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一体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唯一合理的关系模式

曹永福 原创 | 2014-04-29 10:18 | 收藏 | 投票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他们之间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他肯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他认为这是由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辩证规律所决定的。

  马克思的观点一经问世便引起了世界性轰动,人们因此分化成社会主义者和资本主义者,前者千方百计想要把社会主义变成现实,后者则激烈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马克思给资本主义所带来的魔咒,努力将资本主义引向永恒。

  时至今日,这两者之间的争论仍然在继续,但是在我看来,这样的争论实在没有意义,也没有必要,因为马克思并没有研究清楚问题,所以,他所提出的社会主义理论方案是不可能实现的。

  为什么呢?我的看法是:马克思只研究了西方历史,没有研究中国历史。这就是使得尽管他的唯物辩证法无比强大,但是因为他在研究领域上的存在着缺失,所以他最终所得出的结论却是似是而非的。

  因为马克思没有理解中国历史的本质,他就没有理解世界历史的本质,所以,他所理解的世界历史,充其量只是西方历史,或者说,它是把西方历史看成了世界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理论中存在着以西方代替世界的霸权主义嫌疑,同时,因为此,他也把西方看成了世界的主宰者和拯救者。如此,他所理解的世界历史也就是片面的,残缺不全的,从而,他所理解的历史过程也就只能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样一个直线运动过程。

  那么,为什么没有理解中国历史,就会导致马克思理论的错误性呢?或者说,中国历史难道就这么重要吗?

  我们从马克思理论本身说起。

  (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并没有提出社会主义这个概念,也没有认定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掘墓者,在他的理论中,只有共产主义这个概念,只是后人,尤其是中国人把社会主义插到了共产主义之前,把共产主义置于理想形态。但是,中国人的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所以,我们在讨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时,其实就是在说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这是一个很小的微不足道的可以忽略的问题,不需要多费口舌。)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母体中孕育出来的,新的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消灭一切剥削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使命。马克思把社会主义的这种实现方式看作“否定之否定”、看作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这一点暂时无需理会。真正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社会主义是否具有现实性?因为一个不具现实性的东西是无法否定或扬弃另一个已经现实地存在着的事物,马克思有句话也表明了这个意思: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既然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母体中孕育而成的,那就是说,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被灭亡之前,就只能是潜在地存在于资本主义躯体之中了。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种潜在地存在着的东西就一定具有现实性吗?而且潜在地存在着的社会主义因素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是在资本主义产生的同时就产生的!这是马克思的解释。但是,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凡在过程开始时,不作为前提条件而存在的,在其结果中也必不存在,反之亦然。那么,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应该是这个运动过程的结果吧,如果是,那么社会主义因素也就必然同时是封建社会发展的结果。根据同样的原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因素也必然同时存在于封建社会之中。如此继续推论,最终的结论就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从人类历史一开始就同时存在了。

  但是既然他们两者同时产生,同时发展,为什么社会主义却在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之后才实现?难道说,他们二者所具有的现实性是不相同的?或者说,从一开始,资本主义就比社会主义具有更加强大的现实性?但是如此以来,就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主义因素先天弱小,资本主义因素先天强大。但是,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那么,一个先天虚弱的东西怎么可能在以后逐渐强大起来?有人说,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潜伏的时间比资本主义时间长,因而所吸取的养料就更多,如此他的后天力量就比资本主义强大。这个说法实在扯淡,因为当社会主义在吸取营养的同时,资本主义也在吸取营养,而且他还是在自觉地使自己不断地强大起来,这总比潜在地处于懵懂状态中的社会主义强大的更快吧。当然,也有人就说,正因为资本主义吸收营养的速度快,所以它成长的快,同时就更快地趋于死亡。这是一种诡辩,须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不是生命体,他们不可能具有生命体所具有的生长特性。

      所以,唯一科学的解释只能是,二者无论在任何阶段都具有等量的现实性。因为具有等量的现实性,所以他们必然同时在人类社会中实现,只有当社会主义现实地存在着,它才能在资本主义内部潜在地存在。

  但是,迄今为止,没有人发现社会主义具有独立形态的历史过程。

  以上是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做出的推理。现在我们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待马克思主义。

  如果我们承认马克思对人类历史的看法是正确的,我们就无法解释真正的世界历史。因为真正的世界历史是:当西方历史开始的时候,在地球的其他地方,许多文明也开始了他们自己的历史过程。那么这些文明之间又是什么关系?难道他们不是这个地球上的文明吗?难道他们没有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吗?不是!

  但是,真正的问题是如何看待这些文明与资本主义文明之间的关系。

  我们仍然借助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有这样一个比喻:猴体解剖对于理解人体结构是一把钥匙。什么意思呢?用中国语言将就是察往可以知今!以往的历史并没有消失,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在当下。我对它进行了扩展,我认为人体解剖对于理解猴体结构也是一把钥匙。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就是人类历史中所有曾经存在过的关系都不会消失,它一定在当前的现实中还存在着。所以,一种关系,只要它现实地存在在当下,那它就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我们完全可以从今天的现状中就可以透析出某种关系的原初形式。

  放眼当今世界,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西方文明与其他各种文明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共同构成着当前的世界文明形态。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定:在人类历史的任何阶段,各种文明之间也是这种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共同存在着呢?答案当然不是,为什么不是呢?是什么原因呢?答案只能是因为交通方式不发达,在飞机、远洋航船没有被发明之前,各种文明之间不可能持续不断地相互交流相互沟通,但是偶然的交流却始终存在着。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文明在世界历史的任何阶段都不曾放弃世界化的意志。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十字军东征、两次世界大战等等都是明证。这些都不可争辩地证明,真正的世界历史,并不是西方文明史,而是各种文明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共同存在、共同发展所构成的总体性历史,只不过,这种关系形态经历了一个从抽象到现实的过程而已。所以,单单从西方历史出发就认定世界历史走向是绝对错误的。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理解这个由多种文明共同构成的世界文明史了。因为仅仅用“共同”二字不足以表达世界历史的真正面目。我们仍然从当前的现实出发。

  自19世纪末期开始,人类世界开始演化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相互对立、同时存在、共同发展的二元格局,时至今日,二者之间的这种关系形态仍然是世界格局的主要形式。那么,我们由此就可以这样去描述世界文明的当前格局:从横向角度看:世界文明总体上是一条线段,以中国为代表的中华文明与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文明是这个线段的两个端点,其他各种文明则处于这条线段的中间,分别共享着这两种文明的不同成分。如果这个论段是正确的,那么,由此就可以推论:在世界历史的任何阶段,世界文明格局都是这样的,回到人类历史的开端也是如此。

  如果上述推论正确,那么就可以认定:人类历史从一开始,西方就踏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则踏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其他文明则处于这两条道路的中间环节。他们共同以线段的方式齐头并进,共同不断地将世界历史推向前进。因而,从横向角度看,世界文明是一条线段,而从纵向角度看,世界文明则是一条阶梯!

  那么,认定中国历史是一部社会主义史有什么根据呢?

  从理论的角度看:社会主义之所以在西方能够现实地潜伏着,是因为它本来就已经实现了。也就是说,凡是能在整体中作为部分存在的,他必然同时也作为整体存在于部分之中;凡能在历史的部分中潜在地存在着的,它必定在历史的部分中现实地存在着——从全世界范围看,中国历史和西方历史都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都是作为世界历史的部分而独立发展的历史整体。同时,无数学者都发现中国历史是一种与西方历史截然不同的另一种文明史,所有通用与西方的在中国都无法通用。所以,对于中国历史而言,他就是作为世界历史的部分而完整地存在着的另一部历史。因此,如果要在西方历史之外再找一个与之相对的另一部独立发展的强大的历史非中国历史莫属。

  那么中国历史是否具有社会主义性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

  第一: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逻辑与西方历史的发展逻辑截然不同

  首先,西方历史总体上遵循的是经济逻辑,简单地说,就是马克思所发现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生活方式在任何时候都作为决定力量而存在,人们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等等都以经济生活方式为样板,即使出现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也只是作为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而出现;而中国古代历史总体上却遵循的是上层建筑逻辑,简单地说,就是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在古代中国,经济从来就没能始终成为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反而,政治权力、家族势力等等上层建筑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历次王朝更替的莫不都是从政治权力开始,经济基础至多只是作为上层建筑的结果而存在,而一种王朝一旦开始建构自己的统治方式时,绝不是把社会经济运行方式作为参考对象,而是把权力运行方式作为参考对象,也就是说,他们是如果夺取政权的,他们就是如何统治国家的。

  其次,西方历史总体上围绕着财富增值展开,而中国古代历史则围绕着人伦道德提升而展开。在西方历史上,人们的所有活动都归结在利益增值的交点上,但中国古代历史却从来没有财富增值机制,至多只是物资流通和产品交换。整个社会所赖以运转的核心机制,不是经济,不是利益增值,而是道德规范和伦理风尚。

  第二:社会主义是以社会逻辑而建构的发展方式

  判断一个国家的性质很简单,只要看这种文明的发展逻辑就行。因为迄今为止,任何一种文明都有一种一体化特征。比如,资本主义就是国家、社会、经济等等领域都以资本固有的运行方式为根据和样板而运行的,相应的,社会主义国家则以社会所固有的运行方式作为样板和根据而建构。

  何谓社会?马克思的定义很明确,就是人们的共同活动构成社会。所以,社会,在国家范围内,它首先是一种组织形式。同时,从形成方式上说,自由、自觉、自愿、自主是社会的本质属性。但是,迄今为止,社会从来就处于国家的秩序需要之下,所以,国家框架下的社会只能是人们在自由、自觉、自愿、自主的前提下结成的能够共同活动的组织形式。

  人类历史上这样的社会形式很多,小组、家庭、家族、宗派、部落、派系、团体、公司、学校等等,但是只有家庭最具生命力、最具稳定性、最具组织性、最具自主重构能力。所以,家庭也就自然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第一种形态。在人类历史上,只有中国古代始终以家庭作为国家建构、运行的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代就是社会主义,只不过是家庭式的社会主义,而不是现代意义的社会。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家国一体观念深入人心的原因,也是为什么中国人具有强大的家庭观念的原因;同时这也是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得以迅速传播的原因,更是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近代中国的原因,一句话,因为中国是社会主义的发源地,是社会主义的大本营。

  由此而论,在人类历史的任何阶段上只有两种发展方式,一种是西方的资本主义发展方式,另一种则是中古代的家庭式社会主义发展方式,它们就像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其他国家的发展方式只是这两者之间的种种过渡形式,他们不可能成为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至多只具有某种实验意义而已。这个线段齐头并进,相互联通,共同构成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

  从实践的角度看,任何性质的国家,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只能是在自己原有的历史的基础上得以前进,所以,如果我们承认中国目前仍然是社会主义性质,那么就必须承认中国古代是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式,不承认这一点,就等于说,社会主义是一种没有历史、没有生命的虚幻想象,是一套没有现实依据的骗人的鬼话。同时,如果不承认中国古代史的社会主义性质,也就等于不承认世界历史是多种文明共同发展的结果,也同时就等于不承认世界是全人类的世界,而是西方人的世界,更等于承认世界文明不是多样多元共存的关系,而是世界文明就是西方文明。

  所以,无论是从什么方面看,中国古代史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都是无需质疑的。同时,只要确信这一点,中国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就一目了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存共生于同一个世界,那么,他们也就必然共存共生与同一个国家,这是一个整体与部分相统一的辩证关系。

  那么我们回头再看人类历史吧。只要明确中国古代史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就可以这样解释人类历史:

  西方历史:原始资本主义社会——奴隶资本主义社会——封建资本主义社会——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中国历史:原始社会主义社会——奴隶社会主义社会——封建社会主义社会——资本社会主义社会

  总而言之,人类文明是一条阶梯,在这条阶梯的任何地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其他各种文明、中国古代社会主义文明共同以线段的方式构成人类文明阶梯上的条条横木。所以,从总体上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协同一体,用符号表达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的本质形式,从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就是人类文明唯一合理的本质形式,但是,这只是总体上看是这样的,它还没有真正实现,所以,无论是西方世界,还是中国,只有完成由“社会资本主义”“资本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式国家转变,人类文明的永恒发展才能实现。

个人简介
热爱思考,渴望交流
每日关注 更多
曹永福 的日志归档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