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学成:天人合一的华夏教育观(二)

包晓光 转载自 http://blog.sina.com.cn | 2014-05-03 08:20 | 收藏 | 投票

 

  

             ——讲于广东私塾联谊会 

  时间:2014419

  地点:华农竹园宾馆

《大学》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里就不做新民和亲民的争论,既然《大学》里面讲的是新民,后面的章节里面解释也是在谈新,苟日新,日日新。这个新我们怎样感觉?孔夫子也说温故而知新,如果我们只把自己套在固执中,套在历史中而不自新,不行。

我对《易经》的感觉就是八个字知位守位,知权达变。我们的位是社会关系的纽结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都有自己的身份,是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纽结点。这个纽结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小到老要变。从一般的公务员当上首长,也是在变。从打工的到老板也是在变。从辉煌到进监狱也是在变。但是我们怎样看到这个局?这个势?《易经》六十四卦里讲了很多这种变的道理,但是更重要的是知位守位,没有知位守位的前提,有什么资格去知权达变?

看《易经》在乾卦的六爻,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像这六个时间段,也可以把我们人生的六个时间段放在里面。婴幼儿就是潜龙勿用,如果我们要去折腾小孩子,那就完了。为什么潜龙勿用呢?因为阳气潜藏啊!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到了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是青年乃至于中年的时候了。到了创业的时候,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剔,虽危无咎矣。这是在进取过程之中,在变动过程之中,不能让学龄前的小孩子去处这些阶段。但是到了九五,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九五就是最成熟,最圆满的地带,到了这个地带,实际跟道家的学说已经合为一体了。

所以看我们的思想,首先要知道我们思想发展的这种阶段性,西方讲认识论,中国也讲认识论。《易经》六爻的时变的观点,实际上也是讲认识的次第。如果我们能够对这些有感觉,那就不一样。所以知天之所为,我们一定要好好地去思考什么是知天之所为。人的自然性是怎么伴随我们一生的?很多人对养生很着迷,都想自己长生不老,获得健康长寿,但是养生怎么样呢?还要知天之所为。不知天之所为,不知道我们的肉体、我们的生命那不行的。知人之所为,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这个智慧,这个知识,这个认识是怎样开展?这个也是需要我们留意的。

我们平常读圣贤书,但是圣贤书跟你有什么关系?你的精神是如何运作的?前念后念来来去去,我们的精神内容和我到底什么关系?怎样面对自己的精神内容?怎样驾驭我的精神内容?那么圣贤所讲的这一系列的道理我们怎么去料理?刚才谈了经史子集,如此庞大,如此宏大的内容,这些都已经是知识了。就像《庄子》里面讲孔子见老子,孔子以十二经来说,老子说:你说的是先王之陈迹,不是所以迹。陈迹和所以迹是两回事。面对知识和认识知识、驾驭知识是两回事。

为什么要讲正心诚意?心的功能是什么?意的功能是什么?我们都要弄明白。正心诚意在因位上来讲的时候,那我们是学修的阶段。如果把作为形容词来讲,我们已经到了果位的阶段了。我心本正,我意本诚。那你就是君子,贤人了。

再看一看《庄子》的马蹄篇,这个是我最近才讲的,以前都讲不好,因为太简单了。马蹄篇就谈到了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矛盾,篇中讲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但是伯乐会相马,会训练马,伯乐是教育家嘛!韩愈说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但是庄子就跟韩愈的伯乐论有冲突。因为伯乐是搞教育的,他是要把马变成好马,什么“ 烧之,剔之,刻之,雒之等等一系列强制性的教育下来,“ 马死过半矣。然后再进一步的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等强性提升,马死又“ 过半矣。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之中,成功的、优秀的永远是少数,不客气一点说,大多数都是垫背的。

为了保持长远的发展能力,必须保持青少年自然性的健康。现在看到很多问题少年,为什么会有问题?就是他脆弱的心灵之中添加了过多的压力,太压抑了。他不能胜其任,就被扭曲了,心性被扭曲,失去了健康、快乐,那么就为他以后的生命、精神埋下了阴影。所以讲天人合一,一定要充分地照顾人的自然性,在不伤害人的自然性的前提下,慢慢地把社会性浸润进去。因为心性的东西你能说是知识吗?它不是知识,也不是文化,是一种修养,是我们以后承载知识、驾驭知识的平台或者是容器。

为什么君子不器?为什么大道不器?因为这个容器是可塑的,有变化的,可以伸缩的。怎样把我们的心性变成可塑的、能变化的、随方就圆的、上善若水的心性结构?才能有承载力,才能有最大的容量,才能有独立自主的能力,才能有创造性和开拓精神。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感觉。

所以我们看中国天人合一的教育观,的确两千多年来,都是在天人合一的路上走的。我们不能去否定我们的自然性,瞧不起我们的自然性,那是很可悲的。所以对我们的自然性,对我们一百多斤的肉体,一定要尊敬,敬畏。不能是到山里面去祭拜山神菩萨,到水里面祭拜龙王。祭拜天地,同时这个肉体和心性也是我们的天地,我们一定要畏惧它、尊敬它,如果我们不小心把它伤害了,就悔之晚矣。南方都市报有一个编辑,三十一岁就走了,那么优秀,还是首席记者。我们看到很多老板,四五十岁就走了,而且是不治之病,有的很多都是得了抑郁症,跳楼啊!吃药啊!自杀啊!这些也不少。我们怎么去料理这些事?

当然涉及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因为最近我是一直着力于《庄子》。对儒家,我在2005年,花了九个月的时间把《论语》通讲了一遍,整理下来有六七十万字。我讲《论语》的感觉就不是平常别人那样讲,我把《论语》中孔夫子的一言一行全部纳入生活,纳入我们心性的修养之中,纳入现在的社会生之中。讲《大学》是这样讲,讲《中庸》也是这样讲,讲周敦颐的《通书》也是这样讲。讲儒家的典籍我前前后后还是花了好几年的时间。

以前我经历主要是在佛教里,因为我这个人命很苦的,五十年代吃糠,六十年代下乡,七十年代进监狱,监狱里面呆了八年,平反出来都三十四岁了,没有读书的机会。老天爷就给我留了一条路,就是给我留了一批老和尚。下乡就在海灯法师身边,海灯法师介绍本光法师,后来又跟着贾老,这十年又跟着云门寺的佛源老和尚,所以跟佛教的因缘就比较近。花了很多的时间对佛教、禅宗认真地去学、去修、去感觉。期间写了不少的东西,最初是修四川佛教志,把我一个没文凭的、没文化的人弄去搞四川佛教志,然后在四川佛学院讲课,这样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的佛教还不是印度的佛教,因为中国的佛教是跟儒家、道家亲密无间,融为一体的。最近我在讲禅宗的《禅林宝训》,《禅林宝训》是宋朝一批最优秀的禅师们的书信、语录的一个集子,看了令人大吃一惊。实际《禅林宝训》前前后后十几年来我已经讲了若干遍了。你看了以后,感觉它不是和尚的语言,不是佛教的语言,用的纯粹是儒家的语言在讲。宋朝时最优秀的禅师、老和尚在带他们的徒弟,不是用佛教的语言,也不是用道家的语言,而用的是儒家的语言,处处谈仁义、忠信、慎独。看到都是大吃一惊。中国的佛教到了宋朝的时候为什么儒家的气息如此重呢?我当年接触到的遍能老和尚,遍老是何许人也?他十六岁出家,十六岁以前是跟四川的五老七贤之一前清翰林赵熙当书童,受到了赵熙先生的栽培,耳闻目睹,对儒学有童子功。十六岁在乌尤寺出家,就是乐山大佛旁边,非常精美,神仙地带一样的,面临三江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在那里当方丈。马一浮先生办复性书院,就在他那里的尔雅台办的。遍能老和尚把尔雅台拿出来,让马一浮先生在那里搞复性书院。但是复性书院也没搞成,因为没有经费。尽管庙里面管吃管住,但是毕竟老师还是需要束脩,学生还是需要文化用品,都是需要钱的。那个时候真的可怜,中国的知识分子这么多年太可怜了,马一浮先生想办学都没有经费,不像现在一个亿万富翁马上可以给你赞助一千万,一个亿,那个时候可没有这个好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教是融为一体的,我们搞私塾教育,搞儒家文化,千万别把自己的门缝弄得太窄了,把我们的弄得太小了,大道不器啊!不能把自己弄成一个很别扭、枯燥、排斥其他学问的教学机构。只要是优秀的,健康的,灵动的思想都应该主动地开门。古人说礼贤下士,一定要让优秀的人、优秀的思想进入我们的圈子,才能培养优秀的人,才能让你的团队优秀起来。

这里面我还是要推荐一下庄子的《天下篇》,因为在先秦时代,给中国历史文化做了一个总结的首先就是庄子的《天下篇》,还有荀子的《非十二子》、《解蔽篇》等等,还有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所写的《论六家要旨》,以后搞这样的就多了。但真正的高度都达不到庄子的《天下篇》。

 

庄子的《天下篇》开章就很精彩。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从黄帝以来到庄子的时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有各的理,都在为了治天下,都在为治理天下献计献策,著书立说,开宗立派。都认为自己了不起,自己建立的学问、学派简直是天下第一,武功盖世。庄子马上就接着说: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古代从黄帝、尧舜到汤武、文王、周公这样下来的道术在哪里呢?曰:无乎不在。一切处都有道,道在一切处。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我们健康的精神,出列拔萃的独立精神,古圣贤的精神在哪里?我们的智慧怎么出得来?庄子就自问自答: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

圣有所生,尧舜是圣人,周公是圣人,孔夫子是圣人,王天下的尧舜禹汤他们都是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这个成就在哪里呢?皆原于一,万法归一的,叫原于一。这个就不简单了,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什么是天人?天人就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自然的人。我们在讲人的自然性的时候,就给大家感觉感觉了。《道德经》里面讲圣人皆孩之“ 能婴儿乎?孟夫子讲不失赤子之心,佛教里面讲修婴儿行。大家都是搞私塾教育的,都是面对小孩子。一些朋友要当妈了,我就说,祝福你啊!要生圣人了。她说什么圣人呢?我说你的小孩就是圣人。千万别去折腾他啊!要向他学习。我们天天拜佛、拜菩萨,以后你的小孩子生下来多拜他,多看他,向他学习,他才是真正是圣人。为什么呢?无私无欲啊!跟他说给你升官升大官,他没感觉!你送他一个亿,他没感觉!杨贵妃给他做老婆,也没感觉!真的是无私无欲。他人欲之窍没有开,他就是天人啊!天真啊!

包括孔夫子都是这样,大家学《论语》都很熟。有次孔夫子问他几个学生,你们志向怎么样啊?这个说这样,那个说那样,最后曾子他爹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夫子叹了一口气,我的志愿和一样。跟小孩子在一起很好玩的,很舒服的,大家都回归于原始天真多好。

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什么是宗?宗就是自己的自然性,千万丢不得,不能把自己的自然性给废了。我经常说,两块钱就可以吃饱肚子,一碗米饭,一点青菜,或者几根红薯、土豆,一点盐,就可以把肚子吃饱。但是现在吃饭都成了社会性了,离开了自然性,因为吃饱肚子是自然的事,食色性也嘛。但是一千块钱一桌的席,一万块钱一桌的席,十万块钱一桌的席,你说这个是自然性还是社会性?本来穿衣服,夏天热穿少一点,冬天冷穿厚一点,但是一件衣服一万、十万的名牌。本来一个是保暖的问题,一个是遮蔽肉体的问题,在社会上不能赤身裸体嘛!房子是用来遮风避雨的,像广州的房子都几万块钱一平米,以前的土坯房、茅草房就可以遮风避雨,所以现在的社会性膨胀的令人可怕!刚才湛先生也讲到甘泉先生办书院,为什么远离红尘到山乡到人烟稀少之处,不在市井之中?他也就是避免社会性对我们道心的干扰,天天在名闻利养、酒色财气之中,人已经是废人了。离开了自然性,我们不能说一说“ 天人就是佛教里讲的天人或者是神仙,可以上天入地,不是的。道家学说里面还没有那些神话。

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什么是精?精对粗而言,精纯就没有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我们就专精致志,干自己的事,这个就是神人啊!不离于真,谓之至人。这个真还是自然性,不离于精还是自然性。我们人类之所以堕落就是受社会性的污染。平常举心动念,想一想达到了《大学》、《中庸》里面对我们的要求吗?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我们有没有这种对自己举心动念严密的监护系统,预警系统?有没有羞耻之心?

当年我讲周敦颐先生《通书》的时候,就谈到了,他把放在很高的地位。他说:人之生,不幸不闻过;大不幸无耻。人生下来,不幸是不知道过错。大不幸是什么呢?早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这个是大不幸。但是周敦颐先生认为大不幸就是无耻。为什么呢?因为你要成为一个正常的人,优秀的人,知耻则可教,闻过则可贤。知道耻辱的人,知道羞耻的人,才能够接受教育,那些无法无天完全是没有羞耻的人,怎么去教化呢?闻过则可贤,经常反思自己的过错,反省自己的过错,才会成为贤达之人。

所以《易经》六十四卦里面有两个卦,一个叫损卦,一个叫益卦。损卦就是惩忿窒欲,就是要对自己的情绪,对自己的贪欲进行克制。益卦就是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迁善改过。只有通过这一系列如实的修为,我们的心性才可以得到提升、优化,才使我们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合于圣人之道。不然平常口诵尧舜之言,身行桀纣之事,成了庄子所批评的伪君子,孔夫子所批评的小人儒。

所以庄子在《天下篇》里面说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这些都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学《中庸》的时候,我们很赞叹,《中庸》多伟大啊!孔夫子多伟大啊!极高明而道中庸。怎样高明起来?怎样中庸起来?庄子在《天下篇》里面说以大自然为宗。以德为本,这个德是自然之德,还谈不上儒家的伦理之德。什么叫道家的自然之德?五脏六腑健康地为我们的生命服务,眼耳鼻舌健康地为我们的生命服务,这个就叫德,就叫生命之德,是天之德。如果五脏六腑出了问题,眼耳鼻舌出了问题,你就有病,就不是健康的人,就不能胜任你的社会责任。所以生命之德在前,有了这个本钱,才能进入社会,才能进入伦理之德。

为什么以道为门?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是什么?天道、地道、人道,天道里面讲阴阳,地道里面讲柔刚,人道里面讲仁义。这是我们入道之门。而且要兆于变化。大家读《易经》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我们要知时、知机、契时、契机。我经常跟朋友聊天就谈到这个问题,首先要知局,识位,你在什么位之中就在什么局之中。老板、公务员干哪行就在哪行的局之中,下棋有下棋的局嘛!然后有形势,你的势又怎么样?时又怎么样?还有个时,还有个机,所以局势、时机都和自己的位有关系。

我们搞私塾的,现在迎来了一个最好的时期,习主席到孔府去,而且对传统文化有一系列的讲话,对我们都很鼓舞。以前搞私塾、搞传统文化像做贼一样,东躲西藏。现在紫禁城也是正式地把我们的传统文化作为强国的、振兴中华的一个重要的内容,现在我们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讲传统文化,可以理直气壮地办私塾。但是就是我们做这行的时候,要知道这个局、这个时、这个势、还有我们的位,关键是自己如何把自己的事情搞好。我认为还是《大学》里面的那句正心诚意,格物致知。这个是从小到老,当学生离不开这个,当老师也离不开这个。如果我们心不正、意不诚,有什么资格去给别人当老师!

搞教育首先一条要小孩子们受教育,让他们的心要正,意要诚,这个就是最大的收获,并不在知识上。君子小人之分就在心意的似诚非诚、似正非正的分野上,我也经常说财富好不好?财富好啊!但是财富掌握在小人手里,掌握在匪徒手里,那么就是整个江山社稷的灾难。财富应该掌握在君子手里,才会利益社会,利益众生。权力也应该掌握在君子手里,掌握在圣贤手里,如果权力掌握在小人手里,掌握在匪徒手里,那么就是国家社会的巨大灾难。

凭什么说君子、小人?就是一个字,一个字。所以看紫禁城太和殿的正大光明,孟夫子说聪明正直之谓神。什么是神?就是聪明正直,眼要聪,耳要聪,目要明,心要正,行要直,这个就是正心诚意的效果。不在乎你的知识有多少,财富有多少,权力有多少。圣贤之教就是让我们堂堂正正的做人,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纯真的人,做一个克己复礼的人,做一个有益于众生的人,而不是结党营私,为自己的利益去钻营一辈子。

仁义礼智信首先是奉献的,首先是公。我经常谈智慧,什么叫智慧?智慧就是公。结合佛教的理论来谈,华严宗理论就说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为什么无碍?无碍就是通达,没有障碍。为什么没有障碍?因为公。天下之至公也。你以公心对待大家,把自己奉献出去,哪有什么障碍?我把钱奉献出去,谁还拒绝吗?但是要从别人的兜里拿钱,别人要抗拒了,就要反抗。所以只有公才无碍,儒家讲大公,这个大公并不是一般的人做的到的,大公是有英雄气的。

最近我的朋友跟我提,冯老师,你还要多讲一点阳刚之气。实际我多年也在讲这个,二十多年前我就讲,一个人要养三气,第一要有庙堂气,你没有仁义礼智信这一套,怎么能够有庙堂之气!有匪气,赵本山那种忽悠人的气,那怎么行!霸气也不好。庙堂气就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堂堂正正之气。第二要有山林气,孟子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说老实话,我们大多数人都还是属于穷困阶段,第一没有当官,更没有当大官,第二没有发财,更没有发大财,我们都是属于独善其身的阶段而已。但是很多人都愤愤不平啊!我这么优秀的人,为什么老天爷不眷顾我?给我待遇这么不好?为什么像我这么优秀、正直的人不能升官发财,不能去利益众生呢?不能为社会做大贡献呢?孟夫子说了独善其身啊!君子素位嘛!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 不论在什么局面上,在什么位置上,我都能神闲气定,心平气和。这个是多高的功夫啊!必须对那些社会上的种种名闻利养视如壁垒,没有把它放在眼里。用孟夫子的话说就是不动心。有浩然之气,仁义礼智信充实于胸,当然就有浩然之气啦。

我们人生处世,第一要有庙堂气,第二要有山林气,山林气就是甘于贫困,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要守得住寂寞,耐得住寂寞,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事不关己,关己则乱,处于山林之中,那么你眼清目明,心明眼亮,对外面的环境就别具心眼。诸葛亮、张良、李泌、刘伯温为什么高明?因为他们山林气重,他们对世间的富贵根本没有放在心里,超然世外,他们在局外而入世,所以他们才有利禄中的人所不能具备的更高的智慧,更高的谋略。第三要有英雄气,社会上的人都喜欢英雄,因为英雄是奉献型的,救人于苦难。所以英雄气就是一个字的扩充。但是这个英雄气并不是《水浒传》里面的英雄,《七侠五义》里面的英雄,他有开创精神,有担当精神,历史是由英雄人物开创的。这个是荆棘林,别人都不敢去,但是他敢去开路,把路开出来让大家行走。这个山有老虎,别人不敢过,他去把老虎打死,让大家平安的过路。所以英雄是有建树的,有开创精神,有担当精神,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具备的。

我们不能说学了儒以后,《四书》学了,《弟子规》学了,大家都是温文尔雅,天天都是温良恭俭让。是需要温良恭俭让,本质上是需要的,但是我们还是要有英雄气,豪杰气。因为现在这个社会,没有英雄气怎么能够把这个社会风气扭转过来?所以一定需要有英雄气。立天之道,曰阴与阳,我们不能只有阴气,没有阳气,没有阳刚之气,那不行!一定要把我们阳刚正大之气抖擞出来,这个是作为搞私塾教育的我非常想说的话。不能把小孩子弄得循规蹈矩的,彬彬有礼的,千人一面的,那不行!小孩子是千人千面,各有各的特色,不能一刀切,一定要因循他的自然性。

孔夫子讲了因材施教啊!很多人都把孔夫子因材施教的无上教育方法大纲给忘记了,总要按自己的经验、自己的理想来对小孩子进行教育,所以因材施教对幼儿更为重要。因为青年乃至成年以后,他有自主了,基本上心性已经定型了,就可以顺着他的轨道,进入他的必然性发展。但是少儿、幼儿是未知数,根本不知道他的心性会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所以千万别把你的那一套东西,用你的模子,用你的来铸造他,那就完了。对小孩子不能用单一的模具塑造他,而要给他最大的自由。让他的心性,眼耳鼻舌身意自由地发展,自己去构建自己的心灵天地,心性的天地,这个才是与天人合一,充分尊重小孩子的自然性。

至于在社会性之中,他怎么去索取,吸收社会的信息。怎么去消化,怎么去吸收,怎么去重组。大家要知道还有一个重组,我们教的知识,他们吸收没有?今天吃了很好的一桌席,有的人吃了很舒服,都吸收了,消化了。有的就拉肚子了,有的命都拉死了。我们的食穆营养是这样的,精神营养也是这样的,要考虑他的吸收程度,能不能够消化,吸收,排泄,关键还有一个重组啊!我们吃的饭在肚子里,不能控制它的消化过程,更不能控制营养的转化过程。那么知识进入我们的心田以后,怎么消化?怎么吸收?怎么排泄?还有它重组的过程,我们是帮不上忙的,这个是理性不能进入的地带。突然一下灵感来了,灵感来的时候,你能像计算机一样去操控它吗?不可能的。有的人等灵感,灵感不来。就像有的人学佛想明心见性,克期取证,非得要在这一个月内明心见性,那听你的话啊!听你的话大家都成佛了。

所以对我们的思想一定要有一个容量,这个容量就别管它,别去刻意地规定它,你一规定就成死的东西了,所以一定要牢牢记住大道不器。不器就是别去规范它,别去规定它。不规定它才有最大的空间,才有自由啊!才有自主性、独立性、创造力。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