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新考论

潘世东 原创 | 2014-12-11 11:03 | 收藏 | 投票

 

 盘古新考论

 

 

 北大教授段宝林

        摘要:因为盘古是中国神话体系中最古老的神,它的产生很古老,长期流传在人们口头,直到三国时才由吴国文人徐整记录下来,离它的产生已有了很长时间,它的内容与作者、时代等等,就很难弄清。用过去的文献法去考证肯定是不够的。好在民间尚有许多活态的盘古神话与崇拜习俗,必须用民俗学、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才能作出新的突破。本文拟从前人成果出发,作新的探索,故曰盘古新考

  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首出创世之神。传说生于天地混沌之中,经历万八千年,天地开辟,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所有日月、星辰、风云、山川、田地、草木、金石均为盘古死后身体各部所变成。盘古氏像取自明代王圻辑,万历刻《三才图会》。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这个历史常识是家喻户晓的。但盘古神话的丰富内涵,则不一定为人们所了解,一般人只知其名而不详其事,对于盘古神话的思想和盘古精神则更感茫然。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研究与普及。盘古是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英雄祖先,是远古最古老的祖先神。但是,关于盘古的记载却比较晚,这是为什么呢?盘古神话的内涵很丰富,它具备了世界上众多的创世神话的诸项内容,其社会内涵与哲学内涵都值得研究。

  前人对盘古文化已作过许多研究与考证,这些研究主要有茅盾《中国神话研究ABC》、吕思勉《盘古考》、饶宗颐《安荼论与吴晋间之宇宙观》、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袁珂《中国神话通论》、张振梨《中原神话流变论考》、何新《盘古神话之谜的阐释》、叶舒宪《从盘古之谜到中国原始创世神话之谜》、祁连休、程蔷《中华民间文学史》、马卉欣《盘古之神》、覃乃昌等《盘古国与盘古神话》、过伟《人文精神的基石(广西人文始祖)》、余云华《重庆民间盘古文化及其考古学支持》等著作和论文。虽然作了各种论证,但许多问题仍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因为盘古是中国神话体系中最古老的神,它的产生很古老,长期流传在人们口头,直到三国时才由吴国文人徐整记录下来,离它的产生已有了很长时间,它的内容与作者、时代等等,就很难弄清。用过去的文献法去考证肯定是不够的。好在民间尚有许多活态的盘古神话与崇拜习俗,必须用民俗学、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才能作出新的突破。本文拟从前人成果出发,作新的探索,故曰盘古新考

  史籍与民间口传中的盘古开天辟地

  开天辟地的盘古,在先秦西汉的文献中无明确记载,直到三国时才有徐整的《三五历纪》(《艺文类聚》卷一引文)、《五运历年纪》(《绎史》卷一引文)中有两段记录,主要情节是:

  1、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2、经过一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3、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一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4、以后乃有三皇……(《三五历纪》)

  5、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理),肌肉为田土,发须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五运历年纪》)

  民间口传文学是活的立体的文学。它是不断发展的。其创作不是一次完成,它的流传过程,就是创作过程。

  在另外的记载中,我们又可以看到盘古神话的其他内容,如,盘古是龙首蛇身的伟大君主,盘古化夫妻,阴阳之始也(梁任昉《述异记》)等等。

  从这些记述,可以看出盘古神话流传的情况,时间上从秦汉时代就有流传(当然其实可能更早),而流传的主要地区在南方。更重要的是盘古神话不仅在民间流传,而且已经有了许多习俗,深入人们生活——以盘古为姓,说明他们把盘古作为祖先神进行祭祀。由此可见,盘古神话如此深入民间绝非几百年的事,而是自古而然的。

  盘古神话外来说,站不住脚

  事实证明,盘古神话从古至今,已流传了好几千年。但近代曾流行外来说。其主要观点有:1、印度是世界上神话、故事的重要发掘地,盘古神话的两大母题(卵生神话母题、尸体化生母题)在印度《吠陀》神歌中都可找到。2、后汉所译佛经《摩登伽经》等里的大神安荼义为鸡卵,安荼神话中包括此两大母题。徐整写作时可能看过此经。3、印度婆罗门教创世大神梵天(简称,其读音与盘古相近)。

  这些观点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仔细分析一下,是不大可能的。在汉代即有记载的《六韬》大明篇(传为周初姜太公子牙所著,不是没有可能),早已记载盘古之宗是不可动摇的。早已有的盘古,怎么会忽然成为印度进口的。这当然是绝无可能的。

  《六韬》中的盘古之宗不只是一个神名问题,而且关系到天道清净、地德生成、人事安宁等天地人和谐统一的问题,其思想是正宗的中国传统观念,没有什么佛教思想。外来说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盘古神话的科学内核与思想内涵

  神话是远古人们口传的文学,同时包含着历史、科学、文化等极其丰富的内容,它是古人综合性的意识形态,其中蕴含着原始的科学、哲学与历史记录。这已是国际人类学、神话学的常识。但是近几年来,却受到一些学者的否定,他们以反传统反实证自诩,说什么神话是科学吗?回答显然是否定的。

  在他们眼中,似乎神话只是原始人的胡思乱想,是一种幻想的虚构,其中怎么会有科学成分、哲理思想呢?这不但无视国际上把神话传说作为严肃故事的分类理论,而且也堵塞了对神话内涵的深入研究。我以为这是不符合科学要求的,因而是错误的。这种随便否定前人的反传统做法是要不得的。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盘古神话的丰富内涵,就会发现,它们虽然幼稚,但却是古人对宇宙起源、人类起源和万物起源的一种科学探索,其中当然充盈着幻想与夸张的成分,但同时也不乏科学与哲学的因子,从中还可以看到一些历史事实的影子。这里试作一具体分析。

  1、盘古神话中的唯物论思想

  在世界各国的创世神话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中生有,认为世界是某个大神(如上帝等)从无到有创造出来的;另一类则是由物质的改造、变化而创造出来的。从无到有的创世,是唯心的,而有物质基础、物质根据的创世则是唯物的。

  盘古神话显然属于后者。它说宇宙原为混沌一团,像鸡蛋一般,天地人均生于其中,万物由它变化而来。这种卵生神话,许多国家都有,可能有同源互传的,但也可能是根据神话思维的规律各自创造出来的,因为在相同的社会历史发展环境中,往往会产生相似的想象。

  人们看到从鸡蛋中可以生出小鸡来,就会自然地想到宇宙万物也会如此从蛋一样的物体中产生出来。这种思维是一种类比思维,有很大的主观幻想成分,但比无中生有的唯心论还是更符合科学一些。

  在天文学的最新成果中,对宇宙起源有多种假说,有一种假说越来越受到更多科学家的认同,这就是宇宙原为一团混沌,经过突然爆炸而产生出了无数星球,逐渐演化出人类社会。这种混沌说在先秦文献(如《庄子》等书)中多有记述,是中国土生的。这也是盘古神话出自中国本土的一个旁证。

  尸体化生说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的神话母题。由盘古的身体变成世间万物,而不是无中生有,这当然也是一种唯物主义思想。

  科学研究的根本要求是从事实出发展开研究,以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而绝不是空对空,只从思想到思想,从无到有,凭空创造。

  唯物主义的科学本质就在于它始终认为世界万物由物质构成,由物质产生,人的思想感情也是物质的产物、物质的反映,绝非无中生有。

  由此可知,盘古神话的卵生混沌说尸体化生说,都是从物质出发的唯物主义的思维产物,是原始科学思维的萌芽。如此步步深入,就会使对事物本质的探索走上科学的道路,这是毫无疑义的。

  2、盘古神话中的辩证法思想

  盘古神话中有辩证法思想:盘古生于混沌,是混沌变化的产物。一日九变之概数,说明变化之频繁。

  不只变化多,而且经过了长期的变化,宇宙才会产生人类万物,以一万八千岁作一甲子,这思想与考古学、人类学研究的结论,竟是不谋而合的。宇宙变化的进程缓慢,是以万年计算的。

  不只变化多而久,而且变化极其广泛,什么都在变,日月星辰、山河草木、人类社会,一切都在变化,盘古兄妹,阴阳之始也,而盘古之后,又有了三皇五帝……

  3、盘古神话的人文观念

  盘古神话的人文观念是很丰富的。

  首先,盘古神话表现了一种人本主义思想。一切以人为本,宇宙由人开辟,由盘古顶天立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而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一万八千年,盘古巨人长得多么高大,说他神于天,圣于地,表现了人类是自然的主人这一人本主义的宝贵思想。这是很有意义的。这是一种生命意识,人的生命不息,劳动不息,就可以创造一切,这正是盘古神话所显示出的思想光辉。

  其次,人的本质在劳动,正是劳动使人类高于一切动物,区别于一切动物,盘古神话实质上正是对人类劳动赞美的一曲最壮丽的凯歌。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万物,正是盘古神话最深刻的思想内涵。

  例如明代《开辟衍绎》补充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细节。说天地被盘古撑开之后,还有一些地方相连着,于是盘古左手执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凿开。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写出了盘古以斧凿工具开天辟地的细节,比过去更具体了。这种劳动,正是当时社会中劳动人民最平常的日常劳动。不但木匠用斧凿,就是农村劈柴也离不开斧头。

    再次,盘古兄妹的结合是为阴阳之始,反映了远古血缘婚的历史,这是盘古神话与伏羲-女娲神话相结合的一种发展。如今在桐柏山地区仍然非常流行(《桐柏文史资料》第六辑2004.12)。马卉欣、韩芳主编的《万代盘古论》所附的《盘古神话选》中几乎都是讲的盘古兄妹盘古爷盘古奶的故事,说明这个母题流传既广泛且久远。它突出了盘古作为人类祖先——人祖的地位,盘古就是人祖爷,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祖先。

  《补衍开辟》(《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83卷引文)说盘古氏也就是浑敦氏(即混沌氏),同时也是初天皇氏也。龙首人身,神灵,一日九变,一万八千岁为一甲子……”

  盘古氏在后代传说中又成了天皇氏,为三皇之首,比地皇、人皇都大,都古老,而且说他龙首人身,比《五运历年纪》所说龙首蛇身又进了一步。

  盘古精神的现实意义

  由以上分析可知,盘古神话的思想内涵是非常丰富的,至今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重视。我们创建美好和谐的新社会,仍然需要继承发扬盘古精神。

  究竟什么是盘古精神呢?

  首先,盘古精神可以概括为开天辟地的开创精神,创新精神,这对于我们改革开放创造和谐幸福的新世界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盘古精神包含唯物辩证法的实事求是精神。同时,盘古精神就是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一切的信念,就是不怕困难,刻苦坚持,长期奋斗,自我牺牲,为民造福的精神。(作者段宝林为北京大学教授)

    

 

    盘古神话不属于上古神话1
    
写在前面的笺:帖子粗略的筛选和介绍了一下书中的盘古案例,但作者对权威的进化论研究方式进行了理性又有力的批判,虽然仍不免其认知上的谬误,但这种事实求是的论证理念,着实让人感动。推荐书目:《中国与两河流域神话比较研究》;作者:张文安。
        
——在传统研究里,盘古神话属于上古神话,是中华民族创世神话中的一曲华章,其重要性可以与希腊罗马神话,印度神话,北欧神话等等并称。但本书的作者张文安则认为盘古神话并非原始先民作品的这一说法,并认为盘古神话是三国时期道教在吴主孙权政权的倡导下,由道家学说创造出来的神话,按照闻一多神话分类,属于典型的变质神话或次神话。(《中国神话研究初探》闻一多。此处借用的变质神话或次神话概念,重点在并非于先民原创,由于是大规模集体性创作,与民间传说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说白了,盘古神话不是先民编造的,而是应该把它的创作时间向后延展到三国时期,著作权算到那群道士身上去】。
    
关键词一:创世神话思密达~【好想知道大韩民国的创世版是肿么样的2333~
        19
世纪70年代,英国进化论学家爱德华·泰勒就注意到中国关于天地分离的远古神话。他联系波利尼西亚、新西兰、毛利人、希腊等国的创世神话认为:毫无疑问,中国像世界其他各地一样,天地分离的神话——“盘古开天地,在中国原始社会就早已具备了。 [《原始文化》泰勒] 20世纪在西方进化论神话理论的知道下,中国学者几乎一致认为盘古石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创世主神,一些神话史、哲学史专著也常把盘古神话置于首章。
       
由于盘古神话晚至公元3世纪的三国时期才见于记载,而此前的文献又绝不见盘古之名,于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被踢了出来:中国古代是否存在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
        20
世纪的盘古神话研究都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的。最早对此作出解释并影响至今的是茅盾先生。开天辟地神话就是解释天地何自而成,人类及万物何自而生的神话。不论是已经进入文明的民族或尚在野蛮时代的民族,都一定有他们的开辟神话。这是因为原始人的思维虽然简单,却喜欢攻击那些巨大的问题,例如天地缘何而始,人类从何而来……他们对于这么问题的答案,便是开天辟地神话,是人类起源的神话。
       
进而茅盾把中国神华与希腊、北欧、希腊创世神话加以比较后断言:中国的开辟神话与希腊、北欧相似,不愧为后来有伟大文化的民族的神话;虽然还嫌少了些曲折,但我们可以嘉定这是因为后人不会保存而至散佚,原样或者要曲折美丽得多呢!”“从此也可以想见中国的开辟神话其内容丰富美丽,不亚于希腊神话。【茅大叔又帅又爱国!】
    
关键词二:盘古从哪儿来?【各种猜测,丧心病狂23333~
        
就盘古神话而言,茅盾认为这一神话是远古时期南方民族(两粤)产生的,后来在三国时期传播吴国才见著录。 [《神话研究》茅盾]但这种解释依然难以弥缝神话事实与文献记载之间的茅盾,此后学者们便不断为这一论断寻找种种事实依据:
        
有人断定盘古神话产生的年代,当早于秦汉 [《中国创世神话》陶阳、钟秀]【文献呢文献呢!】
       
有人把盘古神话溯源到敷布大地的天神大禹; [《开天辟地的神话与盘古》刘起釘]
        
有人认为盘古神是由殷商时期土地神)音变而成的;[《盘古考源》王晖(怎么感觉这是我们历史院的老师咩)]
       
有人认为盘古是由《后汉书·南蛮传》里的盘瓠)音转过来的;[《中国古代史》夏曾佑]
         
有人认为盘古是从《山海经》里的烛龙神话演变而来;[《古神话选择》袁珂]【其实袁老爷子的是熔铸法,把故事穿起来,他也不肯定自己就是对的说~
       
有人认为盘古垂死化身神话导源于原始社会的葬俗;[《盘古垂死化生神话探析》傅光宇、张福三]

       有人认为盘古神话是由古代印度传播而来的;[《盘古考》吕思勉]o(v)o~~当初我就是这么坚信盘古和大梵天有一腿的!】
        
20世纪初中国神话学创立至今的百年里,盘古神话的溯源研究见仁见智,难得统一,不过有一点比较一致,那就是盘古神话是原始社会先民的思维产物,在历史长河里不断积淀,终于在公元3世纪被记载在吴国徐整的《三五历纪》中。
        
从形式上说,这个结论符合中国进化论神话学者中国神话同步发展的理论,但由于没有如古埃及金字塔铭文和两河流域泥板书那样可靠的证据证明盘古神话一定是中国原始先民的作品,所以这些看法有太多的猜测成分,难以令人置信。
 

    【盘古神话不属于上古神话】2   关键词三:涂尔干的反对之声
     20
世纪20年代,法国社会人类学家涂尔干在烦死(其实是反思)进化论人类学热衷于讨论宗教的起源时指出:如果把起源理解为绝对的开端,这一问题就没有什么科学性可言,因此应该坚决摒弃它。由于不存在一个宗教开始产生的特定时刻,所以就不必找一种把我们从思想上运转到那个时刻去的办法。……因此所有这类思辨都应理直气壮地加以扬弃,它只能是没有任何控制的主观和任意的构建。【离开实验谈结论,就是大民科;离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2333~
       
如果我们暂时摒弃进化论神话思维的惯势,先不考虑原始社会这个形而上的先入之见,而是从盘古神话的具体文本入手,现将神话的内容分解为几个文化因素,再进一步考察这些文化因素最早出现的时间,和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中互相综合的一个整体,这样则有希望发现盘古神话形成的相对年代,并对盘古原型作出客观的确定。
    
关键词四:盘古神话文本的文献整合
       
人所共知,盘古一词最早见于三国时期五仁徐整的《三五历纪》,次数元代以前已亡佚,虽然清人马国翰在《玉函山房辑佚书》中辑录轶文14节,但文字增删错乱,不能见其原貌,现依《艺文类聚》和《太平御览》辑其佚文如下: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艺文类聚》欧阳询]
       
这段文字向来是人们研究盘古神话时广泛征引的材料,同时出于《三五历纪》中佚文还有另一条被人所忽视:溟悻始牙,蒙鸿滋萌,岁起摄提,元气肇启,有神灵人十三(头),号曰天皇。有神圣人十二头,号地皇有神圣人九头,号人皇天皇、地皇、人皇为太古[《太平御览》李昉]
       
这段文字显然是上承后乃有三皇而来的,它与盘古故事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结合《艺文类聚》和《太平御览》所辑佚文考察,不难看出《三五历纪》一书说的是宇宙起源以来三皇五帝的古史传说。
        
除此之外,盘古事迹又见于徐整的《五运历年纪》:元气蒙鸿,萌素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绎史》马骕]【小时候就爱这一段的插图,为此买了本厚厚的中国神话传说的故事书】
    
什么叫五运”?《孝经钩命诀》曰:天地未分之前,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有太极,是谓五运。”[《纬书集成》安居香山、中村璋八]。可见《五运历年纪》也是叙述宇宙起源演化的问题。《三五历纪》中盘古是阴阳与中和之气化生的,并非是先天地而生的神灵,盘古虽有垂死化身之说,但与天地开辟情节无关,明确地把盘古描绘成开天辟地创世主神是三国以后逐渐完成的。托名梁朝任昉所撰的《述异记》说: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然则生物始于盘古。昔盘古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西岳。先儒说: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古说:喜为睛,怒为阴。古说:喜为睛,怒为阴。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余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祠,今人祝祀,南海有盘古国,今人皆以盘古为姓。[《述异记》]
    
这段盘古传说神话色彩还不够浓厚,延至明代,在周游编撰的历史小说《开辟演绎》里,盘古开天辟地的创世形象才得到最完美的描写:(盘古氏)将身一伸,天即渐高,地便坠下。而天地更有相连者,左手执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凿开。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二气升降,清者上为天,浊者下为地,自是混沌开矣。天地即开,盘古力竭,乃死。又生二神,阴阳所化,男曰伏羲,女唤女娲,兄妹也,皆为人首蛇身。[《开辟演绎》周游]
     
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民谚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与其说是得自《三五历纪》还不如说得于此书的表彰和普及。《三五历纪》和《五运历年纪》的共性是都论述了宇宙起源问题,其中的混沌、阴阳、元气、中和等概念给其中出现的盘古神话涂抹上了浓厚的中国哲学色彩,这点与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等民族创世神话浓厚的文学色彩和叙事情节形成巨大反差。下一章会使用传说中的文化要素分析法来推断神话出现时间,敬请期待。

   

     盘古神话不属于上古神话3

         关键词五:文化要素分析法
        
盘古神话为什么晚至三国时期才著录于吴人之手?又为什么以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面目出现?只有先弄清这些长期困扰人们的谜团,才谈得上对中国古代创世神话问题做出理性的把握。我们从《三五历纪》和《五运历年纪》两个盘古神话的主要文本中线分解出如下文化因素: 鸡子; 天皇、地皇、人皇; 阴阳、元气;  盘古垂死化身头为四岳等身体各器官的对应变化。
       
下面笔者采用文化要素分析法,从以上所举盘古神话文本中几个核心要素入手,逐层剖析这些文化要素是怎样在不同历史时期相互综合并最终定型于三国时期我们所见的盘古神话。


【此处应该有图片,但传不上来,我已经尽力了。T^T
        
盖天说——中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
        
关键词六:盘古神话与浑天说
      
《三五历纪》说: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把天地结构说成是鸡子形状,这是天文观念中典型的浑天说反映。从中国天文学史上看,人们对宇宙结构的认识依次经过了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几个阶段。
      “
浑天说的出现始于西汉,此前人们一直坚持天圆地方天象盖笠,地法覆盆盖天说。不过西汉时期浑天说尚不为人所普遍接受,为此杨雄曾提出8个问题来责难盖天说,这就是有名的难盖天八事
       
东汉时期,浑天说在人们心目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张恒在《浑天仪图注》中说: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行。[《隋书·天文志上》卷十九,魏徵]

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的浑天说
        
这一观念在汉代纬书中也多有反映,如《春秋纬·元命包》说:天如鸡子,天大地小,表里有水。”[《纬书集成》安居香山、中村璋八]
      
《尚书考灵曜》说:天如弹丸,围圆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纬书集成》安居香山、中村璋八]

好多圈。
         
三国时期的陆基、刘洪、葛衡、王蕃等天文学家俱持浑天说。王蕃在《浑天象说》中说:天地之体,状如鸟卵,天包于地外,犹壳之裹黄,周旋无端,其形浑浑然,故曰浑天。[《隋书·天文志上》卷十九,魏徵]
浑天说在东汉至三国时期广为流行,因此《三五历纪》把盘古的诞生设计为天地浑圆如鸡子正是时人天文观念的反映。

浑天仪,肯定都认得。
        
有学者把盘古神话中的鸡子和印度创世神话中的鸡蛋归为一类,并上升为世界范围内创世神话的宇宙之卵母题,显然是把想象力用错了地方。[《神祗与英雄:中国不带神话的母题》陈健宪]
        
从这一层分析看,鸡子浑天说概念不早于西汉时期。
    
Tip:宣夜说是中国古代的宇宙论,认为宇宙有无限广度的空间。宣夜说受道家思想影响,起源可追溯到《庄子.逍遥游》,由东汉秘书郎郄萌提出,今见载于《晋书.天文志》和《隋书.天文志》,设想宇宙是无限的,天体飘浮在虚空之中,互相远离,受的推动而运行,进退不一。此说不认为天有某种形状,没有天球的想法。从天文观测的观点出发,宣夜说并不优于浑天说。在西方,相似的宇宙无限的说法,首见于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本词条来自维基百科】

  
附:龟蛇象说——古印度把处于宇宙中的天地解释为海中乌龟驮着大象,大象背着大陆,周围环绕大蛇。

     【盘古神话不属于上古神话】4

     关键词七:盘古神话与三皇
     
盘古神话中的天皇、地皇、人皇概念源自中国古史中三皇传说。三皇是战国时人在五帝基础上延伸出来的新概念。《左传》述夏、商、周之事,多言三代、三后,而无三王之称。《谷梁传》隐公八年始言诰誓不及五帝,盟诅交质不及三王。”[《十三经注疏··春秋谷梁传》阮元]二传相较,可知五帝、三王都是战国人习用名词。
    “
五帝在战国时有两个系统,儒家以黄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为五帝,见于《大戴礼记·五帝德》;阴阳家以黄帝炎帝太昊少昊颛顼为五帝,见于《吕氏春秋》十二纪。所以说,莫说三皇,就是五帝,恐怕春秋时人亦未之闻。【额,这句话干嘛要宾语前置】
    “
三皇在《庄子》书中仅于《天运》篇一见,它所历述的人物有黄帝、尧、舜、禹,都是后来五帝系统中人,三皇殆为虚指。《吕氏春秋》中三皇就多了起来,见于《贵公》、《永众》、《禁赛》、《孝行》等篇,皆无实指。唯《世本·作篇》在黄帝之前列。
         
遂人【第一个玩火的人儿】、庖牺【最早的职业美食家,也有说伏羲谐音就是庖牺的】、神农【恩,也算吃货的一种】。
     
【原文只讨论了战国及之前时期的。三皇还有其他品种,如:
     
1)天皇、地皇、泰皇(《史记》)
     
2)天皇、地皇、人皇(《太平御览》)
     
3)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白虎通义》)
     
4)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
     
5)伏羲、祝融、神农(《白虎通义》)
    
6)伏羲、神农、共工(《通鉴外记》)
    
7)盘古、女娲、伏羲(民间传说)
    
8)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三字经》)
    
9)伏羲、神农、黄帝(《帝王世纪》、《古微书》)】
       
秦汉间则有另一派三皇说。《史记·秦始皇本纪》记秦并六国,议帝号,李斯等言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这个三皇体系当形成于战国,来自《易传》的三才说,《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天皇氏发型好呆萌诶~
     
这是解释一卦六爻与天道、地道、人道相值的道理。在战国方士来看,司天道者便是天皇,司地道者便是地皇,司人道者自然就是人皇(泰皇)。《淮南子·原道训》: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于中央,神与化游,以抚四方。是故能天运地滞,转轮而无废……”

【黑色面碧,地皇你要不要这么金刚狼】
         
汉代纬书秉承了这种学说而益加详焉,如《春秋纬.命历序》说:天皇出焉,号曰防五。 兄弟十三人继相治,乘风雨,夹日月以行,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共治一万八千岁,天皇被迹在柱州昆仑山下。次后,地皇出,黑色面碧,号曰文悦,兄弟十一人,兴于龙门熊耳山,共治九千岁。次后,人皇出焉,驾云羽,乘云谷口,兄弟九人相象以别,分治九州,八皇沾中辅,号曰握元,共治四万一千六百岁。
   
在这里看来,天皇应有13人,地皇11人,人皇9人。而三皇后来成为某三个特定人的组合,则属于语言的演化了
【人皇。。你好。。】 
         
汉代的谶纬之学在三国时期十分流行,纬书在人们的言谈中也屡见称引。《三国志·蜀书》泰宓对广汉太守夏侯纂说:蜀有汶阜之山,江出其腹,帝以会昌,神以建福,故能沃野千里。此说见于纬书《河图括地象》:岷山之地,上为东井络,帝以会昌,神以建福,上为天井。又说:人皇乘祇车出谷口。今之斜谷是也。此句亦见纬书《春秋·命历序》:人皇出焉,驾云羽,乘云谷口。
说明: 盘古神话不属于上古神话
    
三国时期,随着汉代谶纬之学的流行,纬书中的三皇传说也广为传播。除徐整《三五历纪》所录的三皇佚文外,三皇传说亦见于五仁项峻的《始学篇》:天地立,有三皇十三头,号曰天皇,治万八千岁;地皇十一头,治八千岁。人皇九头,兄弟各三百岁,依山川土地之势财,度为九州,各居其一方,因是而区别。
        
试把《三五历纪》中的三皇佚文与纬书《春秋·命历序》作一比较,不难发现其因袭之迹是极为明显的。其中有神灵十三头,号曰天皇,源于纬书中的天皇出焉……兄弟十三人继相治;其中有神圣人十二头,号地皇,源于纬书中的地皇出……兄弟十一人;其中有神圣人九头,号人皇源于纬书中的人皇出焉……兄弟九人相向以别。
说明: 盘古神话不属于上古神话
     
《太平御览》引《洞引》曰:古人质,以头为数,犹今数鸟兽以头计也。若云十头鹿,非十头也。正是二文头、人互易的注解。从这一层分析看,盘古神话中的天皇、地皇、人皇概念直接从汉代纬书中移植而来,而三皇传说在中国文献出现上的上限不早于战国

     盘古开天辟地是自古以来人们对神话的曲解

    “盘问、盘诘之意,在现今仍然是广泛使用的词义。有盘古开天地之说,指的是盘古可以开天地而不是盘古这个开了天地,把盘古当作是建立在误解上的神话。所谓开天地,指的是人使用心法(逻辑思维)从宇宙的第一个点开始再造宇宙,实际上就是在逻辑上建立起一个宇宙模型。而我国古人的哲学就是基于对宇宙起源和队自然现象的研究。以《道德经》为例,老子所谓的道,就有宇宙起源的含义。盘古开天地是从古至今的以讹传讹。(以上文章来源:跟头快到我碗里来搜神记

 

个人简介
潘世东,二级教授、十堰市政协副主席、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十堰市委主委、汉江师范学院校领导、《汉江师范学院学报》主编、汉江师范学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北省跨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湖北…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