占据着很长的渡口,甚尔出现着交相争渡的场面。1980年7月1日,长江大桥正式通车,从此天堑变通途,几个世纪承载着繁忙人们的黄葛古渡就此停止了摆渡。如今时常还听得见家居南岸的人们,津津乐道着当年夕阳西下、人流攒动的盛景。 尤其枯水时节, 从南岸登船渡江需经过百十米长的木竹跳板,两旁的札栏上挂着夜间照明的灯泡,趁着夜色来临,纷纷亮起形成了远远就能望见的长长灯带,最早的山城夜景就在暮色夕阳下与长江水、天交映生辉。



  统景峡猿    侯耘作

  清巴渝十二景中唯一被易名的是“桶井峡猿”,座落在渝北统景风景区的“桶井”,集中有峡、河、泉、奇洞,光是统景峡一景就由温塘峡、桶井峡、老鹰峡三峡组成。十里的温塘河,当地人颂“九曲十八弯” 舟泛水上,过其入洞。 而“桶井”,自是因 “桶井”境内的峭壁峡谷,酷似桶状,当人入其中有如坐碧井观天之感,故而得名。之后将“桶井”易为“统景”,也是谓喻此处:集自然山川之灵秀、统天下多种美景之缘故,而桶井峡更以猴子和广阔幽深的溶洞闻名。崖上曾经猴子成群,有恶猴占山为王,经常四处盗食庄稼,扰民兴风作浪,为当地农人所不齿,遂渐被歼,今时峡中再添野猴攀树援藤,又给幽静的峡谷带来新的生机。



  歌乐灵音   侯耘作

  清乾隆年间,巴知县王尔鉴对歌乐的灵音之色曾有极佳的描述“山上松杉翳日,遇风雨则万籁齐鸣,人以为上方仙乐” 。相传“歌乐灵音”源于歌乐山顶峰的云顶寺,云顶寺大殿屋檐上挂着12个铜铃,风一吹,铜铃就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和着阵阵松涛翻滚十里,动听之极。可惜从上世纪50年代起,为修筑高炉炼钢铁,云顶寺已被全部拆毁,松涛没了铜铃相伴,也就少了独有的韵味。现今的歌乐山在原云顶寺所在的山顶,仍常云雾渺漫,一年累计接近5个月的时间都是雾天,让山之秀色时隐时现,由来就是雾自缥缈松自隐。惜听偶尔传来的阵阵松涛,似又回到风、铃相伴的歌乐灵音。



  云篆风清   侯耘作

  云篆山距巴南区鱼洞约八公里,形如鱼脊,高耸盘曲。明代山上曾建云篆寺,至今还可看到遗址。清嘉庆八年(1803年),这里又修了云篆大寨于山隘,为当时巴县县南五大寨之一,迄今只存一寨门。登临云篆山,只见绿树森森,云雾悠悠,侧耳倾听山风穿林,奇云变幻莫测,一会雨、一会雾,会是浓浓的大雾,山脚附近定有水源,滋灌着众多的水田,蒸腾飘忽间,形成阵阵沁人肺腑的凉爽之风,在林中穿梭而过,扰起了一片片树林儿,沙沙地响此起彼伏。而在山巅,迎着拂面的清风,看错落有致、弯曲层叠的稻田,和一丛丛绿树掩映的农家房舍,自然闲雅,待清风将薄雾送向田野间时,天地悠悠山人合一,只想闭目张臂、欲似飞仙,除了空灵飘逸之感,烦恼全抛九霄云外;而踏至那片松香飘林的空山幽谷,静观而坐,让几声清脆鸟鸣,带入与世隔绝、渐渐隐谧山林的恍惚中。



  洪崖滴翠    侯耘作

  洪崖应是指渝中区沧白路以下,临嘉陵江的崖壁,因崖上还有一洞,此处也唤作洪崖洞。在崖顶上的新华路一带曾经是林木苍翠,树多则蓄水,于是一条小溪从山林间渗出,沿大阳沟、会仙桥一直流到洪崖洞附近,形成一道瀑布悬空而下,落至崖间再顺着岩石自上而下地汇作涓涓细流。而在少雨的秀节,水就呈星星点点往崖下滴,水珠儿被阳光映透得,个个如绿珠碧玉,便有文人骚客们将其称为“洪崖滴翠”。 洪崖洞古时也是一处军事要地,在悠长岁月中,洪崖洞这一带相继有过江隘炮台、镇江古寺、东川书院、明代城墙、天成巷街等众多历史遗迹。还是清巴县知府王尔鉴对“洪崖滴翠”以诗吟诵来得妙:“洪崖肩许拍,古洞象难求。携得一樽酒,来看五色浮。珠飞高岸落,翠涌大江流。掩映斜阳里,波光点石头。”



  海棠烟雨    侯耘作

  烟雨、晓月、海棠、溪,一组诗情画意的文字,组成了曾经的南岸区现滨江路段的一组地名。由渝中隔江观向南岸,亦真亦幻的雾纱朦朦胧胧地萦绕在整个路段的上方周围,联系它们的是交错有致的沟壑溪涧泛起的层层水雾,轻轻逸向那片曾经的海棠树林渐渐飘向迷离笼罩的南山。那溪是海棠溪,溪的两旁是烟雨路和晓月路。海棠溪的溪水,从南山林间蜿蜒而出,经过长满海棠的树林,再穿过单拱石桥汇入长江。那造型有如一弯新月的单拱石桥,把溪水两边高低有序的人家紧紧相联。 每当山雨降临时桥上淡烟微布,丝丝细雨溪流映带,雾绕瓦屋逸然成趣,南岸山城的美景由此得名海棠烟雨。曾有人说“海棠烟雨” 贵在空灵缥渺,在无形和有形之间游离,是靠思、靠悟才能欣赏到的。现在,海棠树早已不再,溪水也被填上了厚土,并筑上了公路,烟雨缥渺的“海棠烟雨” 除了立上的字碑,其景业已消失。



  字水宵灯   侯耘作

  因长江、嘉陵江在朝天门交汇处的水流,几经曲折相互迂回而天然形成一个酷似“巴”字的古篆体,故有“字水”之称。夜幕下华灯初上时,波光凌照弈弈生辉,“宵灯”“字水”, 山城夜景得雅号“字水宵灯”。赏“字水宵灯” 登高为妙,旧时赏“字水宵灯”的三处佳地,分别为“小梁子”(即今人民公园附近)它也是重庆老城的制高点,为观景第一佳处,其后两处为“江北城”(古时仅指现重庆大剧院那一处)和南岸“老君洞”。上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在主城区的“枇杷山公园”红星亭观赏。70年代末,佛图关的“鹅岭公园”冠鹅峰上,专建高达40米的瞰胜楼,即闻名的“两江楼”。而现在人们最爱去的观赏点,便是南山“一棵树” 。 其实最佳的观赏点应在南山“三块石” 的山峰顶上,虽地处较偏,但在此俯瞰,可将璀璨映月的双江灯火尽收眼底,看到的两江水有如金带遍绕山峦,山无穷、水无尽,灯海灿无边。



  华蓥雪霁    侯耘作

  雪霁,即雪停天空放晴那一刻。据考,华蓥山大雪初停之时景致使人震撼。初识华蓥山是从小说《红岩》,“双枪老太婆”和“华蓥山游击队”那里记住了“华蓥山”这个地名,精彩的故事令人遐想,这给华蓥山又平添上了几许传奇。华蓥山绵亘川渝四县交界之处,山麓四面环拱,诸峰直出云表。秋冬交际时,松柏苍翠丰满仍无衰败之意。最是引人入胜为冬雪初霁,日色破寒,霁色斑斓中普现出一个白茫茫的小宇宙,掩映着丛林翠霭。当春来万物复苏,鲜裹翠绿替代了晶莹霁色;炎炎的夏日风,风吹满山树蔽日,此林疏影流光、清风带人醉,沁人心肺的芳香植物不时醒入脑目;待到金秋时节,在漫山苍翠里登高远眺,群峰逶迤,长天纤尘不染。重庆直辖后华蓥山的余脉金刀峡还划分在重庆辖区之内,它与重庆人民的历史情怀仍渊缘流长。



  缙岭云霞   侯耘作

  暮日西下,置身于重庆北碚嘉陵江温塘峡畔的缙云山,九峰横亘、延绵不断,好似挂在天上的岛屿漂浮在赤色的云海中,赤多白少的云霞被古人形容为缙云,一早一晚斑斓绚丽地映满天空,远古传说里它叫做巴山,易名为缙云山后,由王尔鉴将其美景“缙岭云霞”纳入了巴渝十二景。缙云山素有“小峨眉”之称,它不光霞色缤纷,由于山势落差大,植物多样性:珍贵彬、桫椤、银杏、伯乐等树葱茏点翠、尤其观东南坡的白云竹海最为盛名,九峰山脉姿态迥异,其中最高的玉尖峰海拔上千米,而狮子峰最险峰,至其峰顶“太虚台”可瞰看蜿蜒如碧玉的嘉陵江和北碚森林城市;最奇香炉峰,缙云山连朝建寺之多,虽现能看到的大多是遗址,但是几经修建的已有1500年历史的佛教圣地缙云寺及改造后的绍龙观,与着奇特的香炉山形将香火连绵至今;最著名宝塔峰还有其它峰形也各不胜数,站在这些山峰上,无论是日出还是日落,都有红霞相伴。



  龙门皓月   侯耘作

  向朝天门奔涌而去的长江,受南山山体阻挡,在过海棠溪后,被靠南岸的一排隆起的石梁顿时劈为内外两流。被“劈” 的长江在此转了一个大弯,石梁外江流湍急,梁内却浩如平镜,内外不同如此分明,巴人称这形似弯月、波平如镜的水湾为“浩”。 凸出江面的石梁酷似一尊微微向外流倾斜的游龙,顺着江势连绵而居,中间有一断开处正好疏通着内外水系,由于形如龙门,南宋便有人在其内外两侧刻“龙、门”二字,这龙门浩就此齐名。旧时观之在洪水退去后,浩内水平浪静、浩外波涛汹涌,一动一静,相映成趣。每当皓月当空,江舟归来之时泊于湾内,月光照耀下的江面倒映着渔家人燃起的点点渔火,并泛着温柔橘色的波光。文人墨客颂咏此景为龙门皓月、朦胧如画。现“龙、门”二字,已于文革期被毁。新重庆建东水门大桥时,一施工桥墩正好座落于部分石梁上,现露出的部分石梁由于时间冲刷,已变得嶙峋怪异,政府又重新组织刻上“龙门浩月”四字,此湾成一新景,皓月依旧当空,龙门依旧皓月,只是景物全非。



  佛图夜雨   侯耘作

  建于渝中半岛上的旧重庆主城三面环水,只有西南山脊一线可通往“佛图雄关”,它是连接陆路交通的唯一出口,谁都想把守这个离城十里的重要关隘,它是历史上诸多兵家的必争之地,在这硬朗朗的历史背景后面却还隐透着 “佛图夜雨” 的雅名,明代在这里有了“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夜雨寺。佛图关因岩壁上的摩岩石刻佛像而得名,关墙南北近两江之滨,以高大坚固的悬崖为屏障,关呈三角形易守难攻。关隘间的夜雨寺在刀光剑影中兴建,又毁于攻城略地的战火,传说中长年能夜间浸润滴水的夜雨石也在迷雾之中消失。山临两江,地势高险,水气蒸腾,到了夜晚整个佛图关雨雾蒙蒙,云烟缭绕,宛如江上仙境浮岛。唐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就为佛图夜雨作出了最帖切的注释。佛图关众多古建筑和传说虽已淡出历史,但山上林木仍葱翠苍健,醒目的大黄葛树几百年生长下来,愈加变得枝叶昌盛,惬意山道穿行林间,再极顶远眺,碧玉如带的两江之水,有众桥横卧其上,看道路萦回,高城削天,南北美景,穷收眼底。

  (文:比秋)

  侯耘,渝州画院画家、第三届重庆国际艺术品博览会艺术总监。1966年生于重庆,20余年来的绘画生涯让其磨练出人性平静的意志。2006年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举办大型个人画展,为媒体、大众所认识。侯耘的作品,不仅让观赏者能够看到一种艺术的形式美,而且能够从形式美的关联中找出生活的渊源和变迁;找出这些人物形象透射出来的生存状态和启示意义;找出作者本人自律性的内在轨迹,以及他对传统和现代的艺术形式、色彩、空间、肌理、材料颇具个性的审美追求和细腻情思。

  蔡律    2013年9月2日

个人简介
湖北师范大学毕业,留校任系团总支书记兼政治辅导员;2004年任忠县人民政府顾问,2007年获“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球问计求策”一等奖,荣获2007度、2008年度重庆十佳网络知识分子。荣获2011年“新阶层·重庆第二届…
每日关注 更多
蔡律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