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说琼·罗宾逊

赵峰 原创 | 2015-06-27 08:56 | 收藏 | 投票

 又说琼·罗宾逊

 

2015612日上午三四节,六二零六。

今天是第三小组讲习“新剑桥学派”。

他们算是态度比较认真的,准备时间比较充分,与我有过多次交流,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能够认真对待,及时作了一些修正。总的感觉还可以,内容和形式的处理还算合适,逻辑和层次也还不错,主讲者的台风也算娴熟自如。但最后一部分之前的内容在处理上显得平淡,详略处理不是很好,情绪不是很饱满,也缺乏深入的分析。最后一部分我要求他们讲的是“新剑桥视野下的中国收入分配问题”。这部分的讲解,基本上来自舒克的硕士论文。逻辑的建立、层次的处理、数据的采纳、技术的应用,都还不错。说实在话,如果没有最后这一部分,很难说这次课是成功的。

 “新剑桥学派”这部分内容不是很好处理。首先是认识和评价的问题。新剑桥学派从诞生之日起,就属于非主流的性质。就其核心思想而言,他们与主流刻意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们对经济问题的理解既与主流不合拍,其理论也就很难进入主流的视野。实际上,在经济学的历史上,新剑桥对后来的经济理论发展是缺乏累积性的贡献的。其次是内容选择上的问题。新剑桥学派的核心理论是分配,而分配理论又是以价值理论为基础。斯拉法为新剑桥奠定基础的“合成商品体系”或者“标准体系”,来自对李嘉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斯拉法的思路既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也不是现代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是我们得以建立经济学分析结构的基础,超越这两大体系的“古典”思维,确实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理解习惯之外。我一直以来的处理方式是,不要过分去强调斯拉法价值理论的建构,只需要讨论他建立这一体系的理论背景(在这里将斯拉法的工作与李嘉图的困境结合起来,并与马克思的相关解释简单做个比较),他的价值理论的理论含义及可能的政策含义等内容。繁琐的论证过程可能是一般研究者很难领会的,策略性地将其忽略并非不可。我以为新剑桥学派真正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是增长模型和分配理论,将二者结合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可能得以一些有一定深度的认识。应该也可以在这方面多下一点功夫。

这部分内容其实也可以讲得很充分很丰富很有吸引力的。比如,背景部分介绍“两个剑桥之争”,可以将很多相关内容结合起来;讲琼·罗宾逊的思想形成和发展可以将对现代经济学的反思结合进来;将增长模型和分配理论,可以很好地对现代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的变化作出解释。听课的过程中我想到,去年全球最畅销的经济学著作之一,法国人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就其核心观念乃至政策选择而言,很大程度上就是新剑桥学派的。比如以资本收益率的提高解释收入差距的扩大,比如主张遗产税或者财产税来化解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等等。但是,将这些问题处理好意味着更广泛的阅读,更深入的思考,更广阔的视野。对学生来说,可能有些勉为其难。其实我也不指望尽善尽美,能够在某些方面有所体现就很令我满意了。

点评之后还有点时间,我决定补充一点关于琼·罗宾逊的老生常谈:

1975年是世界妇女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已经颁发过五届,还没有一位女性获奖。那一年,人们认为该轮到琼·罗宾逊了。琼·罗宾逊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发展是有过重要贡献的,那就是她三十年代提出并完善的不完全竞争理论。之前的新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的完全竞争性质,其整个理论体系就建立在这一假设基础之上。可这样的认识是有问题,因为现实的市场结构是复杂的,不完全竞争客观现实而广泛地存在着。与琼同时提出这一理论的还有美国的张伯伦,只不过他所说的是‘垄断竞争’。琼的理论贡献很有价值,有经济学家说,琼的不完全竞争理论就像氧气一样重要。实际上,我们知道,后来微观经济学中发展起来的厂商理论,很大程度上是以琼的贡献为基础的。1975年的时候,琼的这一理论已经提出四十年了。当然也不能说时隔那么长,就不能凭借这一贡献获奖。此前一年获奖的是哈耶克和缪尔达尔,而哈耶克的贡献也是在三十年代完成的。时间更长的是科斯,他在1991年获奖,他最初的重要贡献是在三十年代提出的。”

“不过,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奖委员会不将这个奖项授予琼·罗宾逊是有着充足的理由的。在三十年代提出不完全竞争理论时候的琼,还是一位主流经济学家。但是,到1975年的时候,她已经非主流了。1936年,琼著文批评他的一位同事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文章,遭到了这位同事对她科学精神的质疑。他的同事认为,琼在没有阅读马克思著作的情况下,纯粹主观地进行批评和指责,这有悖于科学精神。受此刺激,琼开始广泛深入阅读马克思的著作。通过阅读和研究,琼接受了马克思的很多观点和主张,在相当意义上,她变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有时候她说,她披着凯恩斯主义的外衣,内心却是马克思主义。他发表过一系列论文,介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或者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基础,解释某些理论和现实问题。她有14篇这一领域的文章发表在美国的《每月评论》上。《每月评论》是一家有左的倾向的刊物,其发行者是著名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我们应该还记得保罗·斯威齐的,厂商理论中‘拐折的需求曲线’,就是有斯威齐提出并论证的。斯威齐作出这一贡献的时候,还是美国一所大学的学生。因为这一贡献,他成为美国一流的经济学家。斯威齐出生于纽约大银行家家庭。因目睹了大萧条,因为主流经济学不能对大萧条作出让他满意的解释,他开始怀疑。1932年他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进修,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他提供了解释那些主流经济学不能解释的问题的思路和答案,自此,他离开了主流经济学阵营,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诺贝尔经济学奖,当然不会颁发给对资本主义制度持怀疑和批判态度,对马克思主义持认同和接受态度的经济学家。所以,琼被排除在外也就顺理成章了。琼之被排斥,不仅与其学术主张有关,还与其政治理念有关。也许与她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有关,琼对社会主义抱有同情的态度,他支持中国的社会建设事业,关心中国的发展变化。她曾经好几次访问中国,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表示欣喜,也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未来充满信心。”

“琼·罗宾逊是一位悲天悯人的经济学家。他不仅关心中国,也关心那些在贫困中挣扎并努力奋斗的人民。她最初决定献身经济学——就如同马歇尔一样——就是为了了解贫困产生的原因及解决贫困的途径。”

“不过,她还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习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免受经济学家的欺骗。”

拉拉杂杂说这么多,权当对这位慈母般的伟大的经济学家的怀念吧。

 

个人简介
没有经过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的。 ——苏格拉底
每日关注 更多
赵峰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