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有哪些百年以来未被各代学者,专家发现的败笔?

张忠俊 原创 | 2014-02-10 20:13 | 收藏 | 投票
三国演义有哪些百年以来未被各代学者,专家发现的败笔?
 
 
通俗小说,常使用传奇的创作方法,以增加小说对读者的吸引力,但是,如果出乎意料之外,不在情理之中,就是小说的败笔。
小说第一百二十回写。。。。。。晋兵大举进攻吴国,吴主孙皓大惊。常待岑昏献计说;‘江南多铁,可打连环索百余条,长数百丈,每环重二,三十斤,于沿江紧要处横截之,再造铁锥数万,长丈余,置于水中。若晋船乘风而来,逢锥则破,岂能渡江也?’
孙皓大喜,传令拨匠工于江边连夜造成铁索,铁锥,设立停当。。。。。。
。。。。。。晋国龙壤将军王睿率水兵顺流而下。前哨报说;‘吴人造铁索,沿江横截,又以铁锥置于水中。’
王睿大笑,遂造大筏数+方,上缚草为人,披甲执杖,立于四周,顺水放下。
吴兵见之,以为活人,望风先走。暗锥着筏,尽提而去。
又于筏上作大炬,长+余丈,大+余围,以麻油灌之,但遇铁索,燃炬烧之,顺臾皆断。两路从大江而来,所到之处,无不克胜。。。。。。
晋军用大火炬加麻油烧铁索,温度根本不可能烧断铁索。1000度的高温仅能烧红铁索,烧红不是烧断。
大火炬加麻油顶多能烧红铁索,况且江上风大,火焰会四处飘散,温度更难升高。
因此,小说中写大火炬加麻油烧断铁索情节,明显失去真实性,是小说的败笔。
因为此段情节不是主要情节,不易引起读者,学者的注意,所以-直以来,未被发现。
 
个人简介
民间学者,创作者, 中西哲学,人学,思维方式比较研究者, 哲学三元方法论始人, 多部文学作品创作者 2013年退休教师
每日关注 更多
张忠俊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