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有道德者坐上席

宋圭武 原创 | 2015-02-01 12:13 | 收藏 | 投票

   让有道德者坐上席

 

                                     

                                    

 

 

    一个人受不受尊重,不应取决于职业,而应取决于道德。不论是当老师的,还是扫马路的,或是干厨师的,在职业上,都是平等的,但在人格上,我们应尊重其中更有道德的人。当老师,若没有道德,就没有资格享受尊重,扫马路的也一样,若没有道德,也垃圾一样,干厨师也是如此。

    道德是推动社会长期发展的真正动力。首先,一个有道德的社会,知识的生产将是有效率的。因为道德决定了人的品格,而品格是研究真学问的基础。真学问需要奉献精神。没有奉献精神,知识的生产就是功利性的。而功利性,本质更多体现的是短期性。其次,一个有道德的社会,知识的应用将是有效率的。知识是力量,这句话没有错。但力量可能是建设性的力量,也可能成为破坏性的力量。若要让知识成为社会建设性的力量,就需要道德来统领。再次,一个有道德的社会,物质生产的效率也高。一是有道德的社会,生产的监督成本会很低。二是有道德的社会,由于人们有很大的自觉性,制度运转和建设的成本会很低。三是有道德的社会,物质产品的质量会有很大保障。第四,一个有道德的社会,人们的物质消费会更具合理性。有道德的人,必然会更具节俭精神,而人有节俭精神,对社会发展好处多多。一是有利于环境保护;二是有利于资源可持续利用。

    由于道德是推动社会长期发展的真正动力,所以,社会尊敬有道德的人,这样的社会就是好社会,就是激发正能量的社会。从长远看,社会发展一定要把道德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如何推进社会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长期工程,需要采取综合有效对策。首先,需要建设公平的制度。一系列的实验证明,人们对公平的偏好是天然的。一些来自动物的实验也证明,动物也有公平偏好。另外,在公平的制度下,人们对社会有贡献,社会必然会有对等的回报,这会鼓励人们对社会有更多贡献,这对道德建设就十分有利。反之,若社会缺乏公平,有些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得不到合理回报,最终会让一部分人心理失衡,内心世界负能量就会集聚,反社会情结就会加重,社会道德建设就会面临十分艰巨任务。其次,需要建设富有道德精神的文化。如何通过文化建设提升道德水平,是要培育文化中的诚信意识、理性精神和敬畏意识,这三者是一切道德的最基本支点。人类的德性体系,最基本无非体现在三个方面:人与人或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不确定性世界的关系。而诚信是人与人或人与社会应具有的基本德性;理性是人与自然应具有的基本德性;敬畏是人与不确定性世界应具有的基本德性。另外,理性精神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也有利于道德建设。小成靠智、大成靠德,要干成大事业,最终靠道德,所以,大凡有理性的人,都会更注重道德,而不是靠机会主义取一时之胜。另外,敬畏也是伦理的基础。有敬畏意识,也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二是要注重习俗改造。改造文化,最重要是习俗改造。习俗是文化的外显形式。由于习俗是长期形成的,所以,其改造也必然是长期的。所以,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文火慢炖。三是需要规范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发展要更加注重社会效益,而不是经济效益。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应是文化而不是产业,文化产业应积极促进先进文化发展,而不能加速文化堕落。再次,需要重视教育改革。教育要把德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要从小重视抓学生的道德教育。第四,干部队伍建设也要注重道德建设。提拔干部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第五,也要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道德建设。要把道德水平尽可能纳入到专业技术人才的考评体系中。对有道德缺陷的专业技术人员要进行严肃严格处理,决不能姑息纵容。第六,道德建设要提高效率,需要符合人性原则。道德建设需要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不能抽象说教,否则,道德建设就与人性改造是两张皮,各走各的路,甚至还可能导致道德水平下降。因为若道德建设不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道德建设就不可能入脑入心,其结果有可能让人形成双重分裂人格,表面上是一套,内心世界是一套,人前面是一套,人后面是一套。道德建设如何与人性结合,关键是要立足同情心加强道德教育。同情心是道德的起点和根源。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见《孟子 公孙丑上》亚当·斯密说,由同情可产生两种基本美德,即正义和仁慈。立足同情心加强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教育者自身要有同情心,要考虑受教育者的情况,要善于换位思考,要将心比心;另一方面,对受教育者,教育要以同情心为道德原点,从重点培育同情心做起,进一步拓展受教育者的美德范围。

 

                      作者:甘肃省委党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      

 

                        通讯地址:甘肃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邮政编码:730070

                        电子信箱:gssgw007@sina.com

 

 

 

 

 

个人简介
宋圭武,男,汉族,1964年生,甘肃靖远人,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甘肃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三农问题、经济理论和中国经济改革问题。先后…
每日关注 更多
宋圭武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