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的猕猴桃

党双忍 原创 | 2015-10-16 10:48 | 收藏 | 投票
《隰有苌楚》出自《诗经·国风·桧风》。“苌楚”即是羊桃,也就是如今的猕猴桃。诗中“猗傩”是说猕猴桃的柔美、茂盛。因爱屋及乌,在诗人眼中猕猴桃的花美、枝美、果实美,一切皆美,美的令人羡慕不已。
猕猴桃是原生于秦岭地区的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诗经是最早记载猕猴桃的典籍。在两千六七百年前,猕猴桃尚未经过栽培驯化,全处在野生状态,在大自然中漫无边际,自由自在的生长。诗者羡慕猕猴桃无牵无挂,无忧无虑,漫无边际生长的天性。在乱世之中,自在是一种难得的“奢侈品”。已经厌倦世俗之气的人,对自在向而往之,在情理之中啊!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
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
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
全诗三章,每章二、四句各换一字,重复诉述一个意思,可见其对自由自在的猕猴桃感念之深。首两句起兴,先写猕猴桃枝自由伸展,婀娜多姿,一个字“美”;再写猕猴桃花之“美”;最后写猕猴桃果实之“美”。枝、花、实,分各一章,即是将同一事物分开来说,合起来则是整体。诗者眼见猕猴桃藤柔美多姿,叶色光润,花开果结,生机蓬勃,心有所动,触景生情,心情沉重。此时,诗者与猕猴桃之间的距离消失了。三、四句脱口而出,既似是自语,又像是与猕猴桃对话。第三句赞叹猕猴桃充满生机,第四句直呼猕猴桃为“子”,以物为人,以人为物,人物合一,已经进入了逍遥之境。
诗者自叹不如猕猴桃!对猕猴桃“无知”、“无家”、“无室”羡慕至极。也许,诗人羡慕猕猴桃,正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有着沉重牵挂,经受着痛苦折磨。这牵挂,这折磨,恰恰来自“有知”、“有家”、“有室”。人是万物灵长,所以为人,全在“有知”,男女室家,夫妇之道,人伦之基,诗者彻底否定。这首诗对后世影响巨大,唐元结《寿翁兴》:“借问多寿翁,何方自修育。唯云顺所然,忘情学草木。始知世上术,劳苦化金玉。不见充所求,空闻肆耽欲。清和存王母,潜濩无乱黩。谁正好长生,此言堪佩服。”通过询问寿翁的形式,揭示长寿之道,告诫人们不要纵欲过度,也不要奢求太多,而应该淡泊清净、热爱劳动。宋姜夔《长亭怨》有“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之句。
对于此诗,我以为不必作过度解读。须知,此后不久,中国儒家与中国道家横空出世。此诗所言,向往大自然,颇有几分道家思想。如果将其解读为“道家先声”,也未尝不可。诗经收录的诗作超越儒道两家,而后世的人们,总习惯站在儒家角度解读诗经,不断掀起纷争也就在所难免。

党双忍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党双忍,生态文化学者、经济学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现任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曾任陕西省林业局局长。先后在省农业厅,宝鸡市委、市政府任职。出版《秦岭简史》《中国秦岭》《林政之变》《中国树…
每日关注 更多
党双忍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