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观一个人的外形长相(米鸿宾)

肖乐义 转载自 360 | 2015-03-21 11:34 | 收藏 | 投票

  从一个人的外形能判断什么 


    “凡有血气者,莫不含元一以为质,禀阴阳以立性,体五行而著形。苟有形质,犹可即而求之。”(三国刘劭《人物志》) 
     
   意思是说:“大凡有血气之人,无不含容元气太极而成其资质,秉承阴阳而确立其本性,体现金木水火土五行而显现其形体。一旦具备了形与质,便可以就此而探求。”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具备五行的特征,就可以进行深入的规律性探究,并能抓住规律特性。 
 
     事实亦完全如此。 
     
   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与五行打着交道,例如饮水、使用火、使用金属器具、木材制品等等,生活之中五行的体现无处不在。而人在三界之内,亦在五行之中,所以人的长相容貌也可以按照五行规则来进行分类。 
     
   《晋书》这样描述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善谈理,又能属文,其高情远趣,率然玄远”。这里的“土木形骸”,就是对其身形“长直而方”的宏观描述。而这种自身“土木形骸”(木土相克制,终遭自毁)的“形相”,也与其人生的结局暗合——魏元帝景元三年,嵇康为司马昭所杀。于是这样一个被当世奉上神坛的人,最终成了时代的祭品。 
    由此可知,人是受五行所制约的——其自身发展与其 “形相”的五行所属有着重要关联。而人的“形相”对事物的发展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前些年,我国在加入世贸的谈判过程中,中方代表团负责人是当时经贸部的部长吴仪。吴仪部长是典型的土形人。而对方的谈判代表是美国人巴尔舍夫斯基,长得高高细细的,脸也是长的,属于典型的木形人。五行中木克土,吴仪部长跟她谈了几年也没有签订加入世贸合约。后来因为人事变动,中国的代表团团长换成了新任的经贸部长石广生。石部长的头是圆圆的长相,属典型的金形人。五行相制,以成器用。五行中金克木。后来,石部长与对方几次谈判就达成目的——中国顺利签订了加入世贸的合约。 
     
   美国的总统,老布什和小布什,均为典型的木形人,而伊拉克的前总统萨达姆是典型的土形人。五行关系中,木是克土的。美国两次发动攻打伊拉克的战争,都是发生在布什父子执政期间。小布什之前的克林顿总统,脸型侧尖,属于典型的火形人。五行中火生土(相生者,通达包容;相克者,祸乱刑制),因而克林顿在执政期间,一直忍让、包容着萨达姆,其间,虽然美国和伊拉克政见交锋也激烈,但四年下来,倒也相安无事。可见,特定人群中的人的形相对社会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人的形相在现实中的简例) 
    看问题的角度有很多,以上两例是从五行的“形相”角度来谈的。它从侧面也说明一个道理:抛却诸多客观因素原因之外,一物总是降一物的! 
    在哲学中,把通过现象来表述事物本质状态的情形,称为现象学。易学是中国古代哲学,它的体现,更离不开“现象”。 
     
   有一次,给北大的“总裁班”上课,一位女经理总是身着红衣来上课,而其体形是细长的木形人。当我讲到“着装也表征着本人某段特定时期的生存状态”时,她请求描述其当下状态。我判断她现在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她听完连连称是,很惊讶地问我是怎么判断的?我说,是你展现在我面前的形貌告诉我的。她很不理解。她当然不会理解!——她公司的专利被全国各地许多家公司盗用了,而且还恶性压价竞争,并且公司内部的几个重要骨干执意要跳槽……这些情况的发生让她无策以应,非常苦恼。后来应学生之问,我解释说,一个木形人,身着红色,红色在五行当中属火,木见火为自焚,引申为消耗、忧患之象,这是事物运动发展过程中的五行相交所产生的状态。用古人的一句经验口诀来说就是:木见火烧,一团乱糟!这样的状态决定了她的现况,它们之间是互相印证、共生共灭的关系!这就是现象所表述出的事物本质状态。这些都属于古人所说的“天人相应”的范畴。
     
   前不久,在清华大学听一个老师讲管理咨询的课,课讲得不错。课后聊天时,我说:老师,你的课讲得很好,很适合做老师,但是,你的功名不会有太大的增长了,而且你本人还颇多争议……他说:“你说得很对,我现在已经五十多岁了,自认为有些才华,脱离了教师队伍来做策划师。虽然有一定的水平,企业管理方面的课讲得也不错,但因为性格原因有些观点偏激,所以争议和对立意见总是时时相伴。”      
  我是依据他的形相而得出的结论:他的脸型是木形,但身材矮小又敦实,属土形。木要细长,方可成材;但他是矮木,是灌木,成不了大材,所以不会有大的成就。在五行的生克原则中,木和土是相克的。诀曰:木土相见,口舌争战!所以他多受争议。
     古人传下来的东西,其实很简单,但很少有人懂得用它来指导人、指导社会,都去舍本逐末了。所以孔子说: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形相”对人、对企业的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指引作用,尤其是在人力资源分配指导方面。试想,如果土形人做木类的事业,怎么能有顺流而下的经营效果呢?再如,金形人做木形事业,固然会有利,但总有官非讼事相连,弊利相交;金形的医生治水类病,则永不见光辉;金形人和木形人共事,永无宁日……五行间的生克刑害就是“人怕入错行”的一个重要原则根据! 
     
   此外,很多人的“形相”,其五行往往不是孤立的一种,通常都是多元存在。比如,一个人头为金形,但身为水形,相上的体现又为火形,声音是土音……不一而足,好像有点杂气横秋的感觉。遇到这样的情形,要综合评判为宜。世间人大多形杂,其结果必然是心乱。 
     
   在论形时,五行分阴阳,而“形相”也要分阴阳,但其更强调的是“神”。清代曾国藩说: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有的人看起来形态风范具备,但实际能力却不能达致管理层的要求,这是因为“形有余而神不足”。用人,不管怎样,首要的前提是强调“形神兼备”!孔子与阳货长相类似,因此在匡被困“拘焉五日”。(见于《孔子世家》和《庄子·秋水》)两人的命运不同,原因就是内在的神不同。      
   五行的合理搭配,对人力资源的结构很重要。如果高层人事组合中,主政者的“形相”相互间是五行相克的类型方式,那么这个领导班子的组合就不易成功。并且,这种组合通常会导致管理层内部不和睦或易出现重大失误。而这些,都是任何机构不希望看到的结果。(五行生克原理在人力资源上在应用) 
    当你懂得了阴阳五行,就要明白领导艺术中的大原则:结构要合理,机构要准确。一定要懂得“因材而用”。 
     
   根据不同的“形相”配备原则,来指导进行职能的分配,则有利于各“材”显其艺、透其锋、利其荣、现其茂,从而有效地提高和促进生产关系,极大地推进生产力,使企业活力经久不衰。 
     
   联想集团的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先生,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大公司做人,小公司做事。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最有价值的因素,要人尽其才。大公司做人,强调的就是人力结构合理,只有这样才会有长远的进步。 
     用人,千万不能像电影《大腕》中台词说的那样:“只买贵的,不买好的!” 
     毛泽东从来没打过仗,只是用好、用对了人就获得了成功。 

   



  







如何观一个人的长相


《荀子·非相》列举了古今两位著名的相术家——春秋时郑人姑布子卿和战国时梁人唐举。      
   相传姑布子卿还替孔子相过面。据文献《韩诗外传》卷九记载:孔子出卫之东门,逆姑布子卿,曰:“二三子引车避。有人将来,必相我者也。志之。”姑布子卿亦曰:“二三子引车避。有圣人将来。”孔子下步,姑布子卿迎而视之五十步,从而望之五十步,顾子贡曰:“是何为者也?”子贡曰:“赐之师也,所谓鲁孔丘也。”姑布子卿曰:“是鲁孔丘欤?吾固闻之。”子贡曰:“赐之师何如?”姑布子卿曰:“得尧之颡,舜之目,禹之颈,皋陶之喙。从前视之,盎盎乎似有王者。从后视之,高肩弱脊,此惟不及四圣者也。”子贡吁然。     
   姑布子卿认为,孔子的额头象尧,眼睛像舜,脖子像大禹,嘴巴像皋陶。从前面观察,相貌不凡,有王者气象;但从后面观察,孔子的肩膀耸起、脊背瘦弱,这个缺陷就导致孔子终生郁郁不得志,不能开创像尧舜禹诸人的王者事业。 

     《孔丛子·嘉言》也说仲尼“修肱而龟背”,孔子生的腿部修长,背部像乌龟一样广厚,因而说明孔子是一个贵人,但其一生比较劳碌。 
     论相最后观面相。     
   汉代许负是历史上第一位以术封侯的人(刘邦封)。汉文帝让许负观宠臣邓通之相,许负见其饿纹入口,言其终将饿死。文帝怒曰:“富贵由我!谁人穷得邓通?”遂将蜀道铜山赐之,使得自铸钱。当时,邓氏之钱,布满天下,其富敌国。景帝即位后,说邓通坏乱钱法,于是籍其家产,闭于空室之中,绝其饮食。邓通果然饿死。      
   春秋时期,相术作为一种时髦的社会现象蔚然风行于朝野,当然,也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哲学家的思想。例如,《孟子·离娄》中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大意是说,观察一个人,再也没有比观察眼睛更好的了。眼睛不能掩盖一个人的丑恶。心胸正直,眼睛就明亮;心胸不正直,眼睛就昏暗。听他说话,再观察他的眼睛,一个人的真情又怎能隐藏得了呢?     
   一、三国时期的曹操,精通兵法。《孙子兵法》(十三篇)最好的注释《孙子略解》及《兵书接要》均为曹操所注。但是最后,曹操依然没有得到天下。关于这个人生既定的结果,桥玄早就给他下了结论。    
   曹操年轻时,桥玄观其相,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三国志·魏志·武帝经》裴注引孙盛《异同杂语》,《世说新语·识鉴》亦有“乱世之英雄”记载)。意思是,若有好的皇帝,他就是位能臣,若在乱世则是奸雄。一句话就把曹操的一生断定了。 

     二、曹操也懂相术,他曾经对臣僚司马懿进行过一番观察。 
     《晋书·宣帝志》记载:“魏武察帝(指司马懿)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      
   曹操把司马懿召来,叫他朝前走,随之又叫他朝后看。只见司马懿的脖子及脸面已扭向后方,但整个身体却仍然向前,纹丝不动。这种形态就是“狼顾”之相。加之司马懿平时又胸怀大志,因而曹操断定此人不是甘居臣下之辈,将来必定会危及曹家统治。曹操告诫儿子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晋书·宣帝志》)      遗憾的是,曹丕不及其父精明,未能识破司马氏之心。数十年后,司马懿父子羽翼丰满,轻易取代曹魏而建立晋王朝。 
     面善心恶,终不为吉。      
   孟子:“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孟子强调相由心生,但孟子只传心,不传性命,所以说“尽心知性以知天”。 首先提出“心相”之说的是荀子,其言“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术正而心顺之。”至五代时期的陈抟在其《心相篇》开篇即说:“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发,观行而福祸自知。”荀子、孟子、陈抟等人的论述,奠定了内相决定表相的理论基础,从而产生出“相由心生”的至理名言。   
   

      荀子是孔子之外,谈论仪容相貌最多的先秦思想家,他的书中有一篇专论《非相》。他对占卜的态度和孔子的“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是一致的,把它当作仪式化的内容,真正的目的还是要“教民向义”。 
个人简介
本人出售外汇精确交易图表,十万元一张,闲聊试探者免言!
每日关注 更多
肖乐义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