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3日,我和其他兄弟单位从事安全管理的人员一起奔赴江西南昌学习。在出发前,我给南昌的龚老先生发了条手机短信,告诉他到达南昌的大概时间。龚老先生随即给我打来电话,问我在南昌要呆几天,住哪家宾馆。我一一回答了他,龚老先生说他在南昌等着我。
掐指算来,与龚老先生的交往,已有5个年头。严格地说,龚老先生算是我的网友,因为他最初是我的代笔客户。2010年夏天,龚老先生通过网络找我咨询代写个人自传事宜。在交谈中,我们逐渐建立起了互信关系,很快就达成了合作意向。由于龚老先生年岁已高,再加上身体不是很好,所以在帮龚老先生代写自传体长篇小说《如梦茶香》时,我一方面主动帮他整理原始材料,另一方面给他提了很多合理化建议。对我提供的这些服务和帮助,龚老先生非常满意。经过近三个半月的潜心创作,一部42万字的自传体小说就交到了龚老先生的手里。
合作完成后,我们之间依然有来往。因为担心龚老先生的身体,我还特意抽空多次打电话询问其病情及治疗情况。这让老先生非常感动,连声夸我是“难得的好人!”
2012年,龚老先生又找到我,说想再写一部纪实性的自传。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的创作完全是依照老先生的个人经历,没有一丝的虚构和夸张。经过两个多月的埋头苦干,一部30万多字的自传《我的沧桑岁月》就完稿了。
随着两次成功的合作,我和龚老先生之间也建立起了更加密切的关系。对此,我笑称我们之间是“忘年交”,龚老先生也非常赞同;不过,他每次依然喊我“光宏老师”。
这次去南昌学习,恰好圆了龚老先生想见我一面的梦想。在我到达南昌的第二天中午,龚老先生依约准时来到了我下榻的宾馆。初次见面,龚老先生给我的印象非常硬朗,浑身散发出军人特有的气质。而龚老先生见到我后,笑着说,“你比照片,看起来更加精神些。”在接下来的聊天中,龚老先生连续五次紧紧地握住我的手,颇为感慨地说:“终于见到光宏老师了,不容易啊!”是啊,我们从网络走近现实,真的不只是一步之遥。
本来,我打算中午请龚老先生吃饭,可是他始终坚持要尽地主之谊,拒绝了我的好意。结果,在南昌,龚老先生请我吃了顿饭(当时参加的还有与我住一个房间的胡文学同志)。在饭桌上,龚老先生满面红光,侃侃而谈,整个人的精神非常好。
这次南昌相遇,虽然时间短暂,但是我们彼此都对对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正如龚老先生所说,“能与光宏老师相识、相交,真的是机缘巧合啊!”他还特意让我转达对我爱人和女儿的问候,并让我在今年暑假一定要带她们再到南昌来,并说陪我们全家去庐山玩。
三天的学习很快就结束了,在我离开南昌之前,我特意给龚老先生发了条手机短信,感谢老先生盛情款待,叮嘱他保重身体,按时去医院接受检查和配合治疗。龚老先生收到短信后,立即给我打来电话,祝我一路顺风,平安回到铜陵,期待着暑假再次相聚。
总而言之,这次南昌之行,我有两方面的收获:一是学到了安全管理方面的新知识,二是圆了我和龚老先生相见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