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邓小平访美
1979年1月29日上午,美国总统卡特亲自迎接时任中国副总理的邓小平。此前不久,中美两国刚刚结束了近30年的敌对和隔绝,正式建交,并于1981年开辟中美间第一条航线。
2、乒乓外交
兵乓外交:1971年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两国乒乓球队互访的一系列事件。乒乓外交实际上推动了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两国的外交恢复。
3、红色空姐
1956年,新中国民航第一批空中乘务员走上飞机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服务。毛泽东主席乘机时曾亲切地称空中服务员为红色空中小姐,红色空姐成为那个年代共和国天空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4、唐山大地震
唐山,一座上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在一场没有任何征兆的特大地震中夷成废墟。地震发生于凌晨人们熟睡之时,造成242769人死亡,重伤16.4万人,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三。
5、香港回归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于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事件。
6、非典
非典是指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顺德首发,引起社会恐慌,包括医务人员在内的多名患者死亡。期间凝聚了全国人民抗击非典的斗志,最终赢得了这场战役。
7、汶川大地震
汶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惨重的一次,举国哀痛。
8、北京奥运会
2008北京奥运会共创造43项新世界纪录及132项新奥运纪录,共有87个国家在赛事中取得奖牌,中国以51枚金牌居金牌榜首名,是奥运历史上首个登上金牌榜首的亚洲国家。
9、黄金周
黄金周指法定连续休假达七天的假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黄金周出游景区人满为患成为了新的问题,而中国人假期太少,带薪休假难实现的新问题也随之暴露。
10、微博
微博是社交网络最先在中国蓬勃发展的一种形式。它比博客更便捷更快速。如今微博在中国已经不简单是社交工具,而是社会化媒体的主阵地。
11、国企改革
国企改革是中央推动与地方实践上下结合的产物,国企改革的成就突出表现为,国有资本逐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影响力、控制力不断提升。
12、港商
早在香港回归之前,就有一批眼光长远的香港商人来到大陆进行贸易或投资,成为当时有钱人的代名词。香港回归之后港商也融入大陆经济,不再神秘。
13、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战争为朝鲜战争之一部分。在朝鲜战争开始四个月后即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并肩作战。在1953年7月27日与美国签署《停战协定》。
14、原子弹
中国在1964年10月16日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氢弹试验,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政策。
15、学雷锋
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1963年初,他的事迹公开报道。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杂志中首先刊登了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
16、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是指1949年10月1日15:00在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举行的仪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17、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1978年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小岗村实行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8、海归
“海归”指的是海外留学回国创业的人员,如今留学人士增多,海归也逐渐褪去了神秘的光环,走下了精英人士的神坛。
19、走出去
坚持对外开放,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20、西部大开发
中国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