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山河故人

张鸣 原创 | 2015-11-09 15:59 | 收藏 | 投票

每个中年人都有自己的现在过去未来,也都有自己的长辈和后代。近似的,长辈代表你的过去,你就是现在,而后代则象征着你的未来。狗日的中年,是夹缝中的一代,在当今这个转型,飞速变化的时代,半新不旧的若辈,实在活得尴尬,意气风发,窝窝囊囊。

在离家最近的嘉华影院里最小的一间放映室里,看了贾科长的《山河故人》,没有写影评的本事,却有了一点点发牢骚的冲动。在电影里,贾科长最熟悉的汾阳小城,似乎始终在亲切的雾霾里,包括多次出现的的一塔一阁和一个正在修建中的道观,都显得模模糊糊。无论山河还是故人,都是含混的。下井的工人拜关帝,生意人也在拜关帝,但街上出现过两次特写式的手持大关刀的少年,似乎在告诉人们,这里人正在用行动,斩断自己的传统,自己的山河故人。

果然,山河故人被甩了。最有本事的晋生,不仅带着儿子先是来到了洋化的上海,然后又移民澳洲。没有本事走的涛儿,尽管对儿子和他后妈的上海话对谈火冒三丈,按捺不住对儿子被夺走的愤懑,但也不得不认账,承认儿子能上国际学校,能出国是个有出息的好事。她做出离开儿子的牺牲,值得。身在社会底层的梁子,如果不是下井得了绝症,能像他朋友那样出国打工,肯定也会出去的。对于这一代中年来说,绝大多数人的后代,都是dollar,到乐。尽管到了西方,也未必乐。

这一代的中年人,没有他们的长辈那样,对山河故人的眷恋,像涛儿的父亲那样,一把年纪了,老战友的生日,还要赶去庆贺,结果死在车站的候车室里。上一代人,即使移民出去了,也会一辈子水土不服,到死眷恋故土。

我们这些狗日的中年,好些人,一辈子的奋斗,无非就是让子女上国际学校,然后出国留学,如果能在西方扎下根,就更完美了。无论通过什么途径,能出去,都是令人羡慕的。相对于雾霾里的山河故人,澳洲的背景,在电影里是清晰的,风景美不胜收。2025年,是未来,而西方的世界,也是中国人现在向往的未来。在未来的世界里,已经在那里的中年人,即使不是像晋生那样是逃出去的,也并不真的想回来。偶尔回乡一次,也无非为了收获些艳羡。

晋生是个没有什么文化的煤老板,即使有文化,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年人,真的出去了,也不会有太多的乡愁。这是一代没有受过多少教育,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多少传统的人。出去了,即使不像晋生这样,不会几个单词,完全进入不了人家的世界,做了那边的成功人士,自己也是一株没根的浮萍。在一个传统已经被拔掉的国土里,充满着对西方向往的天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有幸赶上一个疯狂的变幻的转型,如此轻易地被美元和迪斯科征服的中年人,不做浮萍,做什么呢?

被选择去了澳洲,做了香蕉的少年dollar,在中国人未来的西方,在2025年,其实没有他老爹那样的无聊,那样的对任何事情都没有了兴趣。他还在打工,在学汉语,还勾了一个比她妈妈年纪还大的女朋友。而他的父亲,却已经变成一具行尸走肉了,如果他得知他的儿子退学,而且有这样一个女朋友的话,估计多半要崩溃。而远在故乡的涛儿,一个人在一只超长寿命的狗的陪伴下,却可以满有滋味地活着,因为,她还有希望,一个在澳洲的希望。

影片是多次出现钥匙,但钥匙从来不会打开门的锁,只是放在兜里,挂在脖子的纪念。钥匙象征着家,但家却回不去。这个时候,只能听见影片里几次响起的叶倩文的《珍重》:

“突然地沉默了空气,

停在途中令人又在回望你……“

可惜,是粤语的,我们都听不清,那感觉,跟雾霾似的。

 

 

个人简介
浙江上虞人,1957年生,长在中国的“北极”北大荒。做过农工,兽医。初学农业机械,后涉历史,现在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书。在吃粉笔灰之余,喜欢写点不不伦不类的文字,有的被视为学术著作,有《武夫治国梦》、《乡土…
每日关注 更多
张鸣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