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实体

曹永福 原创 | 2014-05-04 17:27 | 收藏 | 投票

一、实体及其特性

所谓实体,是与理论相对应的具体存在,它与理论之间完全相同,甚至理论只是实体的名称。

不同的理论之所以不同,在于实体不同。一定的实体是一定的理论的理论核心和原初形式,它决定于人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式。

实体决定理论。实体规定着理论的本来面目,也规定这个理论的生成方式,更规定这个理论的未来走向。一句话,一定的实体是一定的理论的存在论,是一定理论的是其所是、何以是其所是,何以是其所将是的实在体。

实体是理论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世界观的统一体。

二、唯物主义的实体及其特性

唯物主义的哲学的实体是客观的、先于抽象物而存在。抽象物是实体在头脑中的反映,或者就是直接移入人的头脑以概念、思维、理论等形式存在的实在物。

实体独立于抽象物之外,不以抽象物的意志为转移。相反,抽象物来源于实体,以实体为依据而规定自己。简单地说就是思想物或者说某个名称自身所包含的一切含义都只是这个实体自身的具体内容的在思维当中的反映。抽象物自身并不能改变自己、也不能改变实体的分毫,它的任何改变都必须以实体为依据。

实体自在自为地发展自己、丰富自己,没有抽象物,实体依然会以自己固有的方式和法则运动。而抽象物对于实体的最大贡献和意义就在于实体通过抽象物而确证自己的本质,提升自己的发展效率。

实体永恒不变。实体自身的存在及其本质永恒不变——无论是在它的开始阶段,还是在它的任何当前阶段,它的本质都不会发生变化——唯一会发生变化的是自身的构成方式,但是,这种变化也仍然以实体自身的本质规定性为依据。而且这种变化也只能是使实体更完善、更健全、更协调,实体不会堕落,不会倒退!

实体是可感的,显而易见的、一目了然的!实体区别与抽象物的唯一特性就是可感性,因为可感,所以可知。所以,实体与抽象物之间没有任何中间环节。人脑是实体确证自身本质的唯一工具,也是抽象物所以存在的唯一前提,但人脑本身并不是实体与抽象物之间的中间环节。

实体与抽象物之间是平等的,他们直接相互对应,抽象物本身对于实体来说,没有任何高于或优于的特性。虽然,抽象物是实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但是,抽象物并没有因此而取得高于或优于实体的任何特性。相反,在实体存在的任何阶段,即使是在抽象物真正存在之前,抽象物与实体已经本质地无差别的同时存在于实体之中了,而抽象物之所以后于实体产生,乃是由于人自身的智力水平所限。

实体没有产生,因而不可能灭亡——它无始因而无终。因为实体与世界同时产生,世界在,实体就在。实体不依赖于任何事物,相反,任何事物都依赖于实体而存在——实体是任何存在的事物存在的根据,也是任何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根据。

抽象物的一切要素与运动方式都是实体的内在一切内在要素和运动方式的反映。实体是抽象物的客观形式,抽象物是实体的主观形式,实体因为抽象物而全面自主、自觉、自由地实现,抽象物因实体而确定地实在。

三、唯心主义的实体及其特性

唯心主义的实体是取得了感性形式的抽象物——概念或者名称。

实体源于思维和精神,是精神的衍生物,是思维的结果。

实体有始有终,不会永恒发展。在任何时候,实体都有一个定在。

实体高于、优于、真于客观世界,指导客观世界,决定客观世界,改变客观世界。

实体绝对自由,全知全能全善。客观世界只是一个需要改造的被动存在物;

哲学家是实体与客观世界、理论与现实之间的中间环节。哲学家是实体在人间的神灵!

实体将世界划分为三重世界:世俗的愚昧的凡人的世界、睿智的大智大善大真的哲学家世界和至真至善至智的实体世界——神界!

超越与升华是实体的本质运动方式;超凡脱俗是实体实现自身的表现形式。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四、实体之难

实体对于哲学的意义,相当于定理、公理或一定的假设对于自然科学的意义。同时,实体也成为哲学之所以成为哲学的标志,可以说,无实体,即无哲学!

科学的研究对象往往仅限于某个现象,或某类现象。但哲学往往会将一切作为研究对象。科学以解释某类现象为本质任务,但哲学却想要解释一切!

这种意欲解释一切的哲学,在开始自己的研究进程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寻找实体。

在自然科学不发达的阶段,哲学家寻找实体的过程往往表现为猜测,但哲学家从不随心所欲的胡乱猜测,他的每一步推测,都必须遵循一定的法则,以确保自己推测的准确性和无误性。这种法则最初由亚里士多德明白无误地总结为三大铁律,后来,又由笛卡尔补充了第四条铁律——充足理由律。这些总起来被成为“逻辑学”,后被黑格尔称之为“形而上学逻辑学”。

到了近代,随着自然科学的繁荣,哲学的神秘性逐渐被破除,不再成为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的神性存在,开始与自然科学接轨。哲学寻找实体的过程不再仅仅受逻辑学的约束,而且还受自然科学的规制。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哲学家同时是自然科学家、自然科学家同时是哲学家的现象,自然科学帮助哲学成就了很多光辉的哲学体系,哲学帮助自然科学也突破了很多难题——自然科学哲学化和哲学科学化是这个时代最时髦的现象。

所以,哲学的实体,也随之经历了一个由逻辑实体向科学实体的转变。

与哲学寻求实体的过程紧密相连的是确定研究对象,或者说就是确定研究进程的开端指出。因为哲学要理解一切,但它不可能同时一口就将整个世界吞下去,所以,确定一个研究的突破口和思维路径是哲学研究最艰难的事情。

突破口和路径的存在,就意味着哲学家必须对一切进行排序,以使一切都能无一例外地出现在这条路上。

有差别的平等是哲学排序的第一种排序方式,也就是著名的雅氏定义法,他将一切看作同时出现在人们面前的实在,然后他利用平行比较的办法——去除一切之间所有的不同——最后剩下的东西,被他看作一切的本质,然后他再按照事物的不同类别将各种事物的特性添加在共性上,以此组成概念,即名称。这个方法后来不但被黑格尔所掌握,而且还被现今的社会科学所掌握。

但是,后来随着自然科学的突破,人们发现一切并不是同时出现在世界之中的,时间差别被公认为一切最重要的差别,辩证法就产生于这个时代,其使命就是为了理解时间。

所以,实体,除了逻辑实体与科学实体之外,还有无时间实体和时间实体之分。

在寻找实体的过程中,哲学家还发现,一旦开始研究一切的时候,一切也就是实际上被抽象地静止了,对此,人们既希望它静止,因为静止,才可以认识;又希望它运动,因为一切本来就是运动的。由此决定,实体也就有静止实体与运动实体之别。

此外,哲学家们发现,当他们一旦开始研究一切的时候,一切就不再完整。因为,至少哲学家本人也就从一切当中分离出来,这时候的一切其实已经一分为二了,所以,哲学家在寻求实体的过程中,还必须时刻寻求让自己回到一切当中去的办法,也就是复原一个完整的一切的办法。于是,一元实体、二元实体、三元实体,甚至还有什么五元实体、八元实体等等。其实,这其中最重要的区别是一元与二元实体之争。

概言之,实体之难,实质上就是逻辑与科学、运动与静止、一元与多元、先验实体与经验实体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是实体论必须解决的问题。

个人简介
热爱思考,渴望交流
每日关注 更多
曹永福 的日志归档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