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婚庆服务求变着眼点
坚持个性化才能不落俗套。现在的婚庆形式太固定不变了,总是老一套,一点新意也没有。因为现在正值80后的结婚高峰期,参加婚礼已经成为我们这些50后60后们的生活常态了,而谈起对婚礼的感受,上面的吐槽则是最为普遍的了。客户对婚礼的不满和厌倦,正是婚庆服务变革的理由,也是新的市场商机嘛。而变革首先就应该从改变婚礼那不变的俗套入手,比如共同倒香槟酒,被人戏称为洗酒杯的规定环节,就十分多余而又乏味;又比如由新人领导念结婚证也够多余的,貌似庄重,实为画蛇添足呀;还有新人父母的讲话,完全是家长的自由发挥,对于那些不具备现场演讲能力的家长说来,如果不事前做些准备,难免使当事人心存遗憾并成为煞风景的一幕啊。因此,婚庆公司作为这场隆重典礼的总策划,当然不可仅负责现场布景、主持人串场、摄影录像就够了。而是应深入发掘这对新人感情生活的精彩瞬间,了解两个家庭的历史背景,并顾及现场来宾的相关情况,在婚礼进行中进行穿插融合,从而为这对新人和他们的家人亲朋奉献出一个隆重、别致、新颖并有个性内涵的结婚庆典。而做到这些,用心进行前期的客户情况研判,并据此进行周密的策划和文案准备,并对重点角色进行必要的角色引导,是婚庆机构必备功课啊。
新人必须是婚礼的绝对主角。在很多蹩脚的婚礼上,本应成为男女一号的一对新人,反而被喧宾夺主的婚礼司仪抢去了风头。这种司仪显然没有明了自己的身份,本来他们仅仅是绿叶,其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映衬新人这对鲜花的娇艳的,但却往往自我感觉良好地在那里秀嘴皮子、说着大段大段俗不可耐的套话,甚至成为舞台上的主宰,支使着新郎新娘这样那样。这种本末倒置的场面,场上的新人会比较机械而又尴尬,家长和亲友们更是觉得不舒服,现场来宾自然是倍感倒胃口了。本来是一对新人的大喜庆典,为何要搞成如此蹩脚呢?必须要让新人成为自己婚礼的绝对主角,司仪的作用并非多余,但必须要处在陪衬和辅助的位置上。至于新人没有驾驭现场的经验,这正是需要考验婚庆机构的整体策划与协调的功力了,要为新人的场上表现的大方、自然、得体做好准备和幕后支撑。有句话说的好:功夫在诗外。新人的现场表现和庆典的隆重感人效果,自然要建立在婚庆机构的周密策划与安排保障的基础之上,这才是有实力、负责任的婚庆机构对客户的真正负责呀。
切实做到对现场来宾的敬重。出席婚礼现场的来宾,都是两个家庭最看重的亲朋好友,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是客户利益实现的重要方面。而在多数婚礼上,这是一个往往被忽视和冷落的群体,尽管没人去计较这些,因为这些亲友都是为多年的亲情和友情而来,没人指望在这样的场合还能被人敬重,他们的目的就是来贺喜的。但如果婚庆机构能适当关注他们,也给他们多一些尊重,这对满足客户的需求当然是非常有意义的增值服务啊。为什么不去做呢?其实也没有多大的难度,只要事先了解一下双方家庭,分别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人物,分别由司仪、新人或现场视频片段展现出他们的真情流露,并致以深情祝福,也就皆大欢喜了呀。显然,这件事情的关注与否,就是个态度问题,用心去做,就一定会使庆典加分的。
婚礼时间有限,服务空间无限。婚礼寄托着一对新人及两个家庭太多的情感预期,但毕竟不能拖的时间过长。对于一家负责任的婚庆机构说来,不应将自己的使命仅仅局限在婚礼现场的有限时间之内。服务时间与空间的延展,才是检验一家婚庆机构综合服务实力的广阔天地。婚礼对于一对新人说来,是重要的人生转折,对于过往的童年、少年、青春岁月及温暖家庭的记忆是一笔重要的人生财富,两个年轻人的感情经历也会留下许多难忘的瞬间。在数字化时代的当下,保存和记录下这些当然不是问题。这也应该成为婚庆机构必须履行的责任,在为新人提供婚礼当天影像资料的同时,还可为他们精心创意制作视频、微站及个人专属画册,以作为永久的留念。这些颇具文化色彩和创意内涵的东东,因其良苦用心和独一无二,定会给新人及家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对于一家市场化的经营机构而言,这种信誉和口碑积累,是要比那有数的营业收入更有价值的。还有就是要适度关注新婚后的小夫妻的成长,并可提供包括婚姻及职业咨询关爱、婚后家庭温馨小花絮采集等跟踪服务,算是售后的服务延续吧。这方面的文章自然很多,顺着这样的思路走下去,如此特色鲜明、关爱用心的婚庆机构又怎能不被市场青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