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口试

赵峰 原创 | 2014-01-06 09:10 | 收藏 | 投票

期末考试——口试

 

这学期的两门课都采用口试。事先每门课出了100道题的题库,考试的时候先抽题,随后顺序回答。每个人5分钟左右。每个课堂都用了6个多小时。老李看到我那样辛苦,说真是自找麻烦。这种自找麻烦,也是对经济学原理的背离。一个课堂那么多人,只适合程式化的笔试,而且是闭卷考。

其实不仅是给自己找了麻烦,也给教务部门添了麻烦。口试的方式我二十几年来断断续续地使用着,但教务部门对这种方式似乎还没有准备好接受,他们更加习惯于程式化的笔试。说增加了教务部门的工作量不是说他们需要为口试做更多的工作——口试本来可以减少他们的工作量的,而是说因为这种方式在他们看来还是“新事物”,他们还不放心,因此需要考虑采用什么方式来控制。作为教师,当然明白采取什么方式考核更有效果,更能达到考核的目的。口试或者面试的方式可以更好检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果,因为可以与每一个学生直接接触,因为可以有很广考核面,因为可以在考核过程中随机提出问题。同单纯依靠临时背诵的笔试相比,同总是产生舞弊的统考相比,一对一的口试确实是一种很有效的考核方式。一般来说,这种方式适应于规模比较小的课堂,比如30来人。如果人数太多,从经济效率的角度看,统一的面试效率要高一些。给教务部门增加的一个麻烦在于“口说无凭”,学生考完之后老师就给了成绩,没有考试试卷,没有相关材料存档,似乎在程序上存在问题。于是,教务部门要求学生口试之后要录制一份笔试试卷。这实在是“脱裤子放屁”。制度设计需要考虑机会主义,而人群中机会主义总是不同程度存在的。我对教务部门的这种要求很不以为然,但却可以理解。

 

抽题之后,学生持题目单来回答问题。一般来说,能够比较完整回答所抽题目,就会得到80左右的分数。我还会临时问附加问题。对平时学习比较好的同学,我会直接问一些难度比较大的问题。如果所抽的题目的“亚里士多德的财产思想”,我会问关于阿奎那,或者西塞罗,或者洛克的财产思想;如果回答得好,会进一步提问,再回答得好,就给出一个比较好的90分左右综合成绩。如果第一个附加题目回答不好,就接着问一个难度小一些的题目;第二个附加题目回答得好,会给出85分作用的分数,回答不好,会给出82,83的分数。对平时学习成绩不是很突出的同学,会直接问一个难度小一些的问题,比如“谈谈对亚当·斯密的了解”。回答得好,进一步问难度大一些的题目;再回答得好,可以给出比较高的分数。如果基本问题回答不好,附加问题就问得简单一些。通常一个同学会问三到四个问题,有的问到五六个问题。问完问题之后,直接当着学生的面打分。如果问题问得深入而细致,是可以打出客观而公正的分数的。

这样的考核方式,可以更好地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学之初我就强调,大家要转变观念,考核实际上从第一节课就开始了,教学的过程就是考核的过程。因为最后出题库,几乎囊括了老师讲过的所有内容,如果学生平时认真听讲,认真做作业,对要求掌握的内容会比较熟悉;抽题之后可以抓紧了解基本问题,而对课程要求的其他内容也有了解,考试就不成问题。如果平时不用心,考试的时候最多可以背诵出基本问题,附加问题的回答会很成问题。学生回答基本问题之后,老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就已经大致了解,如果附加问题有难度,说明已经准备给比较高的分数了;如果问题比较简单,准备给的就是不太高的分数。问题问的越来越难,分数就会更高;问题越来越简单,说明前面问题回答不好,只能给比较低的分数。

因为每个学生都要面对很多的问题,学生的学科学习情况乃至整体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程度就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出来。大一新生的情况总体来讲还比较平均。虽然在学习能力方面不同学生之间会有差别,但高中阶段刻苦学习的精神还基本上都保留着,因此没有表现特别差的学生。大三学生的分化已经比较明显。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很强,学科知识比较扎实,理解和分析能力比加强,这部分学生是很难问得倒的——当然问题要在学科的基本知识领域之内。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和理解能力不是很好,对这部分学生就很难拓展问题。还有极少数学生,基本上不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方法,对学科没有热情,甚至对知识也没有兴趣,个别这样的学生根本就不能问。

 

因为通过口试能更好了解学生的学科学习情况和综合知识能力,因此是一种很好的考核方式。通过这次口试,我进一步了解了我们的部分学生是那样优秀,也第一次了解到我们的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还那样不够好。

                                              2014-1-6

 

个人简介
没有经过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的。 ——苏格拉底
每日关注 更多
赵峰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