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怒江(26):阿果的助学事业

赵峰 原创 | 2015-03-05 06:34 | 收藏 | 投票

回到怒江(26):阿果的助学事业

 

我是从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中知道阿果的。之前,我只知道她开的那家有名的客栈。阿果是大理人,十几年前到丙中洛旅游,喜欢上这里,就留下来开了这家客栈——这样的美丽故事,我在大理、丽江和西双版纳,都听说过。现在,阿果的客栈是丙中洛名气最大,网评最好的,除非淡季,不提前预定很难住得上。阿果的名气,一是来自她的规范经营,二是来自她的慈善助学活动。这次去丙中洛,事先预定好在阿果家住宿,我也很想参加到她的慈善助学活动中。我是老师,我是云南人,我热爱丙中洛,这一切,都让我对阿果的助学事业充满敬意,我希望能够对她的助学事业给予支持。

我们是二月四号晚上达到并入住阿果的客栈的。当然,我认识她,她并不认识我。因此同她的优雅和矜持相比,我的热情显得有些浮夸。同车到达的一个小伙子,文文静静,少言少语的,他也是教师,利用假期出游。他已经在阿果客栈住过一次了。办完入住手续之后,阿果送给我们一个关于丙中洛旅游线路推介的手绘地图。这是目前丙中洛唯一一份旅游地图,它是阿果当年徒步旅行之后用手绘制的。从央视节目中我知道,这种地图每份要买十元,其中有一元提入阿果的助学基金中。

因为家里突然发生紧急事件,决定提前返回湖南。于是入住的第二天晚上,我就去找阿果办理离店手续并商谈助学的事情。我只是一个教师,只是想以一个教师的身份对丙中洛儿童表达一份心意,但具体怎么做并不确定。阿果说,她和她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组建了一个基金,用于资助丙中洛部分困难学生的生活和工作。资助的形式可以是指定对象的持续资助,也可以是向助学基金提供捐助,由阿果来统筹安排。我本来是想资助一个小学生的。当天我们去那恰洛峡谷,遇到一位女孩。聊天中知道,她是腊达底村的,在丙中洛小学学习。她说她在陪妈妈上山干活,还说她是单亲家庭的孩子。阿果明白我的意思。她说,她现在的助学计划中是不包括小学生的,因为小学生的情况很好。他们的学费被免,而且还有生活补助(此前我和雨燕到丙中洛红塔小学参观过,墙报上的有关于学生饮食的公告,除了正常的伙食之外,每天都有水果供应。)。阿果还说,现在学校的经费来源比较充裕,有来自政府的,也有来自民间的。学校一般不太欢迎他们这种零星分散的资助方式。一来可能增加工作难度,二来给学生提供太多物质和金钱的帮助之后,有的学生或者不知道珍惜,或者会产生依赖思想,这对他们的成长反而不利。阿果说,他们现在的资助对象,主要是初中生。对特殊困难家庭,一般是每个月提供八十元左右的生活补助。听完阿果的介绍,我决定向她的基金提供单笔捐助,由她来全权处理。

阿果现在已经把丙中洛看成是自己的家乡了。实际上,她的旅游事业红红火火,她的助学事业也有条不紊。她在丙中洛安下了家,结了婚生了孩子。她的孩子也上小学了。阿果将旅游和慈善助学都当成是改变和发展丙中洛经济社会面貌的具体做法。当然,她知道,为了丙中洛的发展,还需要做很多事情,也可以做很多事情。为此,阿果成立了丙中洛第一家公共图书室。图书室的资源大多来自游客的资助,也是阿果利用她的网络影响力的结果。

阿果不是一个人在做这些事情。她的爱心带动了一群有爱心的人。那天我们去参观图书室的时候,陪同我们的就是一位外地来的志愿者。

 

个人简介
没有经过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的。 ——苏格拉底
每日关注 更多
赵峰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