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聘面试前必备的功课
问题一:“请你自我介绍一下”
思路:
1、这是面试的必考题目。
2、介绍内容要与个人简历相一致。
3、表述方式上尽量口语化。
4、切中要害,不谈无关、无用的内容。
5、是否条理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要点:用10秒钟左右简单说说个人资料即可。是否介绍以前从事的工作,和所获得的经验。是否描述以前的工作经验对应聘的这份职位来说有那些帮助。
问题二:“谈谈你的家庭情况”
思路:
1、况对于了解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等有一定的作用,这是招聘单位问该问题的主要原因。
2、是否简单地罗列家庭人。
3、是否强调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
4、是否强调父母对自己教育的重视。
5、是否强调各位家庭成员的良好状况。
6、是否强调家庭成员对自己工作的支持。
7、是否强调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问题三:“你有什么业余爱好?”
思路:
1、业余爱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这是招聘单位问该问题的主要原因。
2、说自己仅限于读书、听音乐、上网,可能应聘者性格孤僻。
3、最好能有一些户外的业余爱好。
问题四:“你最崇拜谁?”
思路:
1、最崇拜的人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这是面试官问该问题的主要原因。
2、崇拜的人是否具有负面形象的人。
3、所崇拜的人是否与所应聘的工作能“搭”上关系。
4、最好说出自己所崇拜的人的哪些品质、哪些思想感染着自己、鼓舞着自己。
问题五:“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思路:
1、座右铭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这是面试官问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
2、是否说那些太抽象的座右铭。
3、是否说太长的座右铭。
4、参考答案——“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问题六:“谈谈你的缺点”
思路:
1、是否说自己没缺点。
2、是否把那些明显的优点说成缺点。
3、是否说出严重影响所应聘工作的缺点。
4、是否说出令人不放心、不舒服的缺点。
5、是否说出一些对于所应聘工作“无关紧要”的缺点,甚至是一些表面上看是缺点,从工作的角度看却是优点的缺点。
问题七:“谈一谈你的一次失败经历”
思路:
1、是否说自己没有失败的经历。
2、是否把那些明显的成功说成是失败。
3、是否说出严重影响所应聘工作的失败经历,
4、是否所谈经历的结果应是失败的。
5、是否说明失败之前自己曾信心白倍、尽心尽力。
6、是否说明仅仅是由于外在客观原因导致失败。
7、是否失败后自己很快振作起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面对以后的工作。
问题八:“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
思路:
1、面试官试图从中了解你求职的动机、愿望以及对此项工作的态度。
2、是否从行业、企业和岗位这三个角度来回答。
3、参考答案——“我十分看好贵公司所在的行业,我认为贵公司十分重视人才,而且这项工作很适合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
问题九:“对这项工作,你有哪些可预见的困难?”
思路:
1、是否直接说出具体的困难。
2、参考答案——“工作中出现一些困难是正常的,也是难免的,但是只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良好的合作精神以及事前周密而充分的准备,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问题十:“如果我录用你,你将怎样开展工作”
思路:
1、参考答案——“首先听取领导的指示和要求,然后就有关情况进行了解和熟悉,接下来制定一份近期的工作计划并报领导批准,最后根据计划开展工作。”
问题十一:“与上级意见不一是,你将怎么办?”
思路:
1、参考答案——“我会给上级以必要的解释和提醒,在这种情况下,我会服从上级的意见。”
2、参考答案——“对于非原则性问题,我会服从上级的意见,对于涉及公司利益的重大问题,我希望能向更高层领导反映。”
问题十二:“我们为什么要录用你?”
思路:
1、参考答案——“符合贵公司的招聘条件,凭我目前掌握的技能、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适应能力及学习能力 ,完全能胜任这份工作。我十分希望能为贵公司服务,如果贵公司给我这个机会,我一定能成为贵公司的栋梁!”
问题十三:“你能为我们做什么?”
思路:
1、是否结合自己在专业领域的优势来回答这个问题。
问题十四:“你是应届毕业生,缺乏经验,如何能胜任这项工作?”
思路:
3、参考答案——“作为应届毕业生,在工作经验方面的确会有所欠缺,因此在读书期间我一直利用各种机会在这个行业里做兼职。我也发现,实际工作远比书本知识丰富、复杂。但我有较强的责任心、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而且比较勤奋,所以在工作中均能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从中获取的经验也令我受益非浅。请贵公司放心,学校所学及实习的工作经验使我一定能胜任这个职位。”
问题十五:“你希望与什么样的上级共事?”
思路:
1、通过应聘者对上级的“希望”可以判断出应聘者对自我要求的意识。
2、是否多谈对自己的要求。
3、参考答案——“做为刚步入社会新人,我应该多要求自己尽快熟悉环境、适应环境,而不应该对环境提出什么要求,只要能发挥我的专长就可以了。”
问题十六:“您在前一家公司的离职原因是什么?”
思路:
1、是否主观的负面感受过多,如“太辛苦”、“人际关系复杂”、“管理太混乱”、“公司不重视人才”、“公司排斥我们某某的员工”等。
2、是否躲闪、回避,如“想换换环境”、“个人原因”等。
3、是否有不诚实、懒惰、缺乏责任感、不随和等状态。
4、参考答案——合理的个人发展计划、原公司的诚信问题、产品线无发展前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