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都其实很简单,关键在于智慧和胆魄 作者解读《中国迁都报告》

秦法展 原创 | 2014-04-14 11:10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迁都其实很简单,关键在于智慧和胆魄

作者解读《中国迁都报告》

 

对于迁都这个老话题,每年都会引起人们的热议。而人们最不敢碰的就是认为这件事大过重大,大到谈迁都色变之重,认为只有亡国才迁都。笔者在《中国迁都报告》一书中,就自古中国迁都路线图进行了梳理,其中重点列举了我国历史上的有着重大影响的四次迁都(原文附后):一是盘庚迁都殷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二是秦迁都咸阳奠定大一统的中国基础;三是孝文帝迁都洛阳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四是朱棣迁都北京成就了600年古都的辉煌。纵观这四次大迁都,不仅都不是在亡国时进行的,而且每一次迁都促进了王朝的兴盛和民族的繁荣,其中最显著的特点都是在位国君有超长的智慧和过人的胆魄,而且在历史上都赫赫在目,浓墨重彩。

一个地方的更迭,对国家来说就是迁都,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搬家。现代社会,和平年代,对于国家来说,当家人(政府)搬搬家亦应寻常事一件,没必要上纲上线,大惊小怪,非往亡国的事上联。现在每个家庭恐怕都搬过家,有的甚至不止一次搬家,难道都是在家庭破败时才搬的家吗?恐怕每一次搬家都是环境的改善,品位的提高,心情的愉悦。所以,对国家迁都,要保持平常心,理智正确看待。

迁都其实很简单,但确实需要当家人的智慧和胆魄!

附:《中国迁都报告》一书原文摘录:

在我国历史上,有四个朝代的迁都特别值得我们关注,在此予以总结一下:

(一)盘庚迁都。商汤时代的一代明君盘庚进行的一次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大迁都,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意义。盘庚作为我国古代的一个政治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继位之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当时的不安定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可是,在当地有着上好居住条件和生活习惯的官僚贵族大多数贪图安逸,尽管给予了很优惠的条件,但是绝大多数仍然不愿意另迁新地,甚至一部分位高权重的贵族还煽动平民起来反对,一时间就迁都事宜闹得沸沸扬扬,十分厉害,致使迁都一时搁浅。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盘庚帝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他多次把反对迁都的贵族找进宫来,反复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说:“我要你们搬迁,是为了想安定我们的国家。你们不但不谅解我的苦心,反而发生无谓的惊慌。你们想要改变我的主意,这是办不到的。”盘庚执意坚持迁都的主张,最终挫败了反对势力的阻挠,他带着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迁都中原之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盘庚为了显示迁都理念的正确性,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大力整顿商朝的政治,整顿朝纲,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二是大动土木,兴建宫殿,彰显国家实力。通过近代考古发现,在安阳小屯村一带发掘出大量古代的遗物。从发掘的情况看,殷墟占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大致分为宫殿区、王陵区、一般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和奴隶居住区。古老的洹河水从市中缓缓流过,城市布局严谨合理。从其城市的规模、面积、宫殿的宏伟,出土文物的质量之精、之美、之奇、数量之巨,可充分证明它当时不仅是全国,而且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三是发展文化、科技。从殷墟发掘出来的遗物中,有龟甲(就是龟壳)和兽骨10多万片,在这些龟甲和兽骨上面都刻着很难认的文字。这就是中国文字的雏形,后来所谓的“甲骨文”。在这些甲骨文中,我们有了对殷商时期的社会情况的了解。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同时,还发现大量的青铜器皿、兵器,种类颇多,制作很精巧。其中代表中国古代青铜器辉煌发展历史的“司母戊”大方鼎,充分说明了在殷商时期,我们的祖先的冶铜技术和艺术的高超水平。这次迁都不仅为中华民族科技的发展开创了先河,而且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对于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秦的三次迁都。秦国由弱变强,与秦国的三次迁都关系非常密切。战国初期,秦国都城一直在雍城,到秦灵公时,为了摆脱旧贵族势力的羁绊,灵公决定迁都于泾阳,作为雍都的陪都或军事性质的临时都城。到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为了便于向东发展,又将都城迁到栎阳,尽管也是具有临时军事都城的性质,但是已经将中央官署动迁于此。直至孝公时,才将政治中心逐渐由雍城迁入栎阳。那么,秦为什么要迁都栎阳?主要是出于对栎阳的特殊战略位置的考虑。一是栎阳位于渭河南北两岸贯穿东西的交通大道上,其北岸的一条是当时连接秦晋往来的主要纽带。二是栎阳城在(今陕西)临潼东北,其西面有周人的旧都岐周、丰京和镐京,东西可沿渭河到达黄河以西远至河套的广大地区。司马迁说栎阳的地势是“北却戎狄,东通三晋”。可见当时栎阳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这正是秦要迁都的重要原因。

迁都栎阳后,秦献公和秦孝公两位国君苦心经营,进行改革,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秦“夷”的身份。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后,深感“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立志奋发图强,广招贤士,任用商鞅实施变法,大大加快了秦国前进的步伐,经过数十年的打拼,终于成为诸侯国中之强者。随着国力的增强,前359年,秦孝公决定迁都咸阳。咸阳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咸阳北有九峻山,山势陡峭险峻,易守难攻,为天然屏障;南临渭河,水源充足。临近西周故都丰镐,由于开发早、农业颇为发达。遥盼终南山更是风景优美,特产丰饶。更重要的是,它处于东西、南北交通要道,要想东西方向通行,必须在咸阳附近横渡渭河,舍此别无他路。

秦孝公迁都咸阳最重要原因是政治因素。孝公当初采纳商鞅的建议,在栎阳进行了第一次变法,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受到的阻力也相当大,主要来自保守派和旧贵族势力。孝公预料到在栎阳很难保证将变法进行到底,因为栎阳的旧贵族大都是由雍都迁来的,有相当的势力,他们当中有些人就是秦国的官僚贵族,手中掌握着事实上的权力,要扫除这些障碍,不是太容易的一件事。而对当时日渐强大的秦国来说,稳定这些旧贵族势力,积蓄东征的力量,至关重要。秦孝公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后,认为咸阳总比栎阳在政治、经济、军事战略等方面要优越得多,既要着眼于国家长远发展,又要摆脱栎阳旧势力困扰,一个最好办法就是迁都咸阳。事实也证明,正是秦孝公由陇山进入关中的第一步,为秦的最后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秦的三次迁都从一个侧面充分证明了迁都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多么的重要,都城的位置选择对于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是多么的关键。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历朝历代的小国在诸多地方也设有国都,诸如北魏鲜卑政权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鲜卑拓跋部从来都是一个以掳掠为职业的落后统治集团。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深慕汉文化,为了政治上的需要,毅然迁都到中原汉文化集中地洛阳。在迁都过程中,他认为迁都之事要慎重,不可操之过急,深知 “北人习常恋故,必将惊扰”,要违风背俗,保守势力势必以死相争。于是,他精心制定了这样一个策略:假南征之名,行迁都之实,使南征成为迁都准备的讨价还价的本钱。事情果然如此,当孝文帝提出南征南齐时,以任城王拓跋澄为首的文武百官纷纷起来反对,使南征之事搁浅。为了实现南征迁都的愿望,孝文帝将拓跋澄召见入宫,推心置腹,言明利害,最终得到了拓跋澄的支持。公元493年七月,孝文帝率群臣及步骑20万兵发平城,宣称南征。九月,大军到达洛阳,当时“霖雨不止”,阴雨连绵,北方人都不适应气候。此时的孝文帝心里比谁都清楚,他命令全军骑马出洛南征,继续进军。这时群臣都叩头泣谏,要求停止进军。到这时,孝文帝才亮出了自己的底牌说:“如不南征,当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于是,群臣都面面相觑,皆呼万岁,大都赞成迁都而不愿南征。孝文帝足智多谋,终于实现了他迁都洛阳的愿望。试想,如果孝文帝直接提出迁都大计,肯定阻力重重,难以有所作为。但他没有硬来,而是采取迂回战法,先使出一招南征之计,然后再亮出自己的底牌,使众大臣无理由提出反对意见。孝文帝的迁都洛阳计划,不仅为当时的北魏政权的巩固和延伸发挥了重要作用,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做出了贡献。由此可见,迁都对于国家政治、缓解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都有其十分重要的作用

()朱棣迁都北京。朱棣迁都北京,开创了明清600多年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相分离的格局。略……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在近代史上饱受列强蹂躏,在满清历史上最令人痛心的是慈禧带着年幼的皇帝和王公大臣仓皇出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中国作为泱泱大国为什么慈禧不战而逃呢,因为北京离海岸线太近了。八国联军的战舰瞬间开到了北京城下,炮弹打到了紫禁城,这也怪首都的地理位置不好。日本发动的卢沟桥事变,也是从北京(因为朝鲜当时是日本的殖民地,9·18事变日军就是从朝鲜进入东北的)开始,而后发动8·13上海战役,都是因为离海太近所致。中国本来不是一个海上军事强国,而把首都建在沿海,其危险性犹如把一百万现钞交给一个三岁小孩,对敌人来说无异于是一种诱惑。这种危险至今仍然存在,如果台独势力猖獗,一旦战事突起,美军干预的话,北京将再一次袒露于美军航母的飞机大炮之下。

 

 

 

 

 

个人简介
秦法展、河南新乡市人,男、1959年12月生,大学本科,。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