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富有却不幸福?

李光斗 原创 | 2015-05-31 21:19 | 收藏 | 投票

  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最近发布了一份报告,通过对全球149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稳定、教育水平、收入平等、环境水平、社会包容度等13项内容进行综合评估,就福祉指数对这些国家进行了排名。挪威以100分的得分在149个国家中高居榜首,中国以42.9分排名第76位,在14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较为靠后的位置。

  按经济总量看,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二大国,排名前三位中一定有中国的位置,但是一说起幸福指数,前面的排名中就找不到中国了。这也让我们不得不思考:钱越来越有,富人也越来越多,为什么人们幸福感还如此低呢?

  马斯诺有一个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只要这五个需求得到了满足,人们的幸福指数就会提高。中国人的幸福指数偏低,关键在于对安全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得不到满足上。

  反观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社会保障诸方面都有莫大的缺憾。从儿童到青年再到老年,没有一个群体不面临“安全”威胁:儿童的不安全感来自问题奶粉、随时会出事的校车和丧尽天良的“校长”;青年人的不安全感来自就业和让人望而生畏的高房价;老年人害怕老无所依,有了病看不起。

  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是人的梦想能够实现的程度。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依赖于社会的公正以及有没有完善的社会机制来保证每一位公民自我价值的实现。钱袋是鼓了起来,但若“富而不贵”,财富和有钱人都不能获得社会的尊重。

  上面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幸福也无从谈起。在这种“不幸福感”面前,从企业家到员工,从官员到普通百姓,人人都觉得自己不幸福。官员不幸福。中国的各级官员也不幸福。即便身为“裸官”,却不知道哪一天被网友微博上一晒,丢了乌纱帽事小,身陷囹圄也未可知。有钱不敢花,有财不敢露的官员即便大权在握也不幸福。

  企业家不幸福。中国的企业家多数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初期他们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机遇积累了大量的个人财富,过上了豪华生活。但与事业上的成功背道而驰的却是幸福指数的大大下跌。大多数风光一时的企业家们开始变得迷茫,人生走上空虚的迷途,丧失了创业初期的激情,开始变得不幸福。

  老百姓不幸福。中国的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容易满足的群体。但教育、医疗、养老“三座大山”却压得老百姓喘不过气来。洁净的空气、安全的食品,少有所养、老有所依——这些生存的基本要素正在困扰者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缺少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无论哪个阶层,哪个人群都逃不开“不幸福”的魔咒。

  年轻人不幸福。现在80后成为了社会主力。人民日报曾刊文称“80后集体变老,暮气沉沉”。“不幸福”程度可见一斑。

  与中国青年不同,西方社会的白人青年并不是很富有却幸福感十足。因为他们的社会环境给年轻人提供了强有力的社会保障,虽然也会“养懒人”,但整个社会的创新精神却被发挥到了极致。这也是中国出不了比尔•盖茨、乔布斯和扎克伯格的原因。

  美国第43任总统小布什当年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并没有马上去华尔街或者华盛顿谋差事,而是回到老家农场,游手好闲打了十年零工。十年后浪子回头,从棒球队经理起家,一直干到成为美国总统,从一个酒鬼蜕变成虔诚的教徒。

  从阿里巴巴CEO职位上退下来的马云公开表示,退休后他将投身环保和教育:让水清澈,让天空湛蓝,让食品安全。这使得这位“互联网英雄”开始赢得更多人的尊重。中国人钱袋鼓胀却不幸福,不能不说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洁净的空气、安全的食品、完善的社会保障和法律体系,平等的竞争机会、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商业环境、受尊重的人格……这一切而不仅仅是金钱,才能构成中国人幸福的基石。

个人简介
中国品牌第一人、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著名品牌战略专家、品牌竞争力学派创始人、华盛智业李光斗品牌营销机构创始人。
每日关注 更多
李光斗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