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江视野有多广阔

陈端坤 原创 | 2015-02-20 20:07 | 收藏 | 投票

 马江视野有多广阔

马江视野有多广阔?当然先要取决于你的立足点,你站在马江的哪个位置上看。站得高看得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一般来说,首选观察点应是罗星塔。可是马尾社科联林宇主席建议,今天先到天后宫去吧!

天后宫高耸在峭壁之上,很是巍峨。从右边陡坡登山,穿过“停云”,拾级而上,颇有“登云”的感觉。仰望满坡悬崖叠石,崖顶上隐约一亭翼出。迤逦顿挫之间,豁然开朗,方来到天后宫大门前。刚才在山下仰视,绝对想象不到壁立崖上的天后宫门前,竟有如此之宽敞,像是一座高楼的屋顶天台。

  

吁嘘,这就是福州马尾船政的天后宫!一百四十八年前,船政大臣沈葆桢为福州船政局整体建筑特意设计建设的不可或缺的海上女神妈祖天后宫,正是矗立在建筑群中轴线北端的制高点上。一百四十五年前(1869610日,清同治八年五月初一),船政大臣沈葆桢正是在此举行盛大的典礼,为福建船政局造船厂自造的第一艘蒸汽轮船“万年青”号下水祈福。

 

走进天后宫,走近妈祖女神,感受到她慈爱的目光的抚爱。仿佛间,耳听得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眼前阵阵烟雾缭绕,天后宫大殿左右金光闪闪: 

地控制瓯吴,看大江东去滔滔,与诸君涤滤洗心有如此水;

神起家孝友,贯万古元精耿耿,愿后世立身行道无愧斯人。       

正是沈葆桢手书楹联耀目惊心!  

         

立足“控制瓯吴”的闽江口重地,“看大江东去滔滔”,台湾海峡北接东海,南通南洋,誓与诸君涤除自私杂念,洗心定神,贯通万古,耿耿忠心,为巩固国家海防,保护人民海上安全,立身行道,贡献毕生精力,做一个无愧于国家民族的大丈夫!

妈祖女神祈福典礼既毕,鞭炮锣鼓前导,人们追随沈葆桢大人走出天后宫大门,走下山去,走过船政衙门,走向船坞……沈葆桢一声令下,“万年青”号蛟龙入海,破浪远航…… 

(图:“万年青”号船模)        (图:“扬武”号照片)

 “福星”,“伏波”,“扬武”,“济安”……从此,马尾船厂自制轮船相继下水,船政天后宫每一次都举行如此盛大的典礼。

1877331日,天后宫举行一场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的祭拜祈福。三十名船政生员在一中一英两名监督的率领之下,祭拜妈祖女神,祈求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第一批公派出洋留学生一帆风顺。

站在船政天后宫门前,放眼望去,船政衙门,前后学堂,造船厂,码头,马江,我看到“济安”轮载着严宗光和他的同学们,告别了十年来日夜相望的罗星塔,义无反顾,东出闽江口而去……

耳畔回响着接任沈葆桢督办福建船政的吴赞成,对船政留洋生员的称赞和期许,奏报声震天廷:

“深知自强之计,舍此无可他求,各怀奋发努力,期于穷求洋人奥秘,冀备国家将来驱策,虽七万里长途,均皆踊跃就道。它日或能蔚成大器,共济时艰。”……

视线锁定船政留学生的身影,我看到:“济安”轮沿着台湾海峡西岸南下,45日,他们在香港转乘西国公司的轮船,破浪西行……

“挂帆沧海,风波茫茫;

“或沦无底,或达仙乡;

“二者何择,将然未然;

“时乎时乎,吾奋吾力;

“不竦不戁,丈夫之必!” (引自《天演论》最后一段)

——正在西行路上的严宗光,此时心中定然已经共鸣着他二十年后以侯官严复署名译作的、令中华民族发聩震聋的《天演之歌》。

吟诵着“挂帆沧海,风波茫茫”,我的视野越过印度洋,穿过大西洋茫茫烟波,我看到:511日, 历经近一个半月风波海涛,派往英国的首批留学生抵达英格兰南端朴茨茅斯港。他们只在海滨休息一天, 513日就赶往伦敦中国驻英使馆,晋见大清政府驻英国钦差大臣郭嵩焘。(图:严复与北洋水师学堂纪念馆供稿)

 

 

(图:中国驻英大使馆,郭嵩焘像)

在伦敦,我看到了:187779, 英国外交部准许中国留学生进入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学习,但是必须符合三条严格要求的档案材料:

1.  考生入学必须在每年91日前发送申请以便101日入学;

2.  学生应有足够的英语知识并熟练掌握教学科目,以防止他们阻碍其他学生;

3、大学课程有九个月的时间,每名考生须在开始课程之前支付 31.10英镑到海军会计(帐务)处。(注1 

(图:英国外交部档案,1877.7.9.)

 

在伦敦,我看到了:英国外交部收到的郭嵩焘送达的中国留学生一览表,其中有关严复的内容为:“严宗光,现年23岁,在福州船政

(图:严宗光1878摄于巴黎)

学堂肄业五年,在训练船上实习并服役六年,曾任训练船的导航员,从18775月在英国学习,中国水师五级军官。曾任其在船政学堂的训练船总教习Tracey R.N. (徳勒塞)评论严复为非常机敏的军官和导航员。” (注2

在伦敦,我看到了: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入学考试成绩表,依次正是严宗光、方伯谦、何心川、林永升、葉祖珪、萨镇冰等六人在前,通过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入学考试,成为该学院有史以来第一批外国留学生。其余三人(黄建勋、江懋祉、林颖启)名字在后,没有入学海军学院学习,被派到军舰上去实习。

 

 

(图:左列英文姓名依次是严宗光、方伯谦、何心川、林永升、葉祖珪、萨镇冰、黄建勋、江懋祉、林颖启)

站在船政天后宫门前,放眼西望,我的视野越过印度洋,穿过大西洋茫茫烟波,在英吉利海峡西岸,我看到伦敦泰晤士河下游入海口不远的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看到严复和他的同学们136年前学习生活的地方……

(图: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1878年)

我看到:1878530日,驻英大使郭嵩焘轻车简从,从伦敦来到伦敦东区的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先至严又陵寓所。方益堂、叶桐侯、何镜秋、林钟卿、萨鼎铭诸人并迎于途次。……又陵、益堂二人相陪至学馆。” (《郭嵩焘日记》)

 

(图: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摄于201411月,远景是泰晤士河对岸,新兴金融区)

在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校园里,学院院长和总教习陪同郭嵩焘大使和严宗光、方伯谦,参观学院堂舍教室。“学馆分四区。左上一区学堂。右上一区画像馆……其下为饭堂……右前为教堂,其下即为击球厅也,中有甬道,伏地通行。左前为妙西音(博物馆),数百年所造船式皆在其中……”(《郭嵩焘日记》)


(图:皇家海军学院西侧,圆顶下是彩绘大厅,1698年原设计为皇家海军老兵餐厅,因过于壮观而不合日用,建成后作为海军博物馆。远景是泰晤士河,临河第一座门进入是海军将领议事厅。)

 

(图:皇家海军学院东侧,左第三组廊柱前是1878年皇家海军学院师生合影处,圆顶是钟楼,下即教堂。)

在皇家海军学院,踩着他们一百三十六年前留下的足迹,在参观校园,在听取严宗光向郭大使的汇报,在观看严宗光的电学实验演示,了解他们学习生活情况。我听到严宗光正对郭嵩焘说:“西洋学术之精深,而苦穷年莫能殚其业。……格物致知之学,寻常日用皆寓至理,深求其故,而知其用之无穷,其微妙处不可端倪,而其理实共喻也。” (《郭嵩焘日记》)

在教堂前的长廊边,我找到了一百三十六年前严宗光等六名船政留学生与皇家海军学院全体师生合影的地方。站在摄影师的位置上,面对长廊,我看到了面对面踞坐正中的严宗光,他右边并排踞坐着林   永升,其他四人穿插在师生之间,都亲密无间,神态自若。

(图:皇家海军学院师生合影,1878.)

在伦敦,我看到了:187883日,郭嵩焘致英国外交部函,请求让严宗光继续在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再学习一学期,俾使胜任中国政府业已为其安排之职位。其他五名学生则请求安排到皇家海军船舰上实习。

18797月英国外交部档案中,我看到英国海军部的通知:严宗光以优异成绩完成又一学年的学业,安排严宗光在英舰纽卡斯尔号实习一年。(3)

 

(图:英外交部档案,1879.7.31

可是由于国内海军建设的需要,船政大臣吴赞诚奏请“调回(严宗光)充当教习”。82日新任驻英大使曾纪泽照会英国外交部:“船政大臣电报嘱调该生严宗光尅期回华”。

18799月底,严宗光回到马尾,回到他离开只有二年半的船政天后宫,可他一刻也没有离开海上女神的慈爱的目光,而如今他的视野已经横贯中西、穿越古今。

站在船政天后宫门前,放眼望去,乌龙江、白龙江西来,汇聚马江东去,奔向大海;山下船政衙门,前后学堂,造船厂,码头依旧……一时间严宗光恍如还站在格林威治天文台山上,看着泰晤士河西来,在格林威治北面南折,旋又北转东去;临河的皇家海军学院海军将领议事厅,学堂教室,右前的教堂,左前的海军博物馆,王后的行宫,“前庭后院”一片绿野;在那皇家海军学院的“后院”山坡野地,他们——中国和英国的同学们正在英国教习的指挥下演练挖战壕……

(图:从格林威治天文台山上看,摄于201411月)

格林威治与马尾实在是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同样是在滨海城市的东区,格林威治在泰晤士河的下游,英吉利海峡西岸,马尾在闽江的下游,台湾海峡西岸;同样有一个世界闻名的国际性地标,格林威治有天文台,马尾有罗星塔;同样有一所海军专业学院,格林威治有皇家海军学院,马尾有比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还要早五年成立的福建船政学堂。在这样熟悉而又陌生、相似而又全新的英国皇家海军学院里,福建船政学堂毕业的留学生们“各怀奋发努力,期于穷求洋人奥秘”,“它日或能蔚成大器,共济时艰”。如今留学归来,他们要从这里走向为国家谋“自强之计”的新征途。

 

马江视野有多广阔?

站在船政天后宫门前,放眼望去,乌龙江、白龙江西来,汇聚马江东去,奔向大海;山下船政衙门,前后学堂,造船厂,码头依旧……

站在船政天后宫门前,放眼西望,我的视野越过印度洋狂风恶浪,穿过大西洋茫茫烟波,看到严复和他的同学们136年前“向西方取经”的征途。从伦敦泰晤士河下游的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回到福州闽江下游福建船政的天后宫,我看到了、理解了,严复和首批中国留学生们“深知自强之计”“各怀奋发努力”,“严谨治学,首倡变革,追求真理,爱国兴邦”的精神和爱国思想形成的轨迹。

(图:习近平为“严复与中国近代化学术研讨会”题词)

在船政天后宫静立良久,顺着海上女神的慈爱的目光,极目远望,睁开眼睛看世界——

马江视野横贯中西、穿越古今。

你说,马江视野有多广阔。

 

   

注释

1)英文原文:July 9, 1877, Foreign Office admitted that annually a limited number of foreign officers to study at the Royal Naval College at Greenwich under the following restrictions

1.     'candidates for admission must  send in their applications not later than the 1st of September of each year in order that they may join the College on the 1st of October';  

2.     they should 'possess an adequate knowledge of English and sufficient proficiency in the subjects of instruction as to prevent their being a hindrance to the other students';

3.     'The course at the college will be of nine months duration and each candidate will be required to pay a fee of £31.10 to the accountant general of the navy before commencing the course.

2英文原文:

"Yan Tsung Kuang, age of 23 years old, 5years of education in the Naval School at the Imperial  Arsenal  Fuzhou,  and 6 years of service on board the training vessel as a navigating officer, studied from May 1877 in the UK, 5th rank in the Chinese hierarchy. Captain Tracey R.N. on the training vessel in Fuzhou commented Yan Tsung Kuang as a 'very clever officer and navigator."

3英文原文:

July 31, 1879, Foreign Office was informed by the Lords Commander of the Admiralty arranged that 'Yen Tsung-quang will be appointed to HMS “Newcastle” now at Sheerness for one year ……

7

个人简介
1992—1996年任福州严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1996—2005年任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2005—2011年任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副会长。主张建立“严复学”学术体系,研究严复现代化启蒙思想。 笃信严复"鼓民…
每日关注 更多
陈端坤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